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因论的“世界那么大体”现象浅析

2016-10-27徐诗苑

人间 2016年25期
关键词:模因论网络流行语模因

徐诗苑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计算机使用的普及,网络流行语渐渐开始被社会接受,网络语言在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本文基于模因论,对网络上迅速广泛传播的“世界那么大体”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网络流行语;“世界那么大体”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62-02

一、引言

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使用的大量普及。网络众多新生词汇出现、复制并被广泛传播。尤其是人们迎来了微博的使用热潮,以微博作为主要媒介,使得很多网络流行语被发现、复制并且被改编。这些网络流行语犹如病毒一样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犹如流感一样在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染。2015年4月14日,某网友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辞职信照片,随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人民日报、扬子晚报等全国各大报纸以及官方媒体和大量微博账户纷纷转发了这张辞职信照片。照片显示是一封来自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老师名为顾少强的辞职信,信上显示的辞职理由仅为简短的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们公认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短短十个字,道出了当今社会青年人的心态,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人各有志,不必强求。于是,这句简短的辞职理由成为了网络上的一句广为流传的流行语。

齐鲁网发表的十大流行语榜单的文章,揭晓了15年最风靡的十大流行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模因不出意外地名列其中。十大网络流行语大多来自网络平台,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报纸、微博和朋友圈中,被网友们和读者们所熟知并且广泛使用。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研究,这句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与发展并非偶然,而是与模因密不可分,关系紧密。语言模因论通过互联网媒体迅速传播,在当今的时代中起了的决定性的作用。模因论的复制、传播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被成为网络流行语迅速广泛普及的方法。本文以“世界那么大体”为例,从模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该语体的复制传播现象。

二、模因及模因论

模因(meme)是文化资讯传承时的单位,源于英国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书名翻译为《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因为“meme”和“gene”具有相似的发音,我国语言学家何自然教授和何雪林教授于2003年将“memes”这一术语翻译成为“模因”意思解释为“模因是文化的基因”。2012年在美国著名的Merriam Webster·s公司公布的“2012年度十大词汇”榜单中,“meme”这个词也在其中。由此可知,“meme”这个术语已经发展成为当代英语中高频使用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词语之一。模因(meme)词源上来自希腊语“immeme”意思是“模仿”,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模因的定义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凭借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通过模仿而得到传播的目的(Blackmore 1999)。模仿被称为模因的核心内容,布莱克莫尔说过:“模因的诞生好比任何信息,只要它能够经历一定的“模仿”过程而被“复制”。”模因与基因就像孪生兄弟,十分相似,通常被认为归纳成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的复制因子。基因需要走遗传繁殖的道路,模因则需要走模仿传播之路。在有关模因(meme)的早期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对“meme”的汉语翻译进行了诸多尝试,如“谜米”“敏因”“弥母”“模因”等,其中何自然教授用“模因”二字作为”meme”的汉语翻译,无论从读音、还是从字面甚至深层含义都翻译的相当生动形象,丰富地表现了基因与模因的关联性和统一性,而且展现了模因蕴含的模仿概念的本质。模因论代表性的术语是模因,意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面等的传达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东西。”模因论一经提出,便受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理论被应用于建筑学、生物学、人类学、遗传学、语言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随着何自然教授对模因论的引入和解释说明,模因论在语用学中的应用引起了专家和学者们的浓厚兴趣。模因论作为一种新理论被传进我国,主要用其去解释文化进化繁殖的特定规律。模因论(memetics)是套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是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应用于语言学研究的新理论。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当一个人模仿模仿另一个人的一些信息 ,或者重复自己的习惯、技能等行为都是在大脑中的模仿病毒在一起作用这个理论被成为模因论。模因性表现在一种思潮或信息能够得到传播与模仿。此外,道金斯曾经说道:“模因沿线路从一个人的大脑复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再从大脑复制到书本,又从书本传播到人脑,再从人脑复制到电脑,又从一台电脑传播另一台电脑完成自我复制”,可见,无论存储在人脑中的信息,还是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的信息都是模因。而本文所要分析的”世界那么大体“很明显也是模因,因为它得到了网民的广泛复制模仿与传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基因简称为模因,模因通过语言传播赋予其生命力。语言模因通过交流中的复制、传播而得以生存,它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因此语言模因的存亡取决于其它语用功能的大小。应用范围广、复制能力强的语言模因能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积极作用,属于强势模因,而另外一些稍纵即逝的则属于弱势模因。模因有强弱之分,简单划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两种。强势模因又被叫做“成功的模因”。道金斯认为“模因究竟能否复制成功要受到长期性(longevity)、多产性(fecundity)和忠实复制性(copying-fidelity)这三个要素的影响。”可见强势模因具有长期性、多产性和忠实复制性这三个特征。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模因在传播的漫长岁月中一直表现出生命力顽强,迅速繁殖和复制忠实性这三个特点,所以它被算成强势语言模因。

三、“世界那么大体”的出现、复制和传播

“世界那么大体”作为一种有自身的语言特殊性的全新的网络风行语体,它的表达尽可能地避免混同于其他日常语言的表达。“世界那么大体”的运用至少具备以下语言特征:

(一)语体表述形式简洁,具有一定共性。几乎所有的“世界那么大体”都是“世界那么大+ X”的形式表达情感。其中“X”表示个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事物,表达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比如,辞退信版:老板说:世界那么大,我想让你去看看;员工回答:老板你就是我的全世界。汽车广告版:世界那么大,奔弛SUV家族男神带你去看看。

(二)“世界那么大体”主要是表达了每个人的内心真实感受,往往可以暗讽。比如,北漂打工版:世界那么大,我想有个家。字面上显示出打工者单纯想有个家,深层暗含当今社会令人望而生畏的房价。千千万万的外地人到一线城市打拼,找不到归属感,买不起房子,“中国式丈母娘”更促使了房价的直线上升。这短短10个字说出了所有一线城市打工者的心声,引起了他们内心深处渴望有个房子,有个属于自己的家的共鸣。

(三)“世界那么大体”产生新变体“辞职信体”,各种“回复体”。这一封随性个性的辞职信一出,人们除了广泛套用以外。网友们纷纷跟风,编纂出各式各样的辞职信。这些辞职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句型简短,格式统一。例如,“雾霾太浓密,我找不到公司的路。”“为了公司的利益,我想申请去对楼下的公司做内线。”等等。

模因是能被感染的一种信息模式,能够侵略人的大脑意识,被模因感染的人被称为宿主。模因是一种在宿主之间传递的认知或行为模式,靠宿主间的复制和传递而生存。根据海利根的观点,模因复制过程的四部曲: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播(transmission)。这四部曲,按顺序演奏,循序渐进,形成一个复制环路。模因复制过程的四部曲表示为同化——记忆——表达——传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话题引起大家的激烈讨论,一时间大家各抒己见,在网络上吵得如火如荼。多数“网民”也感同身受想要来一场随性的不瞻前顾后的要走就走的旅行。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让网民们激动不已,创作型音乐制作人彭三也被这句话深深触动内心,两天之内完成了这首《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歌曲创作。4月24日在线首发。由于歌词朗朗上口、曲风欢快悠扬,歌词又巧妙的运用了热议的流行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别让我的人生,就地打转转。我要带着你,你要带着钱,我们一起手牵手,幸福万万年。”随着网上这首音乐的频繁点击试听,乐迷们的疯狂转发分享,使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持续流行,让许多不太懂计算机,不经常上网的人们也了解到这句网络流行语。

四、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

“世界那么大体”迅速走红的必然因素之一在于它本身的语体特点。作为网络流行语,“世界那么大体”具有网络语言所有语体的共性,如娱乐性、诙谐性、和调侃性等。但作为一个时期内在众多网络语言中脱颖而出成为强势模因,其也有自己独特的语体特点。道金斯认为“模因究竟能否复制成功要受到长期性(longevity)、多产性(fecundity)和复制忠实性(copying-fidelity)这三个要素的影响。”是否属于强势模因取决于典型的三大特征是长期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

强势的模因往往都带有积极的色彩,而弱势的模因有时带有消极的色彩。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积极的语言流行语,所谓的心灵鸡汤的热捧也是这个原因。消极的模因会使得本来就负面的心情更加沉重,每个人都不希望生活在黑暗中,他们始终渴望一丝阳光照进他们的心里,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有时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个模因在特定的时间内是强势模因,慢慢就会变成弱势模因。然而,一个弱势模因又可以通大家的热议,疯狂的复制传播成为成功的强势模因。

五、小结

当今社会,网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占据了人们生活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有人甚至调侃到网络的风靡堪称为第三次鸦片战争。无论在学校,工作场所,家庭,公共交通等地方随处可见大家正在刷微博,刷朋友圈,刷新闻、学习等。网络流行语更是出现在日常生活的交谈中,新闻媒体报道中,电影电视剧中等等。模因和模因论被引进到人们的生活中,犹如风暴一样席卷。国内外学者们也开始广泛关注模因的形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只是以“世界那么大体”的模因为例,解释了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的区别联系和特点。通过对模因论的分析研究,可以理性的对待语言模因的出现和传播,并根据它的可复制和传播性进行正确的引导规范。避免随性的语言模因形成的语言软暴力,变成不怀好意的人的语言武器,避免一些不良模因的广泛传播。深入了解模因的出现,复制,改写和传播,创造出更和谐积极的网络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206.

[2]李宏娟.从"们"字看模因论在网络语言传播中的应用[J].才智,2012(28):148.

[3]邱晋.从模式视角探讨“马上体”的成因[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62-63.

[4]李琳,吉哲民.从模因论的角度浅析语言的复制和传播[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96-397.

[5]何丽萍.模因理论与英语学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133-134.

[6]郑昊霞,肖莉莉,李雪晴.模因视角下的英汉广告翻译[J].学园,2014(32):17-18.

[7]尹丕安.模因论与隐喻的认知理据[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2):51-52.

[8]BLACKMORE. The Meme Machin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9]于娇艳.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以“我也是蛮拼”为例[J].东方教育,2015(04):77-78.

[10]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194.

猜你喜欢

模因论网络流行语模因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浅谈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