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帝王的“圈人”游戏

2016-10-24鸣弓

清风 2016年1期
关键词:同姓王姓姓氏

文_鸣弓

帝王的“圈人”游戏

文_鸣弓

现代经济活动有“圈钱”一说。古代政治游戏则惯玩“圈人”:家天下的体制内,时兴以姓划线,于是改名换姓就成了一道有特色的政治游戏。

人皆有姓名。姓属祖传,所以别族群,名为长辈所赐,用以明个体。名有文野之分,姓氏亦有高下之别,名门大族,姓氏连着与生俱来的政治特权。

最为高贵的当然是帝王姓氏,号称“国姓”。国姓作为特殊的政治奖品,常被官家用来赐赠与异姓功臣、异族头领。更改祖传姓氏,常被讥为“数典忘祖”;但有幸被赐国姓,却是求之不得的政治荣誉。恩赐国姓,那是“高层”看得起你,政治上信任你,才让你和他成为“一家子”。皇帝为何要实施国姓“扩军”呢?马上打天下,凭三尺剑武力夺大位,自然是抱团结伙人多势众力量大;坐稳宝座,也需众多同姓心腹作为股肱屏藩中央。家天下重血缘,重血缘则亲同姓,包括新纳入圈子的荣誉同姓。其实,同姓未必就同心,权力赌场,父子兄弟尚且反目成仇,何况“荣誉同姓”呢!不过赐国姓毕竟可用以笼络人心,于是作为传统的换姓节目就一直保留,历代不绝。

率先玩赐姓的是刘邦,娄敬因建议定都关中有功,刘邦便赐其姓刘,项伯等亦被赐姓刘。皇帝轮流做,待王莽称帝,王姓成了香饽饽,王莽拿了王姓赏赐刘氏有功者,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赐姓曰王。及短命新朝垮台,王姓立即沦为“废姓”,刘姓重新走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欲王天下者,咸称刘氏:卢芳诈称自己为刘彻曾孙刘文伯;即便是反政府武装,也要抬出一个刘姓娃娃做形象大使,以号召天下。

乱世皇帝多,某些草莽皇帝,因为政治根底浅而势力单薄,便广收义子以壮大“皇族”,像牛贩子出身的前蜀皇帝王建收养子多达百名。后唐太祖李克用,也多收义子。有一养子,胡人,原名邈佶烈,无姓氏,赐姓李名嗣源,最后还当了皇帝。其实,李克用本人的“李”姓,也是“冒牌”,他的祖上原系西域突厥沙陀人,本姓朱耶氏,其父原名赤心,归唐讨贼有功,赐姓李氏,名国昌。

皇帝赐国姓,宦官也养假子。晚唐宦官杨复恭多养壮士为假子,被劾“谋反”,杨复恭辩称:“我招养壮士为义子,是想收拢将士的心,保卫国家,哪里是谋反呀!”昭宗说:“你想保卫国家,为什么不让这些壮士姓李而姓杨?”这一问,使杨复恭无话可答。皇上随即就给杨复恭的假子、勇冠六军的天威军使杨守立(本姓胡,名弘立)赐姓名李顺节,调至身边,来切实“保卫国家”。看来,姓什么,在国家层面还真是个政治问题!

被改姓是“圈人”,而主动改姓则意在加入“圈子”。杨庆是隋皇族,袭王爵。隋末大乱,杨庆投降瓦岗军,并改姓郭,以示与隋王朝恩断义绝。及李密败,杨庆又归顺洛阳杨侗,复姓杨氏。王世充称帝,杨庆带头劝进,“复为郭氏”。王世充败,杨庆降唐,“复姓杨氏”。杨庆四改姓氏,期望以姓入股,融入主流“圈子”,拿了姓氏赌明天,却屡被命运捉弄!

皇帝把玩国姓是双管齐下,赏罚并用:给忠于皇帝的臣子赐国姓,是奖励;而对危害稳定的皇族异己分子则开除国姓,另赐“非人”的姓氏,让他们与虫豸为伍,是严惩。李贞是唐太宗第八子,正宗国姓,以反对武曌故,被剥夺国姓,而赐姓“虺”;唐太宗之孙李千里,参与太子李重俊的夺权斗争,被改姓“蝮”。虺、蝮为毒蛇,只配爬行,休想站立。已赐国姓也可收回。开国功臣徐世勣,赐姓李,其子孙们自然也姓国姓了。后李勣的孙子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被取消李姓,复姓徐氏。

帝王讲政治的核心理论,就一个字:忠;俩字,忠君。历代王朝对已故名臣追赠谥号用字,首选的便是“忠”。不惟盖棺论定的谥号,即使是给生者赐名,皇帝第一个想到的用字仍然是“忠”。有皇帝御赐的三个“忠字宝贝”为例:

杨国忠,本名钊,杨贵妃族兄,唐玄宗为之赐名“国忠”。朱全忠,原名温,参加黄巢起义军,复叛降唐朝,唐僖宗为其赐名“全忠”。魏忠贤,市井无赖,自宫变姓名入宫,深得明熹宗信任,复魏姓,熹宗为之赐名“忠贤”。这三个“忠字宝贝”,杨、魏加速动乱和衰败到来,而朱全忠则彻底灭了李唐,取而代之矣。名忠实逆,皇帝的美名白赐了;朱温自己也觉得再叫“全忠”不好意思,自改名“晃”,彻底踢开李氏“圈子”闹革命了。

猜你喜欢

同姓王姓姓氏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大侦探福尔摩斯7·三个同姓人(上)
日法院判夫妻必须同姓
姓氏拆解
生路
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