APP下载

浅议日常塑料制品的使用

2016-10-29邹瑗瑗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9期
关键词:塑料制品塑料分类

邹瑗瑗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 430061)

浅议日常塑料制品的使用

邹瑗瑗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 430061)

塑料制品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环顾周围塑料制品无处不在,这当然要感谢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研究发明便利了我们的生活,然其负面影响也深深困扰着你我。不同型号的制品其可使用度是不一的,所以未按照标准使用,就会危害我们的身体与环境。

塑料制品;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0 引言

塑料作为一种组合材料最早由美籍比利时人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研制出来的。1909年2月8日,贝克兰在美国化学协会纽约分会上首次公开了酚醛塑料。至此塑料开始大量投入生产,与人们的生活也日益不可分。塑料制品充斥着我们周围每个角落,食品包装袋、饮料瓶、餐具餐盒、日用管道等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国内塑料制品具一定规模的企业有13699个。全国塑料产品产量高达6188.66万吨,同比增长8.02%。其中,塑料薄膜制品产量为1089.3万吨;塑料日用品产量为471.6万吨;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品产量为347万吨;纤维强化塑料产品产量259.86万吨;泡沫塑料产品产量为146.5万吨。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其在我们的生活乃至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之大。那么如此重要的一种现代材料,塑料究竟是什么呢?

1 塑料的主要成分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塑料是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俗称塑料(plastics)或树脂(resin)(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人们常认为树脂就是塑料,其实不然。树脂只是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其还由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组成。正因为各种添加剂使得塑料制品染上许多对人类和自然环境不利的毛病,目前“白色污染”已然成了人类的头号“大敌”。当然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这类塑料制品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2 塑料制品的应用及其危害

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塑料具有以下优点: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塑料制造成本低、耐用、防水、质轻、塑料可以用于制备燃料油和燃料气,这样可以降低原油消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早餐用塑料袋轻松带走;购物花上几毛钱就可以买个质量好容量大的塑料袋;假日不出门点个外卖塑料盒打包送到,方便至极。当然农业对塑料的使用量更大,市面上反季节蔬菜水果都是用大棚生产,而大棚的搭建塑料薄膜是非常重要的材料。据统计我国每年农用塑料薄膜高达几千万吨。科学技术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生活的方便,另一方面却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塑料制品就是最好的例证,其回收利用、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同时它容易燃烧,并会产生有毒气体。例如聚苯乙烯燃烧时产生甲苯,这种物质少量会导致失明,吸入有呕吐等症状,PVC燃烧也会产生氯化氢有毒气体,除了燃烧,就是高温环境,会导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例如苯等;最为不良其历经几百年都无法自然降解性,现如今“白色污染”已笼罩着我们了。曾记得2009年为了节制日常塑料制品的使用,各种塑料购物袋开始收费,提倡人们使用纸袋,注重环保。诚然这一手段对于塑料袋的使用有一定减少,但并没有真正杜绝人们对塑料袋的依赖。故我觉得降低“白色污染”最重要的还是普及其对我们隐藏的危害,提高人们对其的认识。塑料制品的另一个大类就是塑料器皿。我们要正确知道它的不同规格,做到正确分类,合理使用。记得我的某个老师有次外访日本,回来后大大赞扬日本人的垃圾分类做得非常精细,言辞中洋溢着钦佩和羡慕。后来我也上网查看了日本人的垃圾分类情况,果然如老师所讲,去过日本的人都对此赞不绝口。一个能把垃圾分类都做得如此细致的国家,我泱泱中华真的是望尘莫及。正如我们周边随处可以看到横七竖八塑料瓶,能对其进行正确分类对于缓解垃圾分类至关重要。当然我们不能做到这么精细的垃圾分类有很多很多原因,有一条我觉得非常关键也是我们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对塑料器皿的规格正确认知,从而正确分类。对其的辨别主要是看瓶底的三角标:“1号”PET常用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2号”HDPE常用于: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包装、“3号”PVC常用于: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很少用于食品包装、“4号”LDPE常用于:保鲜膜、塑料膜等、“5号”PP常用于: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6号”PS常用于:碗装泡面盒、快餐盒、“7号”PC其它类常用于:水壶、水杯、奶瓶。各个规格不一使用也就不同,分类时也应当细致归类方便回收,这也为资源的重复利用提供方便。

3 分解塑料制品的方法

当然在杜绝日常塑料制品使用的同时,我们也不须过于担忧“白色污染”。杨军教授及他的科研团队就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2014年杨军团队研究发现,黄粉虫是一种吃掉塑料很厉害的动物,这种昆虫食用了塑料后,通过肠内消化可以把塑料分解成CO2.这一发现对于百年难溶解的塑料而言简直是克星。科学家们正希望通过大量养殖黄粉虫来大量分解塑料,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

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然它确是一把非常明显的“双刃剑”,正如上文所讲的塑料的研发到使用,充分体现了它的利弊,当今社会利用化学物理手段新研发的各色材料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如果我们对这些新材料新技术使用不当或者滥用必将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因此也就需要研发人员在研制新材料开发新技术的同时更要普及此种材料技术的知识,让大众在使用的时候都能理性合理对待,万不可如塑料制品的使用过程中一样,一开始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过了百年却成为了人们的一大灾难。

[1]通用塑料介绍[JT].环球塑画,2015,8(11).

[2]韩伟,刘雪梅.浅谈环境中“白色污染”的现状及预防对策[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2(01).

[3]张雁白,刘泰峰.论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03).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9.138

猜你喜欢

塑料制品塑料分类
废弃塑料制品改性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喷“塑”龙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塑料也高级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给塑料分分类吧
塑料的自白书
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