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不同秧盘类型对秧苗影响

2016-10-21王福有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土温纸盘苗床

王福有

水稻秧苗对产量的贡献可以用“好苗八成年”来描述。 “靠育壮苗保分蘖率,靠后四片叶保产量”就是指以健壮个体构建高产群体,既是水稻培育壮苗的理论依据,也是寒地稻作的栽培要点。

生产中秧苗壮弱程度与秧盘类型关系密切,具体地说目前水稻育秧的盘型可分为:普通纸盘、盆式盘、毯式盘、钵育盘等。

一、普通纸盘

从引进寒地水稻盘育机插技术一直使用到现在,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摆盘时在模具内折叠,用工量较多。优点是价格低廉、使用方法简便,种植户认识程度高。

按照壮苗的标准计算,3.5叶龄中苗根系随叶龄进程正常应出生1.5.8.9条根,在3.5叶期应有23条主根,但生产中纸盘育出15条根以上的比例很低,此外还存在一些技术方面的误区和管理不当等问题,造成苗弱、根少的情况有:

1、密度过高,单株营养空间不足,地上细弱,地下根数少。

2、水分温度管理,这是病害多发、苗弱的重要原因,为保证密封期不芽干和一次出齐苗,有些苗床播种时浇水过多,土壤高湿、低温、缺氧,根系发育不良,抗逆能力不高。

3、肥害、药害,肥和药浓度过高或经常干旱时,前期放风晚,后期放风量突然加大,易出现根系吸水满足不了叶片蒸腾耗水,出现青枯病,损伤根系,立枯病多发生在地上地下生长不协调的苗床。

4、苗床低洼,排水不畅,长时间淹渍,床温低,棚温适于茎叶生长,但土温不利于根系发育。

5、土量少,盘边高2.8 cm,但摆盘后去掉模具两盘靠在一起时,实际高度不足2.8 cm,盘边打褶及为减轻挑秧重量,盘土厚度一般1.2~1.5 cm,育秧后期根系发育受限,根少苗弱。盘内土薄,保水抗旱能力有限,易形成早衰苗或少根苗。

6、渗水孔多,起秧时带泥较多,种植户以多次镇压置床使床面变硬减少粘泥。置床镇压紧实造成渗水不良,在春涝或浇水过多时置床含水多,易出现盘内土温低、水份高,对幼苗根系发育不利。

解决的途径:一是增加底土厚度到1.8~2 cm,提高保水供肥能力,增加根系生活空间;二是水分管理遵循“少吃多餐”原则,少浇勤浇,避免过湿过干状态;三是壮秧剂不用高量防止药害、肥害;四是置床铺纱网解决起苗带泥,尽量不进行过度镇压,每年要进行床土耕耘,尤其是宽度为12.5m的大棚更应提高置床渗透性;五是加强放风管理,见绿放风,1叶1心以后温度不超过25度,确保不徒长,根系与地上生长协调;六是提高播种匀度、降低密度,从目前每盘芽种2.8两调整到2.5两,确保单株营养空间。

二、盆式盘

因其形状如同已经折叠好的普通纸盘,其秧盘底部有加强筋,形如通气孔道,加强筋内的空气对提高营养土温度有利,受置床过湿影响较轻,土温较高。盘底渗水孔比普通纸盘少,大量根系在盘中,起秧时伤根较轻。由于盘边是工厂做好的固定形状,高度为2.8厘米,因而装土较多,底土可以达到1.8~2cm,具有根量大,地上地下生长协调,插秧时植伤轻,缓苗快的优点。近两年的春涝情况下,同一苗床中普通纸盘由于置床过湿出苗缓慢,生长不齐,而盆式盘由于有盘底的加强筋,透气性较好,土量多保水能力好,表现出苗整齐,发育健壮,得到农户的普遍认可。

三、毯式盘

毯式盘的盘底沿横截面有18个正四边形小钵体,纵截面为36个小钵体,总体外型尺寸与普通纸盘无差异。每个钵体高0.8cm,边长为1.5cm,小钵体底部之间有0.5cm的空隙,钵体上部完全连通高为2cm,每行小钵体间的空隙连成透气通道,有利于提高小钵体的土温,苗期发育健壮。

毯式盘最大的优势是底部空隙通道纵横交错,容纳空气量比其它盘型多,因而营养土温度高,根系发育好。由于用土量少于普通纸盘和盆式盘,挑秧更轻便。插秧机作业时每盘横向取秧18次,正好与钵体数量吻合,因而每次取下一个小钵块,钵块根系损伤较小,仅是钵体上部连结部分有撕裂伤,根系较完整,易缓苗。

摆盘时要求床面要平整、细碎,盘底与置床紧密贴合,盘内营养土必须铺平,使小钵体上的底土厚1cm的以上。出苗后根系盘绕在小钵体内形成秧块,钵体上的营养土被根网连接成片状。

如果置床不平易出现架空情况,苗不齐。如果钵体上的营养土铺的不平,过薄的地方无法被根网连接成片,起秧时易散盘。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钵体下面都有渗水孔,摆盘时应在底部铺纱网减少起盘时带泥土。此外毯式盘用土少保水能力有限,需常浇水,见干即浇,水份管理原则:少吃多餐,少浇勤浇。不能因缺水造成根系老化,影响幼苗发育和根系伸展。

育苗中出现盘根不好的主要原因多为盘土铺的不匀和浇水不及时,要么浇大水淹渍,要么旱象严重。这种盘型每个钵体间都有空隙,营养土量不如其它盘型多,播种量过大会出现营养不良,形成弱苗。密度合理,可以增加单株营养空间,光照条件改善有利于育壮苗,但也增加了育秧面积,需在普通纸盘育秧面积基礎上再增加10%左右的育秧面积。

四、钵育盘

钵育盘在80年代已在垦区水稻生产中应用,当时以人工抛秧方式进行移栽。盘的外型尺寸与普通纸盘相同,盘中均匀排列圆形钵体,钵体之间独立,起苗时形成独立的小秧块,由于秧块之间不连接、不成片,因此未能实现机械化插秧。人工抛秧之后又出现了钵育摆栽技术,但都因不能实现机械化,用工多,效率低,质量不可靠,生产上很难大面积应用,未能形成规模。虽然钵育盘底部也存大量的空气通道,但遇到苗床淹渍时,也会出现出苗延迟,发育不良,与水分过大,氧气不足和土温过低有关。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毯式盘或老式钵育盘改善设计之后的新式钵育机插盘,也可用于机插,生产中表现出明显的苗壮、植伤轻、缓苗快、分蘖多。从水稻创高产的要求看,将来发展毯式育苗或钵育机插,是减少植伤,培育健壮个体、构建高产群体的优势栽培模式。

(作者单位:151804 黑龙江省巴彦县龙庙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土温纸盘苗床
纸盘真好玩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纸盘日晷
纸盘变西瓜
大庆市双膜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研究
纸盘画
城市河岸带夏季土壤表层温度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分蘖期控制灌溉对土温及水稻干物质积累等的影响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