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的主题评析与文化解读
2016-10-22罗明燕
罗明燕
[摘要]电影不仅是单纯的影像艺术,更作为文化载体让观众领略不同的主题和文化内涵。美国影片《风雨哈佛路》以真实、朴素的叙事手法展示了一位土生土长的纽约小姑娘莉斯的成长历程,将“美国梦”的主流文化与嬉皮士的非主流文化展示在观众面前,为观众了解美国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信息。本文以《风雨哈佛路》为切入点,探讨了电影深层次的故事主题和文化内蕴,旨在从不同角度了解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现象。
[关键词]《风雨哈佛路》;莉斯;主题;文化
五光十色的电影通过画面勾勒了一个个迥异的微型世界,囊括了不同的文化意蕴和价值观念。电影中每个人物的际遇不仅凝结成了精彩的故事,而且向观众传递着更为深邃的主题。可以说,每部电影都不仅仅在讲故事,而且还传递着不同的文化观念,让观众产生对某种文化或精神的认知和向往。2003年,由自传体小说《破晓》改编而成的励志影片《风雨哈佛路》正是以一个精彩感人的励志故事将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社会全貌艺术化地浓缩于短短的90分钟之内,通过主人公的成长让观众认识了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并对美国文化及价值观产生更多的思考。
一、《风雨哈佛路》影片概述
根据美国家喻户晓的“奇迹女孩”的真人真事改编的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自2004年上映以来就被视为励志类电影的经典之作,并荣获美国第55届艾美奖的多项提名。电影以真实、朴素的叙事手法讲述了女孩莉斯·默里艰苦而又不平凡的奋斗人生,莉斯出身于纽约贫民窟的家庭中,从八岁起她就流落街头并以乞讨为生,终日受到同学和身边人的挖苦和嘲笑。当莉斯刚刚15岁的时候,母亲便因为艾滋病离世,父亲也被关押,无依无靠的莉斯只能流落街头,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但是为了改变命运,莉斯努力地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洗盘子等工作作为自己梦想的起点。莉斯在工作之余完成了高中的所有学业,并作为优秀毕业生获得了奖学金,最终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迈入哈佛这一知名高校,达成人生梦想。莉斯历经风雨却矢志不渝,以自己执著的追求和信念一步步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实现了自己对于梦想的诺言。电影《风雨哈佛路》故事简单,画面朴实,以女主人公莉斯的追梦故事为全世界展示了独特的美国社会文化及价值观。
二、《风雨哈佛路》电影主题评析
电影《风雨哈佛路》以一位普通女孩的励志故事作为主要线索,将追求梦想的主题展示得淋漓尽致,但是电影没有完全拘泥于梦想主题,而是在梦想主题的主旋律上,将家庭异化这一较为隐性的主题委婉地展示给观众,在两大主题的相互作用下,把一个完整的美国社会主流观念展示出来。
(一)梦想主题
作为一部典型的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无疑讲述了关于梦想成真的故事,通过梦想主题为现代观众展示了奋斗和坚持的力量,电影中以梦想的实现证明了人可以由黑暗走向光明,从而获得尊严和自由。
例如,电影一开头就直接为观众展示了小女孩莉斯黑暗的生存境地:家庭破败不堪,母亲精神分裂而又和丈夫一样吸毒成瘾。莉斯生长在这样一个没有家庭庇护,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不仅身体上要忍受饥饿、虐待,还要忍受心理的孤单、恐惧。在影片伊始莉斯虽然活着,但是却没有任何尊严,梦想这一奢侈的东西对她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是电影中母亲的死亡、父亲入狱等种种遭遇让莉斯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对于生存和尊严的渴望支撑着她一步步地坚持走下去,并最终走出了黑暗,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接受。《风雨哈佛路》中对于莉斯刻苦学习的情节展示极为有限,哈佛在影片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更是代表着成功和社会认可。走入哈佛不仅意味着考入大学,更是代表着通过努力,每一个人都可以走出黑暗,获得尊严和自由。在这一点上极为符合“美国梦”的主流价值观念,也可以说这是电影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家庭异化主题
影片《风雨哈佛路》中,导演将大量镜头直观地对准了主人公莉斯的家庭,详细而又真实地探讨了家庭异化对人的影响。电影在讲述梦想奋斗的同时对美国下层社会中的家庭异化现象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批判,在弘扬“美国梦”的显性主题的同时,也引发全社会对美国家庭及社会现实的思考。
电影中,家庭一方面是主人公莉斯实现自我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她努力和坚持的主要动因。可以说,莉斯对家庭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感情。例如,电影伊始就直接为观众展示了这个问题家庭的实际生存状态:莉斯一家处在纽约布朗克斯肮脏的社区,流浪汉随处可见,家里的墙上满是各种涂鸦,地上甚至散落着毒品注射器。莉斯的家里破乱不堪,浴缸中污水四溢,马桶满是污垢,种种景象与纽约这个豪华大都市的景象格格不入。家中,莉斯的父亲无所事事,整日吸毒,而母亲同样酗酒、吸毒,并因此身患精神分裂和艾滋病。在莉斯的家庭中,似乎每个家庭角色都被社会所扭曲,每个人都背弃了传统社会赋予的家庭责任,尤其是母亲这个最重要的家庭角色也迷失在毒品中,整个家庭的功能被严重地扭曲和异化了。电影通过这种异化的家庭、家庭角色的扭曲和缺失,间接地让观众明白,莉斯的心理问题正是源于此,她的孤僻、自卑都是家庭异化造成的恶果,而这种家庭的异化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例如毒品、嬉皮士等。这种异化也反映了当时主流的美国社会的迷茫,同时也将电影对家庭及家庭传统价值观回归的强烈渴望。影片虽然在讲述梦想,但是同时在梦想实现的道路上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破败异化的家庭,通过这种家庭及家庭文化的丧失,让观众明白家庭在梦想实现及自我发展路上的重要性,只有回归家庭,才能为实现美国梦、实现自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许是电影在宣扬梦想的同时,更加想表达的深刻内涵。
三、《风雨哈佛路》的文化内蕴解读
无论是梦想主题的弘扬还是家庭异化的批判,影片通过两个主题的相互影响将美国主流的社会文化蕴含于故事中,让全世界的观众逐渐认识到“美国梦”、个人主义、非主流文化对美国社会及个体的影响。
(一)主流文化:“美国梦”和个人主义
《风雨哈佛路》中梦想的抉择、坚持、努力和责任,虽然只是主人公莉斯身上具备的个体属性,但是却完美地诠释了美国社会一直以来坚守的美国梦的价值观念,符合美国社会各阶层长期以来对梦想的态度和看法。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平等、自由、个人奋斗,而“美国梦”更是崇尚对于梦想的奋斗和追求,它不仅是美国社会信仰的文化信念核心,更是西方文化的核心。“美国梦”源于美国殖民时期,伴随着美国的成长和发展,至今美国社会仍然认为,美国梦的精神即是每个个体都拥有平等的权力与自由去追求梦想,机会均等。长期以来,“美国梦”经常被误认为只是过度追求物质,而电影《风雨哈佛路》打破了美国之外社会对于“美国梦”的主观认识。电影中,莉斯等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虽然带有几分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是却充分地将美国社会各阶层秉持的以自我奋斗来改善生存环境,获取尊严和权利的传统展示得淋漓尽致。影片中莉斯等个体在面对较为特殊的环境时,始终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来追求自我命运的改变,让观众重新认识到“美国梦”的文化中奋斗和坚持才是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美国主流的文化除了强调追求梦想、追求民主和平等、尊严之外,还崇尚个人在追求梦想中的作用和价值,也就是个人主义的文化,这种个人主义文化观念构成了美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影片《风雨哈佛路》中主人公莉斯为实现自己考入哈佛的梦想,完全依靠自我奋斗,这极为符合美国社会长期以来个人主义的文化惯例。电影《风雨哈佛路》有别于一般的励志电影,完全将梦想的实现立足于个人的努力基础上,如电影中莉斯母亲因艾滋病去世时,莉斯刚刚15岁,她完全失去了家庭的帮助,自己去用知识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以考上大学获得社会的认可。影片中莉斯一边打工,一边努力学习,充分地利用业余时间和学习条件,这种苦行僧式的个人主义奋斗与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中个人英雄主义不谋而合。最终在莉斯长期的坚持和追求下,她终于将宝贵的时光完全夺了回来,获得了最好的成绩并获得了大学的奖学金,个人主观的努力战胜了家庭和社会等外界压力与阻碍。电影这种对个体依靠自己战胜物质和社会条件,超越自我的弘扬符合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中对个人价值实现及个人力量的崇拜,同时也将美国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展示给不同的观众,让人们去思考个人在幸福和自由追求中的重要和价值。
电影《风雨哈佛路》以一个小女孩冲破风雨,踏上人生正轨的奋斗历程展示了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中对梦想和个人主义的崇拜,这既有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也与美国社会独特的历史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无论如何,影片《风雨哈佛路》为所有观众描绘了一幅充满理想主义的画面,让观众们沉醉于美国独特文化幻想中,以梦想和个人主义的文化理念去追求现实社会的平等、自由和尊严,以个人努力逆转外界赋予的逆境和命运。从这点上来说,《风雨哈佛路》不仅是典型的好莱坞励志影片,更是美国主流文化宣传的经典影片,对西方文化宣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非主流文化:嬉皮士文化
影片《风雨哈佛路》在展示美国主流文化的同时,也通过莉斯家庭异化现象以及家庭中各个成员的命运变化展示了美国独特的历史时期诞生的非主流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其中嬉皮士文化尤为典型。电影虽然将背景设定在20世纪80年代,但是却仍然没有摆脱60年代嬉皮士文化的阴影,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地侵蚀着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家庭,如毒品问题极度蔓延,犯罪率极高,性自由极度失控等。电影《风雨哈佛路》虽然没有刻意地展示嬉皮士的非主流文化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对抗、挑战和扭曲,但是却通过病态的家庭现状和各个角色的际遇展示了毒品等另类文化对社会传统的危害。例如,在影片伊始,导演通过涂鸦、流浪汉、吸毒的注射器为观众展示了嬉皮士文化的种种表象,之后又通过一个颓废破败的家庭,包括吸毒的父亲、身患艾滋病并患有精神病的母亲等让观众体会到80年代美国在嬉皮士非主流文化影响下的种种不堪和堕落。电影中虽然没有直接指出嬉皮士文化的毒害,但是莉斯在独白中曾言:“每个人用毒品和性撑过每一天。”充分地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文化传统的丧失。如同莉斯母亲和父亲一样,美国社会底层阶级在理想和现实的长期碰撞中沉迷在嬉皮士文化带来的消极情绪中,以音乐、毒品和性逃避自我,麻醉自我。虽然电影中主人公莉斯通过努力摆脱了嬉皮士文化的侵扰,但是她其实也是这种非主流文化的受害者,她的成功只是个案,只是给颓废的社会带来了一丝希望而已,也正是因为这丝丝的温暖让影片鼓舞了无数人。《风雨哈佛路》以莉斯这个小女孩的人生历程将美国社会20世纪80年代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浓缩在短短的90分钟内,让观众从多个角度认识美国文化的复杂性。从这点上来说,《风雨哈佛路》不是单纯的励志影片,而是展示美国社会的万花筒,是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缩影。
四、结语
电影不仅仅是影像的艺术,更是集中了多元文化的信息载体。通过电影多元的主题及文化内蕴,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异质社会环境的文化及价值观念,从而对自我的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影片《风雨哈佛路》正是通过励志电影叙事形式以及主人公莉斯追梦的故事将美国社会“美国梦”、个人主义的主流文化及“嬉皮士”的非主流文化全方位地展示给不同生活环境的观众,让人们从不同角度和高度重新审视美国社会独特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问题,
可以说,《风雨哈佛路》完美地演绎了美国主流文化,让全世界对美国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李玉洁.从《风雨哈佛路》解读美国文化价值观[J].电影文学,2013(03).
[2] 刘艳.电影《风雨哈佛路》的美国文化阐释[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3] 滑明达.美国梦与社会中层组织的作用——美国电影《风雨哈佛路》的文化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