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超贤投入全部的功力

2016-10-22

电影故事 2016年18期
关键词:张家辉林超贤警匪片

林超贤投入全部的功力

“每个人拍电影都会很认真,认真到什么地步,就是一种态度。”这是导演林超贤的从影信条,亦是他的职业风格。如同其作品鲜明的风格一样,林超贤对电影的态度始终明晰。很多人熟悉的林超贤,是激烈火爆的警匪动作片招牌,《逆战》《魔警》《线人》《证人》……这些代表作在类型片的外表下,深挖人内心所隐藏的东西,给匠气十足的个人作品烙上明确的林超贤印记。但林超贤坦言,《逆战》之后他始终想去拍些不一样的东西。于是,我们终于在这个秋天看到来自现实题材的《湄公河行动》。据林超贤本人透露,新片将会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缉毒题材电影,“这次我从公安部拿到了可以说是一个秘密的内容,我相信这个内容你们在任何媒体上都没有看过,可以说打开了糯康案的一些没有公开过的秘密。”文/纪如泽

最特别的《湄公河行动》

“《湄公河行动》是我拍过的电影里,题材最特别,分量也最重的一部,如果说导演电影是一种修行的话,那我大概把我之前修行得来的全部功力都放到这部电影里了。”不久前,林超贤在发布会的视频中表达了自己对这部影片的满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制作一部电影绝不能敷衍的严谨态度,“我对这部电影和对我自己的要求都一样高,所以,我可能同时也把这样的要求放到了所有演员身上,我要求他们都能像真正的战士一样去战斗,纵使面对艰难也不能后退。”新片《湄公河行动》改编自震惊世界的“10·5湄公河大案”,这是林超贤导演首次接触公安干警保卫人民权益的题材,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2011年10月5日,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泰国警方从船上搜出90万颗冰毒。消息传回国内,举国震惊。为使电影的效果能够尊重事实,导演林超贤率剧组上下几百人重回案发现场,跨越重重险境,辗转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北京和云南,深入金三角地区取景拍摄。《湄公河行动》渲染出的紧张气氛正是在“湄公河惨案”发生后,公安干警们的真实写照。从雨中肉搏、河上枪战、飞车狂奔和空中追捕等大场面,到演员们在影片中海陆空三线出击的火爆场面,《湄公河行动》在拍摄过程中拒绝一切特效,均为真实场景拍摄。之所以花如此大力气来拍摄这部作品,恰恰在于该电影题材的特殊性。林超贤表示,他不希望把这么惨重的案件拍成一部娱乐电影,“是真的为13条人命的尊严,还有中国人的尊严去做这件事情”。为此,剧组的编剧团队翻阅大量资料,还赶赴云南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了糯康庭审的全过程,并从一线公安干警身上截取了很多人物特征。而公安部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创作思路与实战经验,更为该片的道具、装备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使得该片在真实还原度上得到了不少的加分。

《湄公河行动》的主线故事围绕缉毒警察的破案过程展开。张涵予饰演的云南缉毒总队长高刚率领一支骁勇善战的战斗小组进入泰国境内,与彭于晏饰演的潜伏在泰国的情报员方新武碰头,二人联手深入金三角查案。经过调查,发现案件背后果然有着重重疑点,真正的凶手在嫁祸残害无辜的中国船员后,不但逍遥法外,更意图利用毒品制造更大的阴谋……二人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真凶,打击毒品犯罪,为死去的船员讨回公道。尽管林超贤导演早已拍摄了多部警匪片,可谓对这一类型早已稔熟于心,但他仍然表示鉴于该部电影故事的非同一般,依旧压力重重。“完全不一样,如果没有这件事情,纯粹是编的一个,没有那种魅力。这次我们描写的对象,他可以说是金三角地区最有名的毒枭,这个是编不来的。”谈及警匪片的本质,林超贤坦言最纯粹的就是“维护正义”,但《湄公河行动》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警匪片,“你看到《湄公河行动》还是会看到林超贤,绝对是林超贤的又一部代表作,本质没有改变。”这是林超贤的坚持和智慧,当然也是他这些年的一贯作风。

他的存在像一记耳光

很多与林超贤打过交道的媒体人都有类似的感受:与他那些棱角分明的电影作品相比,光头,常穿一件黑色T恤,戴一副厚框架眼镜的林超贤本人温和得多。他的普通话不好,所以接受采访时语速很慢,但无论是否熟识,他都会颇为热情地招手说“Hi”向大家打招呼。大概只有他粗壮胳膊上分明的肌肉线条才能让人联想起他电影中的那些硬汉。林超贤曾经练过两年多泰拳,2013拍摄《激战》的最初灵感正来自于此。他并非科班出身,也没读过电影学院,在陈嘉上的扶持下从导演助理做到副导演,再从联合导演变成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拍电影的类型片导演,他的成长之路总离不开这四个字“特立独行”。有人说林超贤的存在像一记热辣的耳光,他总是喜欢逆流而上,做许多人看来不可为之事,并且完成得相当精彩。

20世纪90年代末期,香港警匪枪战片衰落,没人再愿尝试,林超贤选择与陈嘉上合拍《野兽刑警》,拿了最佳导演奖之后,他又去拍《江湖告急》这样充满黑色幽默的爱情片。这些年来,对于最早一批北上的香港导演来说,林超贤已从一位后辈,变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香港电影大部分都是要拿到大陆合拍,毕竟市场容量在那里”,林超贤说,“当时有很多古装片,因为审查好通过,但是警匪片很难。可我就是很想拍,因为之前我都是拍警匪片的。” 林超贤从来不觉得审查是一件多吓人的事情,恰是这样的态度使他在审查时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挠,“当然,画面上的暴力感比较好处理,但你要知道,审查不仅仅只看这些。写《证人》张家辉那个大反派时,我担心会有通不过的可能。”林超贤回忆道。在创作上,他尽可能避免了对张家辉这个角色某些反面形象的极致刻画,换来的结果是,剧本只送了两遍,成片也只审了三遍。

其实林超贤早年也拍过烂片,拍完后觉得自己“不是在拍片,而只是在解决不同的事情。”然后尝试了动画片,又当了老师,最后以《神枪手》回归,然后《证人》拿奖拿到手软,一直到《逆战》。坚持拍了一系列卖座又拿奖的警匪片,带火了这一类型后,林超贤选择了把《激战》制作时间提前,延后了《魔警》的拍摄,原因是因为2016年市场上充斥了太多警匪片。原以为《激战》可能会很不一样,因为故事是在说打拳,地点在澳门,彭于晏说着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有内地演员王宝强,但林超贤说,这部电影说的还是地道的香港:“70年代香港起飞,到现在已经30年,那些伴随着香港经济飞腾的人现在都步入中年,都和电影中的张家辉一样,面临中年危机。”这部电影的创意源自林超贤一直练习的泰拳,但考虑到新鲜感不够强,他改成了综合格斗。林超贤要求所有的武术动作都由顾问与“武指”一同完成,所以动作戏既保留了MMA的精髓,又有林超贤的写实风格。

早在为陈嘉上当副手的时候,林超贤就已经以武术指导的身份参与了很多武打戏,《证人》《线人》里有很多场动作戏都是由他自己设计的,直到《逆战》,出于对枪支多年的了解和熟悉,他把控了这部电影里所有枪战戏的设计。“我们拍电影,动作已经拍了很多,不想再走回武行的套招。”不懂就不拍,要拍就要做到足够专业,这是林超贤所有电影中的统一风格。“我每一次去想一个电影的时候,我都在想应该怎么去表达。比如《证人》,我基本都是用近景来拍的,因为我想让观众多看一些角色面部的一些细微反应,不希望他们去看别的一些东西。”回忆起《证人》中大量张家辉的大特写时,林超贤如是说。到了《激战》中,张家辉的特写开始慢慢变少,拍他的训练用大全景比较多,惊心动魄的比赛戏中景比特写多,在表现他与梅婷纠葛的感情戏时,也没有看到泛滥的近景或特写,甚至还有一个大全景,张家辉的背影小小地出现在角落。林超贤说,现在的张家辉已经不需要用特写,就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力量了。此外,林超贤的电影中还常常出现晃动的镜头,他说,自己非常喜欢这样的镜头语言,因为“观众会感觉是在用自己的眼睛在看东西,这样的主观镜头更真实,也更容易体会到其中的感情。”

与演员的相处之道

先后将黄秋生、张家辉和谢霆锋推上最佳男演员宝座的林超贤,调教演员自有一套。他自己也坦言,每个演员遇到他都会非常辛苦,所以他异常珍惜那些肯为他的角色吃苦的演员。每一位与林超贤导演合作的演员都要接受他的“魔鬼特训”,比如接拍《湄公河行动》之前,彭于晏已经跟林超贤合作过两次,结果生生把自己磨炼成了 “记吃不记打”的主儿。他笑称自己在《湄公河行动》开拍之前就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受虐”准备,“因为我知道跟这位导演拍戏没可能太舒服,所以我也豁出去了,你想怎么虐就怎么虐吧!”有观众戏称两人的合作关系是“铁打的彭于晏,打铁的林超贤”,对此林导也表示“就像我们打羽毛球,打乒乓球,都需要一个合适的搭档,这样配合起来才特别好。导演跟演员其实也是一样的。”

除了“虐”彭于晏,林超贤也没有“放过”另一位主演张涵予。张涵予表示自己不是一个擅长动作戏的演员,在接拍这部戏之前一直以为这部戏会有特效和棚拍,“结果我没想到他竟然要我穿着厚重的防弹衣,背上手雷和上了真子弹的真枪,然后让我跟狗比谁跑得快。他还让我背着这套将近20公斤的装备去跟人家打架,还得拳拳到肉。我觉得我这辈子的汗都流在湄公河了。”实际上林超贤在拍摄每部戏时都是与演员一起上阵搏命的,他在《湄公河行动》中受伤的次数不亚于演员,《湄公河行动》剧组在马来西亚沼泽拍摄之时,林超贤曾不慎被长达6寸的毒蜈蚣咬伤脚踝,曾一度休克。在接受紧急治疗后,林导仍一心记挂着片场的拍摄进度,马上出院复工。拍摄《激战》《破风》之时,林超贤就因参与演员的日常训练,经常磕磕碰碰,受伤挂彩。与他合作过多次的彭于晏,更是称他为“拼命三郎”。

拍摄《湄公河行动》,林超贤导演保持了他一贯的“拼命”作风,率先深入毒品犯罪的核心金三角地区做实地考察,与当地人同吃同住,深刻体会毒品对人类的侵蚀。因“湄公河大案”在泰国的敏感性,林超贤还承受着来自当地部门的压力,但他仍然坚持最大限度地还原案件的真相,以示对历史和生命的尊重。他这种对电影的执著和锱铢必较,不仅令众演员满心钦佩,称呼他为“当下华语电影圈里最难得的一位导演”,更让熟悉林超贤的网友和影迷给予他百分之百的肯定和支持。林超贤和张家辉已正式合作12年有余,其中《证人》史无前例地让张家辉在各大颁奖典礼和电影节上六度获得最佳头衔。就如同他每一部戏都会找廖启智一样,林超贤说:“导演和演员之间有种相信,就像黑泽明和三船敏郎,建立了这种关系,很多东西就不用问。”

作为警匪片的《湄公河行动》毋庸置疑会有许多枪战,而林超贤对枪战的要求是懂行和专业。很多警匪片中都有开枪情节,大部分是乱开枪,从效果上看开得多自然好看。但是林导要求演员开枪,每一枪都要有你的想法。“我拍电影,不追求那种表面的很灿烂的那种感觉。比如说有时候我看那些电影扔一颗手榴弹,跟扔一个器械炸弹出来的效果是一样的。一个手榴弹爆炸的声音跟一辆汽车爆炸的声音怎么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效果好看,声音很强烈,那不是我追求的,我要追求的是真实。”

这些年来,在电影的道路上迷路的人太多,但林超贤似乎始终目的明确,从来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他将其归功于自己的老师陈嘉上,甚至表示对于创作的热情也都来自于陈嘉上对他的引导。在给陈嘉上当助理那段时间,陈在创作以前,总会留给林超贤一些空间来做前期筹备工作。1992年前后,陈嘉上筹备《飞虎雄心》时正巧与执导周星驰的《苏乞儿》档期相撞,因此就让林超贤先开始筹备工作。于是林超贤花了两年时间,搜集大量资料。那时候没有电脑,他全靠剪报、找人咨询的方式记录下了许多素材。“那两年给了我很大的空间,教会我自己一个人如何去做成一件事情。如果你刻意想走近观众,最后会发现其实你根本走不进去。”所有的困难都来自于自身的创作瓶颈。作为经历过香港电影最颓废时期的林超贤,还留有香港导演的那一份固执。他说,即便是在香港电影市场最低迷的时候,他还在想剧本,希望能有好的剧本出来,以此扭转颓势,哪怕是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

猜你喜欢

张家辉林超贤警匪片
《低压槽·欲望之城》发布会
林超贤“行动”是我人生的一种态度
《拆弹专家》逆袭五一档,这是香港警匪片复兴的开始么?
从电影《窃听风云》看香港电影新模式
《东方电影报道》
路一直都在
影帝张家辉:我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娶了关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