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气输气场站风险分析和安全管理

2016-10-26王月赵雄江国建魏兰张富强江西省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96

化工管理 2016年28期
关键词:输气场站天然气

王月 赵雄 江国建 魏兰 张富强(江西省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 330096)

天然气输气场站风险分析和安全管理

王月 赵雄 江国建 魏兰 张富强(江西省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 330096)

本文从认识风险管理在场站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出发,结合输气场站在运行时的工况,遵循相关的法律规范和作业标准,采用概率模型的方法对场站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危险进行半定量分析,明确了场站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利用系统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了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风险因素;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安全管理

1 天然气输气场站风险因素与风险分析

站场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站场设备故障、控制系统故障、管道及设备泄漏等。

1.1场站设备故障

天然气输气场站运行压力的特点是:运行压力高、变化不均匀。因此存在着由于压力波动引起管线疲劳以及管线腐蚀等引发事故的可能;输气场站的过滤分离器,当滤芯堵塞时,如果没有及时更换滤芯,就会造成憋压或泄漏事故。天然气输气场站计量系统、调压系统的仪表和设备较多,有可能由于设备和仪表失灵、法兰安装密封不可靠而引发泄漏事故。还有阀门内漏、调压系统失效等问题,引起火灾、爆炸或爆管等恶性事故。

1.2控制系统故障

天然气输气场站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及紧急停车系统与现场仪表电动执行机构密不可分。如PLC系统、压力、温度检测、计量系统、可燃气体监测及火灾报警系统、通讯系统等,这些系统及仪表的性能以及日常使用和维护直接关系到整个天然气输气场站运行的安全。

1.3管道及设备泄漏

由于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漂管甚至管线断裂;由于第三方施工造成的管线破裂引发天然气大量泄漏;由于清管作业、站内设备检修的放空。都会使可燃性气体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当管道排放天然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时,存在爆炸危险的可能性。

2 天然气输气场站的风险控制

天然气场站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危险性因素。我们要做的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事故产生的危害后果。

人、设备、制度、安全文化是天然气站场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人、设备、制度、安全文化4要素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但人是其他3个要素集合的交集,人处于主导地位,人是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4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见图1。

2.1人的要素

人是天然气输气场站的建造者、管理者、经营者,输气场站如是经过人的设计、施工而成,并且被人使用、控制和管理。由最开始的输气站的选址、设计、施工、购进设备,以及相继的投产、运行、管理,每一个环节,人都充当着重要角色。首先,人在场站生产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作业,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再者,设备的不断革新,迫使管理者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真正提高场站运行管理人员的作业能力、分析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使人成为天然气场站安全保障体系稳定的核心

图1 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2.2设备的要素

天然气输气场站的危险系数较高、需要配备性能可靠、安全稳定性高的设备设施,以排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天然气输气场站在设备选型、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设备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技术细节,选择综合性价比高的产品。性能可靠优异、安全稳定性高的设备与设施,以确保天然气输气场站安全稳定运行。

2.3制度的构建和落实

制度的构建需要结合场站的实际情况,特别要注意管理规章制度要结合实际生产操作,易于学习掌握。天然气行业的很多生产运行管理规章制度都是面向场站一线输气工的,如果规章制度本身就难以理解,不结合实际,一线输气工很难真正领会掌握,规章制度就成了空架子。

制度的落实需要检查与考核并存,制定安全考核体系,签订安全责任状,层层落实到人;实行工资效益与安全考核挂钩;要定期组织安全考核,由安全监督员或安全主管突击检查站场安全生产状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落实责任。

2.4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为员工营造安全氛围来强调生产作业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强调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会引发何种危险事故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手段来规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来达到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

企业的安全文化可分为多个层次。在公司刚开始创建时期,公司的员工大多数也为没有经验的新员工,这个时候,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有效性,公司会给员工灌输一种思想,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至于为什么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员工们只是知道是为了安全。慢慢的,随着公司的发展制度也进一步的完善,这个时候公司的安全文化便进入到了第二个层次,公司全员学习安全文化。通过同行业其他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事故,以及事故的处理过程来进行预防事故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该类事故处理过程以及经验。然而,只做好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通过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来达到每一个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都应该确保无危险。安全文化的最后一个层次就是每个人无论是在生产过程中和生活过程中通过安全思想的交流,进而使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具有安全氛围的环境中,这也是公司的安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程度的时刻,员工们开始变得把安全作为了自身的一种素养了。

3 天然气输气场站的安全管理

3.1安全管理控制

这是对劳动生产过程的各项管理工作实行安全控制,以消除生产管理缺陷,防止其对危险因素的激发而造成事故。

(1) 制定安全法规、设计安全规范、安全技术规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从规章制度方面进行安全管理控制。

(2)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过安全日,上安全技术课,举办安全技术培训班,教育工人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3)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如周查、月查。(4)危险场所设置遮拦、安全信号和标志。

3.2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内容及要求。

(1)相关的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标准,以及行业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2)在什么岗位就应具备什么岗位管理能力或操作技能,对站场工艺设备的结构原理,不同作业的流程,操作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应急处置方法,有的人应掌握,有的人应了解。

(3)典型事故分析教育和技术讲座应适时进行,预想、预查、预防活动应经常开展,应急处置方案演练定期进行。

3.3对员工的安全管理

对员工采取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用规章制度约束其意识和行为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分析员工的心理,研究分析员工的动机和需要。动机是用来说明人经过努力要达到的目的,以及用来追求这些目的的动力。不同的动机可能对安全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五阶段学说,人的行为来源于动机,动机产生需要。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5个层次,见图2。这5个阶段是:生理需要是人希望衣、食、住等得到保障→安全需要是人身安全、社会安全、就业保障→归属需要是人希望归属于社会团体→尊重需要是自尊、自信、得到社会团体承认,希望成为有用一员自我实现需要是丰富知识,取得成就。

安全管理的完善是一个漫长而久远的巨大工程。在我们的管理过程中,基层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而使思想上会产生麻痹大意,久而久之会对自身的管理以及安全文化的灌输产生一种自我骄傲的心里,很有可能会因为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问题而酿

造成最终的大事故。不经历事故的发生的惨与痛是很难理解安全是对自身生命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3]隋鹏程,陈宝智,隋旭.安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吴宗之,高进东.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5]周忠元,陈桂琴.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李志鹏,李艳红,胡国新.燃气管道的风险评估方法[J].煤气与热力,2004.

[7]林伯泉.安全学原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8]林柏泉,张景林.安全系统工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图2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猜你喜欢

输气场站天然气
天迈科技助力深圳东部公交场站标准化建设 打造场站新标杆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和CESIUM引擎的输气站实景三维模型应用研究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浅谈天然气场站设备及安全管理路径
长沙市常规公交场站用地详细规划的对策思考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考虑武器配置的多场站多无人作战飞机协同路径规划方法
清管通球过程中气量损失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