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野之高中文言文教学探索

2016-10-24王丹丹

考试周刊 2016年80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言文教学策略

王丹丹

摘 要: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的文化,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需求各种不同文化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在接受多元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忽略祖国优秀文化遗产,还应当在高度意义上加强学生接受优秀文化遗产的熏陶感染。本文所做的多元文化视野之高中文言文教学探索,值得人们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文言文 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强调大语文环境的建设是适应着多元文化发展之需求的,也是适应世界未来多极化发展之需要的。但我们必须看到的现实是,多元文化是一种适应,就是无止境地忽视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的麻木适应。如我们在追求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该怎样思考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笔者曾对此做过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多元文化视野之文言文教学需学生自主感悟其语言魅力

语文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是人们在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所能具体感悟出来的。但汉语言仅就是汉民族语言的文化,在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仅让学生接受汉民族语言的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局限性。但如果丢开本土文化,而一味关注外来文化,那么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尤须学生在比较具体而又现实的文言文阅读中感悟其语言的魅力。应当说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生接触的文本都是比较多的文言文。从2016年的相关高考试卷的命题原则看,国学经典的相关内容业已开始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里高考考生阅读感悟的命题方向。由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思考,高考命题的相关原则并非就是完全简单意义上确定的,而是从民族文化的发展乃至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弘扬上所做出的比较深刻意义上的思考。由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关注文言文的教学,必须探索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文言文教学,必须思考多元文化视野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和相对科学的路径。平时的文言文教学,首先让学生通过比较充分地读感悟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应当说入选于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都颇具作者的语言风格,尤其是那些经典古文的语言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应当多比较自主地了解古汉语遣词造句的考究、表达的言简意丰、语言风格的多样等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体味祖国语言美的能力。

二、多元文化视野之文言文教学需学生自主感悟其人格魅力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形式,这是人们所有目共睹的,是中华先人留给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从诸多经典国学的欣赏中所获取的共同感受。在平时所涉猎的诸多文言文中,我们大多发现一些文言文的作者或者就是文言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具备十分诱人的人格魅力。学生学习文言文,就能从诸多古仁人志士身上汲取到十分可贵的精神力量。但我们必须求得的是,无论是怎样的人物,其人格魅力都应当由学生自己感悟,如屈原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让学生阅读屈原的作品,不仅仅让其感到他就是个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更让学生感到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所具有的爱祖国爱人民的宽广胸怀,具有的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更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屈原“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屈原精神之更明显的感召作用。又如李密的《陈情表》,作者以“孝”为核心,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读之令人感动。教学时如果加强诵读,就可以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对于“情”的内涵和对多种“情”之间关系进行比较详细的互动探析,使学生对苦情、恩情、忠情、孝情、亲情之内涵有比较深入的感悟,进而感受李密的人格魅力。

三、多元文化视野之文言文教学需学生自主感悟其创新魅力

平时的阅读教学,人们都在思考学生的创新创造。多少年来入选于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在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在传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上放射出诸多耀人的光芒。作为多元文化视野的文言文教学,我们是否就是让学生停留在以往的阅读感悟上,停留在与一般资料的鉴赏水准上,其回答是不可完全予以肯定。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相关文言文虽然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但为什么可以让学生尽情欣赏呢?因为其能够让学生产生丰富的遐想。在诸多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是不少名师将文言文与当今世界进行比接,激活学生的创造,激发学生的创新。文言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就文言文去教,学生就文言文去学,将学生囿于教材,那么学生的思维势必被窒息。要想不让学生的兴趣索然,那必须将学生创新阅读感悟到的欲望激发出来。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韩愈的《师说》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学习时首先让学生将《师说》之相关核心总结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学生对前者还是比较能够顺利感悟的,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但对“圣人无常师”的感悟就有一定的不够理会。怎样让学生产生感悟甚至就是比较创新意义上的感悟?让学生结合相关的成功经历,寻觅身边成功人士的经验,运用名言深思,就可以产生一些创新意义上的感悟。学生便感到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上首先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理念,还要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气魄和勇敢。

参考文献:

[1]缪爱明.你也能超越优秀[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4.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3.11.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文言文教学策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