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传记切忌落入成功学陷阱

2016-10-25陈阿娇

青年与社会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传记乔布斯名人

陈阿娇

一部好的传记作品,第一要务就是尽可能的真实客观,对所传之人的美丑善恶,都能够去伪存真地揭示出来,才能够让读者真正的了解一段历史的真实、一个人一生的得失,获得真正的启迪。

小嗑读书日

4月13日,《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唯一自传《活着为了讲述》在中国首发,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乔布斯传》到《朴槿惠传》,再到如今马尔克斯的自传,这些年名人传记的阅读热情一直不减。当下人们之所以爱读传记,除了对自己的某位偶像感兴趣,更多的目的还是希望从阅读名人生平中,学习成功的经验,甚至复制他们的成功。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难以复制的,功利性极强的阅读方式,容易使人落入成功学的陷阱。

人生无法复制,传记不应是廉价的成功学售卖

只要在书店里走一圈,就会发现最畅销的传记基本上都是明星、富豪和国家领袖个人生平,比如《乔布斯传》或者《李光耀回忆录》,销路都非常好。在那些踌躇满志的学生和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中间,这类传记很有市场。名人传记在许多读者眼里,几乎就是和“励志”划等号的。

《史蒂夫·乔布斯传》沃尔特·艾萨克森 (Walter Isaacson) 著, 中信出版社,2011年10月24日。该书首周销量为67.8万册,上市仅仅一周,已经登上开卷非虚构类图书销售榜首的位置。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年轻人面对刚刚开始的人生,需要得到一些指点,说白了就是如何在步入社会的时候,快速地获得金钱、声望,改变自身的命运,从无名鼠辈走向人生巅峰。而已经获得了成功,也即世俗意义上金钱与声望的这类名人,无疑就是他们的奋斗目标。阅读这些人的生平故事,潜入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中,一方面可以过一把角色带入的瘾,另一方面查找名人成功路上可以借鉴的经验,复制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表面上看,这种功利性极强的阅读,的确对获得成功有所裨益,然而却经不起细致的推敲。

首先,每个人的天赋、生长环境和运气机遇是不一样的,名人的成功往往建立在综合实力的基础上,例如马克·扎克伯格本身就是一个编写程序代码的天才,他开创了Facebook。但开创过程很偶然,换一个人,可能无论如何努力,也没有办法像他一样成功。

又比如很多政治人物,本来就出生于政治世家,家族历史上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很多,他们不过是子承父业。例如我们熟悉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韩国总统朴槿惠,他们的父亲都当过总统。他们的成功有先天的成功基因,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少了哪一条也不行。

但是市面上的许多传记,为了能够突出励志的效果,淡化这些名人成功的先天的、特有的因素,过分强调他们后天的努力,并且将成功的复杂原因,粗暴、反智地归纳总结为一些简单的条款,比如奋斗、偏执、不择手段等等听起来极具刺激感的词语。原来,一些打扮得高大上的名人传记,背后仍然不过是廉价的成功学。

例如许多关于乔布斯的传记,都强调他个性偏执,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却看不到苹果公司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乔布斯一人之力,而是整个人类科技和制造业文明共同发展的一个成果。乔布斯的偏执,建立在他对产品体验独有的天才掌控能力基础上,而这种素质是大多数人没有的。如果单纯复制乔布斯的偏执,所谓一往无前不顾他人感受的做事风格,而忽略了比坚持自我更重要的是本身的判断才能,就无疑落入了成功学的陷阱。

此外,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其精彩之处。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金钱和地位的获得,还包括人格的完善、身体的健康、心智的健全等许多方面。过分强调金钱、权利以及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对于尚缺乏判断能力和社会阅历的年轻人来说,并非好事,反而容易让他们误入歧途,忽略了自己人生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风景。

阅读名人传记,需要平视历史而不应过度崇拜

阅读名人传记,还容易走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度崇拜名人、仰视名人,而忽略阅读过程中的平常心和理性判断。

名人因为其高曝光率和社会影响力,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高不可攀的疏离感,特别是那些曾经改变过国家民族命运、创造了惊世财富的名人,更是如此。名人传记的阅读,很多时候有别于一般的阅读,就是因为读者在阅读之前,已经有了特定的接受动机和接受心境。这种崇拜、仰视的心理,容易使人们的阅读效果“失真”。

机场书店被认为直接与成功学画上等号,书店门口摆放的电视里,总有一个“大师”在口若悬河地传授人生成功之道。

而更重要的是,市面上的名人传记良莠不齐,写作和出版的过程中,难免夹带一些“私货”。例如在世的企业家的传记,往往会通篇着墨于个人的奋斗,而对于成功背后的原因和细节,吝于客观呈现。这类传记有的本身就是企业宣传的某种名片,是一种公关行为,读者越仰视就越容易丧失客观判断。实际的情况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成就的名人,也难免有缺失和污点,对此避而不谈的传记都有失公允和客观,主观上就在误导读者的的判断。

此外,市面上的名人传记里所呈现出的人生,和真实的人生差距较大,有一部分名人传记是出版人和作者赶在名人逝世或者重大纪念日时,为了抢占销售量“攒”出来的,出版的目的就在于赚钱,而对社会效益的得失并不重视。这类传记往往更加强调名人成功的不择手段,把名人的“上位史”写得充满戏剧冲突,只为博得读者的眼球。甚至有人在宣传《乔布斯传》时,打出了“一个混蛋如何改变世界”这样夺人眼球的宣传语。但乔布斯重新定义个人电脑、手机,改变了动画行业、音乐行业、出版行业,影响了通讯、娱乐、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切成就并非因为他是一个“混蛋”,而是因为他在以上行业的才能。

有时候,名人传记并不能真实地还原名人的本来面貌,揭示他们成功的真实原因,偷换概念和指鹿为马并不鲜见。这种情况下,读者只有在理性、平视历史和名人的基础上,才能够辨别名人的成功道路上,那些素质是值得学习的,而哪些是应该批判和摒弃的。

好的传记是历史性、学术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体

虽然市面上的名人传记鱼龙混杂,难免泡沫横陈泥沙俱下,但这并非是传记这一文体本身的错误。作为一种重要的报告文学,传记的文学地位不可忽略。大文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就曾经写作过《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好的传记作品确实对人们的身心有所裨益,所以绝对不是成功学的廉价贩卖,而应该是历史性、学术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体。

傅雷在翻译《贝多芬传》时,曾经作过一篇简短的前言,他写道:“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阅读传记切忌落入成功学陷阱

一部好的传记作品,第一要务就是尽可能的真实客观,对所传之人的美丑善恶,都能够去伪存真地揭示出来,才能够让读者真正的了解一段历史的真实、一个人一生的得失,获得真正的启迪。而那些为尊者讳、为能者讳的名人传记,即使再洋溢着励志和成功的味道,也是二流的传记作品。

实际上,许多名人并没有享受过生前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人类留下伟大的遗产。好的传记作品往往能够为学术研究提供一手的资料,方便从事相关专业的人获得一些研究范畴的提示。落入成功学窠臼里的那些庸俗的人物传记,写作粗糙而浮夸,显然不能够承担这样的学术职能。

还应该注意的是,名人传记虽然是一种应用写作,但是历史上那些优质的传记作品,却同时具备非常高的艺术水准。例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系列作品,写作中采用了大量的引文,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但语言优美精炼饱含深情,富有诗意和哲理,客观叙述之后进行抒情性的评论与赞美。阅读这类读物,会发现所传之名人具备个性化、形象化的立体面貌,迥异于成功学桎梏下那些传记人物的扁平化与单一化。

总之,阅读好的传记,能够让人获得真正的平静以及审美享受,而非跟随成功学大师们大声叫嚷后的惨淡与空虚。

结语:

阅读名人传记,却落入成功学的陷阱,这归根到底还是源于读者对何为人生成功的理解出了问题。即使是攫取名利的道路,也没有所谓武林秘籍,人们必须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优势,一步步去探索属于个人的成长之路。被传记作家写得变形的个人奋斗史,可能并不适合名人传记的读者们。

猜你喜欢

传记乔布斯名人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名人摔跤后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没有他就没有乔布斯的苹果美学
乔布斯的青春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