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中后期重点田间管理措施

2016-10-21李光宇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斑病田间管理籽粒

李光宇

现阶段我县玉米生产中,中期叶斑类病害及其后期促早熟技术是重中之重,自7月末抽雄以来,由于降水较丰沛,空气湿度大,气温又高,达到25℃左右,易诱发花粒期叶部病害。一般以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为主,偶有锈病等叶部病害发生。另一方面,我省夏季较短,有效积温较少,加之近年来玉米晚熟品种种植现象加剧,加强田间管理,促早熟工作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中常规内容。

1玉米叶斑类病害与防治

玉米中期叶部病害发生较重时,叶片过早枯死,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为保绿防衰,增加玉米的穗粒数、提高千粒重,粒饱增产,需及时加强中期大、小斑病及其它叶斑类等叶部病害的防治。

1.1玉米大斑病

选择当地主栽品种和长势好的玉米田,采取五点取样,检查每点的病株数、单株叶片数和严重度。一般病株率达100%、病叶率 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进行防治。可喷洒12%绿乳铜、或25%敌力脱2000倍液、或40%灭病威悬乳剂1000倍液或80%新万生700倍液等防治。

1.2玉米圆斑病

选择感病品种,采取五点取样,每点查10株,检查病株率和单株病叶数。一般在抽果穗吐丝盛期喷药防治,用25%粉锈宁500-800倍液。

1.3玉米小斑病

在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防效好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1.4玉米锈病

锈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并逐渐隆起,形成孢子堆,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色的夏孢子,温度为26℃-28℃且湿度高时,发病迅速。病菌从植株中耗取大量营养,严重影响籽粒灌浆,导致玉米减产。防治方法:采用25%粉锈宁、20%三唑酮等药剂喷雾防治。

2玉米田间管理促熟技术

近3年来,我省春季涝象、多雨、低温等不利条件影响较多,出现玉米播期拖后、出苗历经时间、幼苗发育迟缓,加之中后期阶段性低温、风灾、雹灾等影响,2014年又是厄尔尼诺偏重发生年,2015年为次年,降雨和温度波动较大,不稳定因素增加,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强化促早熟技术有为重要,以确保实现颗粒归仓。

2.1因地制宜抗秋旱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针对各地受旱程度,指导农民科学节水抗旱。条件较好地区可采用滴灌、喷灌、微喷、小白龙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条件相对较差地区采用错时垄灌、隔垄交替灌等节水灌溉方法,有效减少用水量及成本,做到应浇尽浇,努力将干旱影响降至最低。

2.2统筹防治病虫害

在厄尔尼诺年,不确定的极端天气易引起病害、虫害、早衰等灾害发生,要提早做好玉米生育后期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及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储备好药械等相关物资,采取化防和生防相结合,实行统防统治、群防群治,有效防治二代粘虫、蚜虫、红蜘蛛等爆发危害。

2.3田管促早熟

对受干旱影响导致发育延迟的地块,结合灌水适时适量追施速效氮肥促进籽粒灌浆,氮肥要深施或施后覆土,防止因高温产生肥害;生长后期通过放秋垄、拔大草等措施,减少对水分的竞争;通过割空株、打底叶、站秆扒皮晾晒,提高通风透光能力,减轻病害侵染,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灌浆;采取叶面喷肥或增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快籽粒灌浆成熟。

2.4多措并举防早霜

持续高温干旱造成玉米生长发育延迟,晚熟品种和低洼地块要注意防范早霜侵袭。密切关注气象部门预警信息,在霜冻出现前两天傍晚灌水,增加土壤水分,提高近地层气温;抓住重点时段,在上风口放置谷壳、秸秆、杂草、锯末等,待零度以下冷空气到达前并点燃熏蒸,或于田间向北面设置防风障等措施,提高局部环境温度,减少低温霜冻危害。

2.5適时机收保丰收

在早霜来临前适当延迟玉米收获时间,以延长籽粒有效灌浆时间,加速果穗和籽粒脱水,降低籽粒含水量,提高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待苞叶干枯、黑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时进行收获。视品种特性及后期晾晒条件推广机械摘棒与籽粒机收,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收货后避免大堆堆放,勤翻晾,采取上栈子或码趟子等方式储藏,防止湿度温度内积导致霉变发生。

3适当晚收获

玉米适时晚收获是简单易行、不增加成本、提高产量的一项技术。玉米适时晚收不仅可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玉米产量,还能增加籽粒中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提高玉米的品质,感官上玉米籽粒饱满均匀,商品性好。

适时晚收获应该掌握好时期。一般情况,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这时玉米完全进入完熟期。”“一推”:推算玉米晚收时间,一般情况下,按玉米正常生育期算,延长10天左右进行收获最为合适。“一剥”:玉米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应及时利用人工或玉米剥皮机进行剥皮。“一脱晾”:杨引福介绍,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至40%左右,此时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选择在晴朗天气下进行晾晒,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为宜。

猜你喜欢

斑病田间管理籽粒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无花果田间管理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