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2016-10-26张华超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白河可持续性林业局

江 龙 张华超 薛 伟

(1.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2. 长春市政府,吉林 长春 133000;3. 吉林省白河林业局,吉林 安图 133000)



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江龙1,2张华超3薛伟1

(1.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2. 长春市政府,吉林 长春 133000;3. 吉林省白河林业局,吉林 安图 133000)

对白河林区2003—2015年林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动态分析,构建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变量权重,结合2015年相关数据对该区林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利用状况变化明显,2013—2015差异最大,影响林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因素;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得分为0.633,处于弱可持续性,营林技术和林业生产相关指标得分明显较低,其中林业生产受停伐影响明显,且停伐后该类指标无实际意义,需更改或忽略。

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层次分析法

林地资源是指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用于林业的土地,既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也是森林资源存在的依托和基础[1-2]。白河林业局所辖林区森林资源丰富,但随着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开发森林旅游及发展林下经济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这表面上虽未破坏森林但对林地资源还是造成了一定破坏[3-5]。过去,白河林区在资源保护及营林工作中多以 “林木” 为重点,林地资源管理较为粗放[6]。因此对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对其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国内许多学者结合林区现有经营情况对林区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进行过研究。刘琳等[7]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地资源利用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以2010年数据为例进行可持续性评价,重点讨论了影响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张学勤[8]以内蒙古林区为例,从政企分开的角度探讨了国有林区改革后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张伟等[9]以伊春林区为例,从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2个角度探究了林地资源的流转。Chaturvedi A等[10]制定了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以期提升林地资源的管理水平。本研究结合白河林区实况,通过对林区现有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对林区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1 白河林区概况

白河林业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南部、长白山脚下,地处东经127°53′~128°34′,北纬42°01′~42°48′。东与八家子林业局、龙林业局相邻,西与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露水河林业局相连,北与敦化林业局及安图县林业局为邻,南与朝鲜接壤,总经营面积190 470 hm2,是吉林省资源最丰富的森工企业之一。白河林区有林地面积182 088.5 hm2,占总面积的95.6%;非林地面积8 381.5 hm2,占总面积的4.4%,活立木总蓄积量26 537 845 m3,森林覆盖率91%,林木绿化率91.5%。国有林地面积181 744.7 hm2,占林地面积的99.8%;集体林地面积343.8 hm2,占林地面积0.2%。

2 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利用现状

2.1林地资源变化动态分析

本研究以2003年、2013年2次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白河林业局2008年、2015年林区统计年鉴数据为补充,分析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动态变化趋势及现状。白河林区主要地类面积变化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主要地类面积变化

由表1可知,林地经营面积减少导致2013年以后林业用地减少。有林地面积逐年增加,2013—2015年增幅最大,主要因为天然林采伐量骤减,勘察设计中皆伐比例减小,同时采伐迹地造林面积补充,四旁造林面积增加。疏林地面积、无林地面积、未成林地面积逐渐减少,这是由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采伐量逐年降低,营林护林力度加大。非林地面积2013年前逐渐减少,但2015年增加,属于非正常逆转,原因可能是林业转型中无林地未及时造林,森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设施建设不可避免的占用林业用地。

2.2林地资源利用变化因素

在土地经济中林地经济占位较高,林区经济需以林地资源合理利用为支撑,尤其在转型发展的阶段,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是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11-13]。通过分析近年来当地林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可以找出导致林地资源变化的因素。经济发展是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直接影响林地资源的变化。随着生态旅游、生态产品带动经济发展,林地面积增加,同时经济发展也决定了林地资源利用的方式和结构。社会因素对林地资源的利用也有直接的影响,人口的增加、科技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均间接影响林地资源的利用。相关政策对林地资源的利用起到制约作用,随着林业改革逐渐实施,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宏观调控着林地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主伐面积逐年减少,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明显改观。

3 可持续发展评价过程分析

3.1构建评价变量体系

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狭义上看是林地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广义上就是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性[14-15]。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本研究对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相关专家以及延边州林业管理局和白河林业局相关专家、工作人员共29人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以 《东北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变量》 和 《长白山森工集团白河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 为基础,结合白河林区林地资源现状,构建评价变量体系,见表2。

表2 评价变量体系

3.2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

各项变量权重的确定分为2部分,一是为项目层权重,二是为变量层权重。不同的变量反映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不同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各变量对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的重要程度是有所差异的,所以需要根据各变量的影响程度赋予其各自不同的权重,同时由于变量之间不一定具有直接的可比性,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准确的确定各自的重要程度。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16]和赋值法[17]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对衡量林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的生产稳定性、经济可行性、生态保护性和社会接受性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构建了判断矩阵,取值含义见表3,结果如表4。

表3 取值含义表

表4 判断矩阵

层次单排序采用特征向量法 (EM) 求取判断矩阵权重排序向量,由方根法近似计算判断矩阵特征向量 (W) 和最大特征根 (λmax)。各评价因子的权数即为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各分量。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变量:

(1)

式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为:

(2)

式中: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变量,可在一致性变量表中查得。除二阶矩阵不需要一致性检验外,其他矩阵需要进行一次性检验,通过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计算,各变量均满足一致性CR < 0.1。

按同样方法对各项目层变量权重进行计算,根据判断矩阵计算结果及相关资料数据,按照权重传递的原则,确定白河林区生态生态资源评价因子的权重 (Fi),见表5。

3.3赋分法量化评价因子

在确定各项因子权重后,需通过赋分来量化各因子,为保证科学性、真实性,本研究通过计算因子实现率进行量化,计算如下:

S=Xi/Zi

(3)

式中:Xi为变量实际值;Zi为变量目标值。

表5 变量权重计算结果

理想值的确定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多年来林业统计资料动态分析和专家论证确定。本研究以2015年白河林业局年鉴中相关数据为例进行指标的量化,具体见表6。

3.4确定综合得分

在确定各项因子权重后和实现率后,计算综合得分,计算采用罗森伯格-菲什拜因模型[8]:

(4)

式中:Y为生态资源综合性评价结果值;S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评分值;F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n为评价因子数目。

表6 评价指标量化结果

4 评价结果与分析

经计算得出的2015年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结果,见表7。在对林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时,得分Y是评价结果的直观表达,值在0~1内,越大表示可持续性越强。通过分析项目层及变量层得分情况可以分析林地资源当年可持续性利用存在的问题。按照一般规律,本研究将Y界定3个等级,无可持续性:0≤Y≤0.4,弱可持续性:0.4 1。由表7可知,2015年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处于弱可持续性利用。

表7 评价结果

由表7可知,林地资源的社会接受性处于可持续性利用状态,生产稳定性、生态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处于弱可持续性状态。生产稳定性中林区职工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及林业职工年均工资占当地年均比例综合得分较低, 说明林地的经营水平、林区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状况有待提高。近年来白河林区人员结构逐年调整,工资水平明显提升,但受全面停伐影响,2015年明显放缓,造成2个变量的分数较低。生态保护性分数相对较高,其中天然林面积比例及林地保护政策完善程度得分明显较低,说明林地近自然状态差,林地资源保护政策不够完善,停伐后天然林面积比例必然逐步上升,但林地保护政策需要不断的完善,且适应停伐后的林业现状。经济可行性中林地生产率,林地近、成过熟林蓄积比例分数较低,可反映出森林资源总量中近期可以利用的森林蓄积及产出率,停伐后涉及林地生产力的指标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在2015年后可以被新开发模式下林地资源经济指标代替。另外,公益林地面积比例的目标值应适当变大,以适应停伐后林地资源的利用模式。社会接受性处于可持续性利用,说明白河林区在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对林地资源保护的宣传、监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较好。但分值越高可持续性越好,因此需继续完善林地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提升公众监督程度。

图1项目层得分直观图

Fig.1Score chart of items

5 结论与建议

1) 2013—2015年白河林区林地资源现状变化明显,在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有林地面积明显提升,虽然天保工程及全面停伐政策实施对林地资源利用有积极影响,但相关的细则和配套制度尚未完善,林区实施仍面临挑战。

2) 经济发展和社会因素是影响林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因子,因此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经济、社会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探索新形势、新渠道。

3) 2015年白河林区林地资源处于弱可持续利用,主要是营林技术、林业生产2个方面的原因,今后需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完善并深入落实林地资源保护政策,在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对林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时,应以在 “保生态” 前提下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指导选取相关指标替换林业生产相关指标。

[1]Yu D, Li Z, Zhou W, et al. Forest Management in Northeast China: Histor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1, 48(6): 1122-1135.[2]吕弼顺, 佟守正. 长白山白河林区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评估[J]. 地理科学, 2007, 16(3): 331-336.

[3]施明辉, 赵翠薇, 郭志华, 等.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白河林业局森林健康分等评价[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6): 1295-1303.

[4]王英俊, 李波, 张志全. 基于SWOT分析的白河林业局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14(1): 8-11.

[5]敖安强. 对国有林区社会转型的认识分析和对策[J]. 林业资源管理, 2011, 24(1): 25-29.

[6]张正周. 对新时期林地资源管理对策的思考[J]. 林业调查规划, 2010, 14(1): 76-79.

[7]刘琳, 刘美爽, 徐永飞, 等. 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林地面积变化及趋势分析: 基于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实证研究[J]. 林业科学, 2015(8): 88-94.

[8]张学勤.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研究与探讨[J]. 林业经济, 2010, 13(6): 7-11.

[9]张伟, 韩学平. 伊春国有林地流转成效实证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27(3): 59-61.

[10]Chaturvedi A, Hajare T N, Patil N G, et al. Land use planning issues in management of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 in a backward tribal area[J]. Land Use Policy, 2015, 42: 806-812.

[11]陈秀娟, 时玉祥. 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 吉林农业, 2015, 9(12): 25-29.

[12]崔国发, 邢韶华, 姬文元, 等. 森林资源可持续状况评价方法[C]// 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2011.

[13]王成, 赵万民, 谭少华.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10): 284-289.

[14]徐新良, 刘纪远, 庄大方, 等. 中国林地资源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26(1): 41-46.

[15]林和平. 林地资源与农户林业收入的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 2009, 21(2): 101-106.

[16]郭金玉, 张忠彬, 孙庆云. 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5): 148-153.

[17]仵锋. 赋值法在解决几类问题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0(6): 8.

(责任编辑曹龙)

The Evalutation on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Baihe Forest Land Resource

Jiang Long1,2, Zhang Huachao3, Xue Wei1

(1.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400, China; 2. Changchun Municipal Government, Changchun Jilin 133000, China; 3. Baihe Forestry Bureau, Antu Jilin 133000, China)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Baihe forest land resource, we took the wood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status of 2003-2015 for dynamic analysis, and built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model. In this model, we us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of variables and evaluated the forest resources utilization sustainability of Baihe forest land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levant data in 20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ihe forest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statu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occurred in 2013 and 2015, and the main factors wer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factors. The evaluation score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Baihe forest land resource was 0.633 and it was the weak sustainability. Silvicultural technique and the related indicators of forestry produ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forestry production affected by the cessation of deforestation significantly, but the related indicators of forestry production has no actual significance after stopping logging, it need to change or ignore.

Baihe forest land, wood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sustainabilit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10. 11929/j. issn. 2095-1914. 2016. 05. 025

2016-04-08

薛伟 (1962—),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森林工程。Email: 932033420@qq.com。

S757.2

A

2095-1914(2016)05-0152-06

第1作者:江龙 (1988—),男,硕士生。研究方向:森林资源。Email: 790813993@qq.com。

猜你喜欢

白河可持续性林业局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用乡情传递雪乡雪韵——记大海林林业局梦幻家园客栈总经理 刘文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桥”镇
专题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室内可持续性景观系统的植物配置与后期养护
白河“五大工程”提升党建工作
白河: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久久为功改善山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