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肥药一体化夏植甘蔗试验初报

2016-10-21黄才旋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植蔗生长量水肥

水肥药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水肥科学应用的一个新概念,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亦是当前垦区主推节水灌溉的先进技术之一,具有节水率高、能耗低、肥料利用率高增产增效等特点。水肥一体化夏植甘蔗是一种新的栽培模式,通过试验示范,意在评价其增产增效结果。

一、试验示范基本情况

1.种植品种:台糖79/29

2.种植日期:2015年6月29日

3.种植规格:行距100厘米,株距每100厘米下种9-10个单芽

4.试验示范设置:示范区面积5.2亩,试验对比设置常规区(CK)和水肥一体化区两个处理,每区面积0.3亩

5.收获日期:2015年12月23日

二、试验数字采集情况

1.土壤墒情

夏植蔗生长期间,前期雨量充足,中、后期雨量分布不均,部分时间段干旱、甚至严重干旱,全期降雨量比往年总体表现较均匀(详见表1)。

2.水、肥田间使用情况。夏植蔗水肥一体化田间管理,主要依照土壤墒情状况实施滴灌,主要参照常规区施肥水平实行施肥(详见表2)。

3.夏植蔗生长量。水肥一体化夏植蔗田间管理,能及时、有效解决缺水问题,保证甘蔗正常生长;能及时供应养分,保证甘蔗生长的最大生长量和持续生长。通过改善甘蔗生长环境,为高产提供有力保障(详见表3)

三、结果与分析

1.短期生长量增幅大。试验显示,水肥一体化夏植蔗田管67天,水肥一体化区比常规区株高增长28.7厘米,茎径增粗0.2厘米,生长量增大显著,说明水肥一体化管理能加快甘蔗生长速度,有效提高产量(详见表3.1)。

2.株高增长速度与土壤水份关系密切。从表1看出,土壤较湿的11月,水肥一体化比常规区的株高增长为11.8厘米;而土壤干旱的10月,水肥一体化比常规区的株高增长20.3厘米,增幅较大,说明节水灌溉能有效促进生长,提高生长量,充分显示出有水、无水不一样的效果。

3.产量优势明显。试验调查显示,水肥一体化比常规区,亩有效茎数增多近1000条,茎径增粗0.2厘米,经济性状具有明显优势,有力保障甘蔗产量。在种植半年时间内,水肥一体化区亩产4.466吨,常规区亩产3.999吨,产量对比提高了11.6%,增产效果显著(详见表3.2)。

4.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表2看出,水肥一体化亩肥料费用为267.25元,比常规区的298.25元,肥料费用降低了10.4%,在田管成本费用总体降低7.6%情况下,生长量有增无减,说明水肥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增产增效。

试验证明:夏植蔗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比常规管理方法具有增产增效效果。

四、建议与展望

1.水肥一体化夏植甘蔗,操作简单、省工省力、成本低、增产增效。种植半年时间夺得亩产5.08吨,效果突出。在提早種植或延长收获时间情况下,大有增产空间,是甘蔗生产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借鉴水肥一体化夏植甘蔗经验,在甘蔗生产大田上推广应用,促进甘蔗高产高效。

2.水肥一体化夏植甘蔗,生长周期短,存在糖分低问题,较适合于生产繁育种苗,而不宜作为工业原料蔗。以生产原料蔗为目的时,应着重考虑种植早熟、高糖品种,应抓好早种、抢种并适时收获,提高甘蔗糖分,满足制糖工业要求。

3.水肥一体化夏植甘蔗,短期高产,为大田生产提供了较大的时间空间。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安排一年两造,实现早造种植瓜菜等短、平、快作物,晚造种植甘蔗的生产模式,主业、副业兼容,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前景广阔,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

[1] 杨培岭,任树梅.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研究[J].节水灌溉,2001(2):9-11.

[2] 张保军,丁瑞霞,王成社,等.保水剂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2,9(2):51-54.

作者简介:黄才旋(1963-),男,广东廉江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及技术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植蔗生长量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广播节目介绍
秋植蔗生产技术
冬植蔗的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