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揉德育于历史教学中的思考

2016-10-27吐尼沙古丽买买提

人间 2016年25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公民青少年

吐尼沙古丽·买买提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揉德育于历史教学中的思考

吐尼沙古丽·买买提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初中阶段的历史课本中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元素,其中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品格修养、民主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战争启示等的材料比比皆是。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发挥历史课的优点,让德育之花在历史课堂上绽放。

初中历史;德育;历史教学

青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可塑性很大,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历史课堂,也没有充分起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目标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因此,研究历史课堂中揉进德育的有效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在历史教学中揉进德育教育,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

目前我国德育教育面临危机,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乐意听,认为是老生常谈,更谈不上接受和采纳,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对父母不尊重、自私心理严重、个性过于强烈、贪图享乐、逆反心理严重的青少年儿童也是不乏其数。实际上,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并非冥顽不化,他们的可塑性很大。因此,在历史教学,我们要中从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出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历史场景及生动具体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进行重点描绘和渲染,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行为等方面的道德教育,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感动、感染学生,并使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当务之急。

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以及法律意识,这也是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现阶段,我国正处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一些不良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鉴于各地网吧、游戏厅等大量存在的现象,以及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等都会对正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很多学生崇尚暴力,目无法纪,这也使得全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基于此,对学生及时进行法制教育熏陶迫在眉睫。作为历史教师,同样身负重责,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关于法制方面的史料,多向学生渗透法制意识。例如,可以结合英国为限制国王的权力而颁布的《权利法案》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意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并引导学生在学校要懂得遵守校规校纪,在社会上要知法、守法,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要以遵守法律为前提,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朱学勤曾指出:“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财公共利益的白身维护和积极参与”。公民意识还包含两个另外的层面:首先是对法律规定的国家成员,公民对权利及义务的整体主观认同;此外是公民的个体,对自己在国家、社会所处位置的现实认同感。其次是从臣民意识与公民意识两者的分别切人的,认为公民意识属于人类内在精神的自觉要求和反映,必须由“合法性、合理性和积极守法”等内容形成。对于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首当其冲的应是历史学科教育。因为历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教育是传载历史知识、发扬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它比其它学科的教育更重视人类社会的客观进程,更能够影响人类的发展,更能促进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养成。历史的传承功能决定了历史的教育价值。

五、利用文物欣赏,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结合初中历史自身的学科特点,在教学时,历史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文物欣赏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理念,这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在组织学习欣赏敦煌、云冈、龙门这三大石窟艺术时,除了要介绍雕塑的雄伟以及壮观外,除了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集政治、人物和中外风俗以及宗教信仰与艺术智慧集于一身的结晶等历史知识外,也要结合其历史背景加以介绍,让学生看到辉煌背后的艰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进而也才能真正体会、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可预知的灾难,人类要热爱和平。进一步引导学生努力学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遇事不冲动,要沉着冷静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冲突与问题。

[1]王文敏.也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09-09.

[2]张泽芬.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2010-02.

G633.51

A

1671-864X(2016)09-0112-01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公民青少年
论公民美育
青少年发明家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爱国主义教育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