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报要讲好故事

2016-10-21李卫东

山东青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可读性故事党报

李卫东

摘要:党报新闻需要故事,而故事的演绎与党报的体制是否能够相融,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就如何讲好党报故事做一些初探,投石问路给大家提供一下参考,希望能激起千层浪。

关键词:故事;党报;可读性

新闻的可读性离不开故事,对于新闻记者而言,讲故事是方向,也是趋势。

读者对都市报情有独钟,是因为其中有其关心的故事及接地气的事件。作为党报,如何让群众爱看,需要我们去探究和创新。

党报体制决定了新闻的严肃性,但党报表现形式则是可以灵活改变的。比如“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栏目就将基层百姓搬上了报纸版面,这些鲜活内容增强了党报的可读性,赢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如此看来,今后,讲故事是党报新闻的一个“主攻”方向。然而,将党报内容故事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笔者认为,从杂乱新闻分类中可以理出党报的“三大分块”,即会议报道、调研报道以及民生新闻,要想报道耐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是会议报道从简,领导讲话从少。会议报道只要将领导核心思想表达出来即可,为增加可读性,可增加一些花絮,适度描写与会者反应和一些生动细节,也可以从会场抓特写,辅助时政类会议报道,这样的新闻有人情味,具有吸引力。

二是调研报道要有故事和情节。调研是动态的,因此,完全可以以故事口吻表达。将领导接地气、亲民心的话写出来,通过描写几个场景、几个细节,最后将调研核心和盘托出,既让读者不感觉味如嚼蜡,也让调研核心在文中蕴含吐芳,一箭双雕之举便此生成。

三是民生类新闻要多用故事。民生新闻最接地气,也最容易让读者接受,但要让民生新闻有“看点”,作者还需多番斟酌,在角度把握、细节揣摩、人物刻画上都要技高一筹。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经济类新闻需要生动化、通俗化,对于一些生硬数字、生僻概念,就需要通过市民反应、与之前比较、图片解释等,在参照系作用下,数字才能变得直观可视。

如此看来,党报新闻适合讲故事,那么如何讲呢?

在新闻写作过程中,一些记者往往会感觉到提笔忘字,这也情有可原。因为新闻报道的开头是最难的,作为统揽全局、奠定基调的导语一定要谨慎落笔。以下一些思路可供参考:

一是场景描写法。要切中契合主题的环境和现场,可写景,可写人,可写生动活泼的场面,可抓取现场一些小片段,通过现场素描渲气氛、定基调,这样的开头能将读者拉进记者布设的局里,让读者身临其境而不能自已,只能让读者乖乖就范读下文。场景描写要注重动词的使用,动态的情景总能吸引眼球,比如“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浑然天成,将雪景、人心一览无余。用精准的动词奠定通篇的精彩,不失为上上之策。

二是设置悬念法。这种布局最能体现作者水平,也能将读者的胃口调到极致,以循循善诱方式,引导读者进入意境中,让不绝入耳、跌宕起伏的故事牵引读者的味觉。比如,“陈立决定去揍一个医生。这个医生在五天前救活了他的孩子。”这是《南方周末》2011年11月18日刊载的《弃子》的开头。仅这一句,就能吊足读者胃口,“为什么别人救活了孩子却要挨揍。”这就是悬念,读者必定要刨根究底,读个究竟。

三是开门见山法。这是比较传统的写法,对于一些吸引公众眼球的突发状况,读者并不喜欢兜圈子、设悬念,而是尽快一睹真相、知晓结果。比如,今年1月5日发生在宁夏银川市的公交车纵火事件,事件发生后立刻引发舆论爆炸,各种小道消息四处传播。央视新闻第一时间,快刀斩乱麻刊发快讯:“今天上午,银川301路公交车失火,14人死亡32人受伤,宁夏公安厅指挥部发出协查通报。嫌疑人马永平有重大作案嫌疑。”简介人员傷亡及犯罪嫌疑人情况,以平叙方式将事件讲清楚即可,后续再介绍事件来龙去脉,对于突发事件,先做速度,再做深度,先讲事实,再讲故事。

开头有了,接下来就是主体部分。是层层递进、还是倒叙追溯、或是对白穿插,这些皆因作者爱好而定。笔者认为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一是语言如何表示。不能简单地只是“说道”“告诉记者”“讲道”等等,以动作带出直接引语是很好的选择,比如“王洋摆摆手,蹙着眉目沉思片刻,‘有了,我有办法了。”这样的表述可以将人物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物成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神。

二是语言要符合身份。在写作过程中,一些作者往往忽略了人物身份。比如说,“王老汉望着三头黄牛高兴地说道,这些牛妈妈马上就生牛娃了,我们的生活就好了。”乍看没问题,但细细揣摩似乎觉得不妥,农民不会说“牛妈妈”,而是说“乳牛”;不大说“生活”,而会说“光景”,在言语表达时可以加工,但一定要在符合人物身份的基础上加工,谨记:农民的乡土语言越土越好。

三是长短句结合。长短相间的文字,韵律感和故事性都会自然溢出。长句子太多容易让读者感到疲惫,短句子太碎让文章容易显得过于零碎。因此,在表述过程中一定讲究章法,长短结合才会形成抑扬顿挫之美感。

结尾既是总结,也是展望。可简介新闻背景,让读者明了新闻要讲什么,交代新闻涉及的相关知识面,扩大新闻辐射面;也可呼应开头,做到首尾一致、相互照应,整齐匀称的新闻结构能深化新闻主题和内涵;也可展望未来,以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渴望结尾,新闻是现在,但新闻不能仅停留在现在,有时,新闻需要跨度到未来,这就需要结尾处的展望激励斗志、砥砺品格;也可以描写场景结束,通过情景塑造、动作以及情态描写,让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更具魅力,但是这些内容必须有所指、有所达,能充分表达人物的情绪和感情。

党报新闻不能四平八稳,而是要讲究变化和曲折,而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故事,故事既能让纸媒焕发活力,也让党报找到一条砥砺前进的路子。其实,这些模式在《中国青年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已运用地比较成熟,但在党报领域,似乎还比较迟缓。

亦步亦趋、按部就班的模式化新闻,会让新闻可读性和影响力逐渐丧失,这样的危险我们应该认识到并尽快转变,当务之急是做一次“手术”,让党报故事化是必要之选择。

猜你喜欢

可读性故事党报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对增强吸引力可读性引导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提高党报可读性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