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2016-10-29杨树珍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计算机院校

杨树珍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内蒙古 集宁 012000)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杨树珍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内蒙古 集宁 012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扮演者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现在一般的高职院校虽然每年IT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数目很庞大,但是拔尖的优秀人才却是寥寥无几,异常缺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根本不符合社会目前的所需,社会要的学校给不了,学校给的社会不想要。所以说,高职院校在培养社会人才的过程中,首先先时刻要掌握市场的情况,了解社会的需要,其次再控制好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有点以及各方面的要求培养具有超强专业性以及针对性的高科技人才。

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0 引言

目前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新时期,互联网已经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计算机也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代最流行的智能工具。熟练的使用和计算机并且熟识一定的基础知识已经是现代新新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基础。随着目前多媒体、计算机、等各种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扩大范围,涉及到了各个领域。同时也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途径。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肩膀上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高等院校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人才,然而计算机的熟练应用已经是目前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可以看出,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对培养21世纪新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1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的状况

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在教学方法上一般都是都墨守成规的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的,创新程度太少。虽然最近几年以来也有不少的高职院校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建设性很可观,但是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还是没有。直到今天为止,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完善的相关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计算机教育领域很关注的一个问题。

1.2 存在的相关问题

(1)现在好多高职院校对学生们设定的目标比较太过于理想化,给予学生们的太过复杂,这让学生们很难适应。这个问题的显现变向的说明了高职院缺乏对嘘声们的了解以及行业市场的研究和分析。从而造成了学校和和社会的供求关系不对应。

(2)学生们在毕业后工作时缺乏经验。这种现象主要造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学校安排的课程针对性不强,不合理,没有按照社会需求现状来培养学生;在一点也是由于现在的教师绝大多数都太年轻,很多都是各大院校新毕业的学生,缺乏实战经验,只注重理论知识,忽略了实际操作。

(3)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没有改革创新,还是延续了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常常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许多因素,例如:专业特点、教学效果、专业职能、教学对象等等,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种教条、传统的模式限制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了影响了学生们的创造力,长此以往,只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专业课设置课程虽多但是课时太短,导致学习不够深,虽然学了很多门技术,但是哪一门也没有学精。关于一些课下的平面设计相关能力训练也很少,从而造成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几乎为零。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步入社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难以在行业立足。

2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措施

2.1 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建立课程体系

首先,计算机专业的目标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一致。教育模式必须要以市场的特点来制定。了解学生动态,按照学生个人专长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加强教育者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改变授课方式,注重实践课的培养,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

2.2 建立合理的能力评价体系

学校要深入市场做好调查分析,时刻掌握市场需求状况,根据市场特点建立教学模式,依据社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在不同阶段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专业的技能测试,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将课程体系也由原来的以专业基础、专业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改革整改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3 提高相关培训的力度

学校要多倡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适当开展关于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开阔视野,丰富经验。使其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

3 结论

目前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逐渐多元化发展。改善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势在必行。只要掌握好市场环境,时刻了解社会需求,根据这两点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新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端人才。

[1]穆荣兵.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桂林∶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10).

[2]杜巍,李高建.高职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考核方法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02).

[3]秦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4]陈军.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途径与方法[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9.105

杨树珍(1979-),女,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计算机院校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