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镇梦游人

2016-10-28张薇王晶晶陈文俊

人物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胸内裤淘宝

张薇+王晶晶+陈文俊

流畅先生的生活以黄昏为分割线。白天,他在淘宝上卖冰丝无痕女式内裤。夜晚,他将意大利作家库尔齐奥·马拉帕尔泰,一个以论述纳粹性格而著名的作家的作品翻译成中文。同一台用了5年的电脑,白天输入的是数十次“亲”,晚上键入的则是“贫民窟的侏儒女人和美国大兵在床上像蜘蛛一样缠绕”。

淘宝店名叫格兰塔,名字来源于一本有着127年历史的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杂志每期推出英美文坛年轻作家的文学作品,萨尔曼·拉什迪等著名作家在这里崭露头角。而格兰塔淘宝店现在四钻,店铺首页一张兔女郎肖像,专营内裤,粉紫蓝黑、高中低腰,价格低廉,全场一条包邮。

8月初,流畅发了条微博,“文学翻译难以糊口,只好重操旧业。”附上一则淘宝链接,买5条内裤,送他翻译的《未知量》译者签名本一册。5条内裤34.5元,一本《未知量》价格32.4元,小说包在女式内裤里一起发货。

“真正一式无痕,像一层贴在屁股上的皮,完美伪装没穿内裤……送的书很好,翻译富节奏感,纯正中文不结巴不拧巴。”顾客一本正经地给了好评。

流畅24岁,生于广东汕头朝阳区和平镇光明村。高中念了4年,没考上大学。除了短暂地出去打过一阵工,一直在家乡生活。他长相清秀,眉眼细致,一看就能认出是南方男孩。19岁时他经人介绍在广州一家货运站当仓库管理员,月薪2000。这年家里盖房,负债十几万,流畅嫌打工工资太低,无法分担家人的压力。他一直有点写作理想,加上英语不错,琢磨着翻译文学作品不仅靠近文学界,而且应该能有笔可观的收入改善生活,便辞了工作回家。

断断续续一两年时间,他翻译了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的小说《未知量》,10万字,语言艰深晦涩,中途换了几家出版社才出版,最后获得稿费7000多块钱—换算下来甚至不如他看仓库的工资。

“你说怎么过啊?”流畅问《人物》记者,“没背景,又没学历,什么都没有。唯一擅长的东西,它偏偏赚不了钱,你说怎么办?”

这是流畅第二次尝试做淘宝生意。三年前,他开过一次淘宝店,卖文胸—家乡特产。本指望双十一大赚一笔,没料到,双十一会场只许大品牌进驻,流畅一点流量都分不到,一下就被拖垮了。这次重操旧业的启动资金是邻居一个赌博大哥给的。大哥欣赏流畅识字,豪言放出来说需要资金随时开口,省得都被他赌光。“一个根本不知道布洛赫、马拉帕尔泰和丹尼洛契斯是什么玩意儿的人在帮我。”流畅在微博上记了一笔。

相比文胸,内裤的进货成本比较低。然而,三周后,赌博大哥在外赌输了十几万,向流畅伸手要他立刻还钱。

流畅是笔名,他本名叫郑富豪,父母在其中寄予的期望再明显不过。光明村是汕头比较贫困的地区,没人听过布洛赫和马拉帕尔泰。在这里,大部分的故事只有两条线,读书、考大学、当公务员,或者出去打工赚钱。流畅的同龄人很多都在富士康打工,或做冒牌耳机、山寨翻新手机,时不时有人被逮到,一赔几百万,也有人入狱判刑。村人见怪不怪。像流畅这样,家中长子,二十来岁窝在家里,要搞什么文学,搞什么翻译,才是人人不解的怪事。

流畅曾经有过一个女友,两年前的双十一一过,文胸生意垮了,女友也跑了。女友妹妹送他一句“你这算哪门子翻译”,对流畅嗤之以鼻。流畅苦笑,“她这句话挺能概括我的尴尬处境的”。

流畅的英语全靠自学,“很不专业,而且(在翻译界)很边缘”。上高中时他经常大声朗读济慈和叶芝的诗歌,海明威《老人与海》原著,乔伊斯《都柏林人》中《阿拉比》一篇,他全部能背下来。那时村子里买不到英文书,流畅在网上找电子版,用A4纸打出来学习。高中毕业去广州打工那年,他才第一次知道有网购这回事,对他而言,亚马逊网站就是个“大宝库”,工资的一半都被他拿来买英文书。

2012年初,流畅开始尝试翻译文学作品。最先译了印度作家萨尔曼·拉什迪的童话作品《哈鲁恩和故事海》的一些片段,感觉不错。他接着边译布洛赫的《梦游人》边在微博上吆喝,同时译了一些短篇,投给《西部》和《格兰塔》中文版这类文学杂志赚快钱。4年来,流畅翻译的都是写作风格先锋、在国内知名度不高的作家,只有一本书出版,在豆瓣上标记“读过”的人不到100,37条短评中,多数读者认同翻译很流畅,有人给予高度评价,“译者那种精准密度的翻译之美让人感慨。”

在家里,流畅没有自己的书房,卧室、书房、淘宝仓库三合一。房间里堆满了快递袋、胶布和纸箱,有的纸箱里面是内裤,有的是快要发霉的文胸,有的是各种中文和英文小说。平时,他就坐在这片杂乱之中,接单、翻译、回旺旺、读书,淘宝旺旺不时发出“滴滴滴”的声音,老旧电脑的风扇像吹风机一样呼呼作响。老同学纷纷发了财,再回头看流畅,读书有用吗?天天买那些小说,究竟是浪费钱,瞧瞧你这样子。

“他对于高级知识分子的渴望,或者希望通过翻译和文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按目前的这个状态来看,我觉得是很难实现的。”青年作家林培源对《人物》记者说。林培源现在是格非的学生,他与流畅是同乡,两人4年前在网上结交,互相认可对方是知己。林培源认为,渴求之物与现实环境的落差让流畅比城市文学青年更具悲剧性,“因为你要选择这样一条路,就会跟你生活当中90%的人不一样。”无论离家多久,每次回到老家汕头,林培源都顿时压力丛生,焦虑感会突然袭来。家乡没人真正关心他关心的事,“在他们的世界里,好像从来没有精神追求这个字眼存在。”

书读得越多,流畅越不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罪犯林森浩与流畅是同乡,案发后新闻爆出来,流畅才知道林森浩的家离自家只有两三公里。两人以前并不认识,但流畅觉得自己和林森浩十分相似,家庭条件不好,性格内向,甚至孤僻。他们面对着同样的生活压力,同为家中长子,家里就指着他们好好读书,赚钱养家,扶持弟妹。“他的生活应该也是挺单调的,就像有一根弦一直绷着,放不松的。”流畅说。

一根弦紧绷着,采访中流畅反复用这个意象形容自己。他说文学拖累了他,让他无法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同时,在一个奇怪的面向上,他也感谢文学。“我因为爱看书,也很少出去惹麻烦。文学帮助了我……怎么说呢,好像避免了很多危险的东西……就不会走极端啊、太偏执。”流畅家人看了林森浩的故事,再看看自家不争气的大儿子,突然不那么怨恨流畅没念大学了,“他们有那么一会儿觉得,反正你没那个命,念了也没用,会出事情的。”

神交4年,今年春节,林培源和3个汕头的朋友开一辆车一起来光明村看望流畅。没见面前,林培源总觉得流畅应该是个很高大的人,现在才发现流畅身材并不高大。中午,4人点了一桌潮汕牛肉火锅,来客顾不得吃,3人把流畅包围起来,轮番劝他走出家乡,去外面试一试。林培源:“生活一块,翻译另一块,怕那个东西把他压住。”流畅不肯,坚持认为自己无法跟“外面的人”相处。

“外边也很难吧?”流畅问《人物》记者,“像你们这样,在外面北漂,压力也很大吧?……如果一个月只有好几千块钱工资,自己要花销,还要租房子,根本就没有闲钱帮助家里,你说是不是?”说着说着渐渐成了不需要回答的自言自语。

劝了几次,朋友们也不再轻易提起这个话题了。自那以后,林培源和他人仍在微博微信上互动,谈论好文章好作品,互相提醒俄罗斯作家伊萨克·巴别尔的全集即将出版。彼此之间好像建立了一种默契,只在文学真空畅所欲言。

世界之大,其中的广博和美妙,流畅只靠吸食文学中的描写来感受,“那是完全另一种可能,另一种假设。”他正在翻译马拉帕尔泰的《皮》,其中这样一段让他心旌荡漾:“海洋像一头受伤的野兽,呼哧呼哧地喘气,用哀求的目光注视着我,我不禁发起抖来……”汕头靠海,从流畅所在的光明村搭车一个小时,大海就在眼前。流畅从来没想去看看大海。

今年的双十一又要来了,流畅的内裤生意还未稳定。他不是个称职的淘宝店主,搞不定顾客,“他们爱写差评就写去”,“我只能保证东西质量”。为了不重复文胸事业的悲剧,这几个月他拼命刷单,以每单亏3块钱的价格亏本卖内裤,想在双十一来临前把销量刷上去。平均每天200单的量,从客服到物流,他一人干所有活儿。发货打包跟不上,他苦思冥想出各种借口跟买家解释:刮台风了、快件被弄丢了、要开G20了……

生意烦人,翻译耗神,常常无法兼顾。前者压迫后者,白天压迫黑夜。像个血管瘤,隐隐有爆炸之势,让人无法喘息。入秋以来,流畅生病发高烧,家里妹妹嫁人,淘宝生意繁忙,电脑不停卡顿,他已经十几天没碰翻译了。出版商向他催交新书《契斯传》的译稿,语带威胁,说如果出版逾期,要被外方罚钱。流畅回复对方说实在抱歉,他会贷款还罚款。对方无语。

“真是无比厌倦”,流畅说。他埋怨出版界,“最多只给你一点可怜巴巴的预付款,然后是漫长的翻译过程,漫长的出版过程,出版后几个月才能拿到剩下的一点点稿费。”做生意能赚钱,他却始终不谙此道。看不到前途的焦躁不安把他压垮。马拉帕尔泰在《皮》里写,“我厌倦了我的恐惧,我的怜悯。”流畅说,他厌倦生活,厌倦自己,厌倦种种虚空,“不说了,厌倦,厌倦。”

猜你喜欢

文胸内裤淘宝
洗内裤大有讲究
怎样选运动文胸
女性文胸如何穿
内裤正确清洗方法
内裤多久换一次
文胸那些事
贴吧吧主诋毁淘宝店败诉
不同阶段佩戴不同类型文胸
第一次“淘宝”
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