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方法分析

2016-10-21王正华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住宅建筑方法

王正华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的主要方法,针对当前建筑无障碍设计的现状进行探讨,并针对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进行分析,提出设计要点,希望可以为今后的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方法

前言

随着城市建筑设计更加人性化,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也被广泛关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更加重视无障碍设计,才能够提高建筑的人居价值,提高建筑的现代化水平。

一、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原则

无障碍设计是由美国建筑家罗纳德梅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的,其基本意义就是无论残障与否,无论残障的程度和状态如何,任何人均能便捷使用的制品和环境设计。建筑无障碍设计首先必须遵循安全适用的原则。

1.安全性

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安全性是指建筑中应没有危险物的存在或者危险状况的发生。由于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残疾人对危险的感知能力差,或是即使感觉到了危险,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或者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因此,生活中对于健全人来说的一些普通物品,对于老弱病残这一弱势群体来说都可能是危险物品。因此,必须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使他们不能因为某种形式或程度上的残疾而面临危险,进而不能平等享受建筑环境的权力。

2.适用性

建筑无障碍设计的适用性是指建筑物应该方便老弱病残者的使用,实现使用中的无障碍化。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在身体机能上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导致其在現实的环境中,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满足其需求。因此,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老弱病残者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特殊感应,开发设计无障碍建筑物或设施,使老弱病残者能正常方便的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完全的实现生活无障碍化。

二、建筑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电梯、出入口与消防疏散、室内交通等系统。首先,出入口与建筑物的周围对轮椅的通行平台以及坡道、台阶等的设置,应该达到防滑的规定要求。平台的上方还应设雨棚,方便残疾人停留,对于室内的交通系统尽量减少转折,对于各层功能的分区需要明确且标识应清晰完备。其次,对于电梯的选用问题,应该考虑到残疾人的情况选择专用的客梯;对楼梯进行设计时,若条件许可,可适当加宽楼梯的平台宽度;消防疏散通道需要尽量避免在疏散时出现袋状走廊的现象,各楼层楼梯出口需要进行避难间的设置。最后,对于楼梯与电梯前厅和轿厢的尺寸均要保证担架、确保轮椅的活动具备足够的空间,应延长电梯门的开启时间,通常应在15s以上;设置低位置的触摸式选层按钮,楼层中显示屏的字迹要清楚且易于识别,在轿厢内中设置呼叫按钮、监控系统与报警电话等装置。

三、建筑的无障碍设计

根据安全适用这一基本原则,本文切身考虑残疾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从改善建筑的细部构造和应用新技术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我国建筑无障碍设计问题的新途径。

1.细部构造设计

建筑无障碍设计除了对建筑空间要素的宏观把握外,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细部构造,做细致入微的考虑,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由于建筑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涉及面很广,下面主要就出入口、室内交通系统、电梯、消防疏散系统进行介绍。

(1)出入口。建筑出入口周围应设轮椅通行平台,台阶、坡道的设置应满足防滑的要求。同时平台上方应设雨棚,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

(2)室内交通系统。室内水平交通系统应力求平面减少转折,各层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简洁清楚,标识清晰完备。室内垂直交通系统应减少高差,避免高差突变,所采用的垂直提升机械设备便于残疾人使用。

(3)电梯。电梯的选用应从残疾人的行为特点出发,选择残疾人专用客梯。在进行楼梯设计时,从最基本的设计元素出发进行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加宽楼梯平台的宽度;在跑梯的起步与转折处铺设止步块材,踢面选用色彩反差较大的饰面材料。这些细部的设计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也许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对于残疾人来说,却影响了他们的行动,甚至在建筑环境中的自理能力。

(4)消防疏散。残疾人的疏散速度比正常人要迟缓,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对各项疏散距离的控制较之消防规范的规定更为严格,应尽量避免有可能在疏散过程中折返的袋状走廊出现。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建筑中的楼梯是疏散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障碍,而平时最适于使用的电梯在火灾时会被限制使用,因此,在残疾人为主要群体的大型公共建筑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楼层的楼梯口应设置避难间,以便于火灾时烟气的排出和专业人员从外部进行援救的需要,避难间可设置大面积的外窗或阳台,同时其位置也便于消防云梯的架设。

2.新技术在建筑无障碍设计中的应用

现在新科技、新技术为残疾人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对于一些只靠常规手段难以逾越的障碍,依靠新的技术手段就能轻易解决。

电磁感应装置和红外线装置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听力障碍者的交流、沟通困难。电磁感应装置被设置在出入口处,声音由麦克风传出,经过扩大器进入感应闭合电路,在感应闭合电路的有效范围内,听力障碍者可通过自己携带的助听器中的T波段接受到声音信号。无线语音提示系统可以让盲人通过随身携带的接收机适时地接收安装在建筑物各个部分的发射机发出的信号,随时随地地提示盲人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并提示行进的途径。

缓关门装置以及电子门禁系统,可以避免残疾人在开关门时所遇到的不便,为手推车和轮椅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另外,防火门控制系统可以使行动障碍者难以通过的防火门在平时处于常开状态,在火警时通过火灾报警系统发出指令,使防火门自动关闭。

四、对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思考

1.无障碍设计应面向更多的人群

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但它并非只专供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设计,它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即能够应答、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在产品使用界面设计中对于知觉方式的选择,是决定该产品能否实现“共用”的关键。因为人类具有诸多的感知“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而残疾人所欠缺的仅只是其中的某个“通道”而已。因此,具有“多通道”知觉方式的产品就具有无障碍使用的优越性能。由于在老年人生活形态研究中,还发现许多老年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所以在产品设计指向上不要明确指向某一人群,来满足老年人产品的需求,产品设计既满足无障碍设计的需求,又能适用于大众人群,这种寻求共解,从方便所有人为出发点的设计手法,目前已经成为设计的大趋势。

2.重点发展住宅与居住小区无障碍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内容日趋多彩,再不能把住宅功能简单理解为仅供休息、睡眠的场所。应从社会人口结构的组成来满足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的人群的特殊需要,这就涉及到无障碍住宅设计。残疾人虽然有平等参与社会的强烈愿望,但他们与健全人相比在家庭中停留的时间相对会长一些,因此如果只在社会大环境中实施无障碍设计,而对残疾人家庭的小环境不予考虑,这样就会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不可想象的困难,使他们因空间狭小或某些设施的障碍,而失去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势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无障碍住宅对老年人同样迫切需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养老仍提倡以家庭养老为主,而这与世界上普遍主张“让老人尽可能长时间地生活在自己家里”的观念达到了共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方法关乎建筑设计的水平和质量,当前建筑设计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弊端,因此,今后针对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必须要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提升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叶世碧.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常见问题与发展方向[J].山西建筑,2011,37(7):4-5.

[2]国娟娟.浅谈国内外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J].技术市场.企业导报,2011(9):276-276.

猜你喜欢

无障碍设计住宅建筑方法
基于人文关怀的无障碍居老住宅空间设计
浅谈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无障碍专用座椅设计研究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初探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住宅建筑交通核设计探析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