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塑作为场所的街道

2016-10-21曹莹坤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街道空间

曹莹坤

摘要:街道作为社会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同时作用于车辆运动、社会联系和公民活动的地方,曾经是社区和“归属感”、“认同感”的中心,而如今街道却充斥着无感的运动,也不再属于沿街的人们,街道的场所精神已随着汽车、速度的蔓延而消耗殆尽,人们不禁认为我们拥有的是道路,而不是街道。本文通过对街道过去与现在的阐述,分析了场所精神及作为场所的街道的特质,提出街道的未来——重塑作为场所的街道的三个途径,即适当的行车速度、社区支持及创造空间。

关键词:街道;空间;场所精神

前言

街道是城市生活之源,是我们聚集的场所,是通往城市中心的通道。

——威廉·H·怀特

一、街道的概述

1.街道的概念

“街”字最早出自《管子·五行志》,是通的意思,到现代,街道是基于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并且随着建筑体的应地而起,街道就是填充建筑体之间的线性空隙,这就是最初的街道模型。街道是指道路和道路两侧建筑所围合的公共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内要顺利实现人的各种活动需求(包括出行需求)并提升人们对空间的愉悦感受。街道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亦即不可能同周围环境分开,换句话说街道必定伴随着那里的建筑而存在,且承载着诸如商业、交往、游憩等城市日常公共活动,所以完整的街道本就是一个协调的空间。[1]

2.街道的过去和现在

2.1 中西方传统街道

中国的传统街道自古就有着严格的礼制和等级制度,街道的军事防御和社会管制功能高于商业和社会交往的功能。值得注意是自晚唐开始,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街道开始有了自发生长的结构特征,到北宋,大街小巷到处可见面馆、酒楼、店铺、杂货铺,开始形成商业街,店铺密集的商业街开始代替严格管理的里坊和集中的市肆,城市开始出现“街市”和“临街建筑”,街道连续而开放。這样,城市生活开始广泛分布在街道上了,街道开始成为了城市的生活场所,街道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空间和生活场所开始登上中国古代城市的历史舞台。一直到明清,街道空间变得丰富多样,街道系统变得复杂而成熟,逐步形成的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江南的街巷等等富有人情味的传统街道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的场所生活。

西方的传统街道也是经历了严格的几何和轴线规划,到了中世纪,街道随城市发展而自发成长,尺度变得宜人亲切,街道及广场成为了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场所。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出行、工作、购物或参与社会活动主要还是靠步行,因此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散步道”,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邮局的时代,人们在街道上可以会见朋友,展示自我,欣赏别人也被别人欣赏,街道是人们建立身份认同感的地方。[2]

2.2 20世纪以来的城市街道

汽车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城市交通格局,继而城市空间、人们的居住模式及工作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城市物质结构及空间逐渐被瓦解。城市形态随汽车的速度在改变着,开始逐渐丧失了传统街道宜人的尺度和街道生活。汽车的涌现导致了格栅街道模式的出现,方格网式模式让所有街道都无一例外地去适从交通需要。安静平和的休憩与人身安全一同消失。房屋大门正对着发动机通路的喧闹声,混杂着拥挤的交通、汽车喇叭声和有毒气体。停泊的车辆、坚硬的灰色马路和车库取代了花园。[3]现代主义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曾设想街道是作为“生产交通的机器”,想当然的认为街道主要是汽车,停车场和货物运输的区域,然而却忽视了街道是我们最基本的公共空间,忽视了街道是社区互动、购物、文化活动的场所,忽视了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在众多文化和时代背景下,街道都拥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这是公共空间领域的强有力象征。

尽管街道在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中仍扮演着中心角色,而如今的街道却充斥着无感的运动,也不再属于沿街的人们。曾经充当城市的多种使用途径,如儿童可以玩耍的地方,邻居与陌生人可以停下来交流的地方等等,而如今却成为了汽车的专有领域了,人们不禁认为我们拥有的是道路,而不是街道。

二、场所精神

著名的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曾在60年代提出“场所精神”,生活发生的空间是场所,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空间”和“特性”就是配合场所精神上功能的体现。[4] “空间”暗示构成一个场所的元素,是一个三维的立体构架,可以是有边界的或是不同事物之间具有联系内涵的有意义的“虚体”;“特性”一般指的是“气氛”,是任何场所中最丰富的特质,包括有材料质地、形状、肌理和色彩的有形物体,也包括更多无形的文化交融。场所精神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是人所必须面对的有形事实,且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的社会活动密切结合,强调场所与人的社会活动的统一。遵从场所精神就需要营造人们对环境的自我认同和归属感,体现场所性。

对于街道来说,不管用何种方式分析,街道在任何时候既是道路又是场所。街道上处于家门口外的公共开放空间曾给许多代人提供了社交的场所。[5] 街道作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是凯文林奇、简·雅各布斯、J·B杰克逊等所探讨的作为一个同时作用于车辆运动,社会联系和公民活动的场所。很明显,我们需要努力的是把街道变成当地社区和归属感的中心,提供安全、开放、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真正将街道作为人的场所,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三、作为场所的街道的特质

1.是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有事可做是一个人到一个地方的理由,如果再加上这个地方有吸引力,则会使人往返于此。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那么街道空间就会空下来,从而场地的吸引力也就降低。考虑街道的使用者和活动范围,如男女比例,年龄段,一年/一周/一天中的不同时期,个人或团体等等对于创建一个有吸引力的街道空间都是很重要的。

2.积极的边界

街道的边界即是沿街空间,积极的沿街空间应是为行人和驾驶员创造良好的体验,且沿街建筑也应是宜人的尺度且注重室内外的交流,如:一排沿街商铺总比一片空白的墙体来的有吸引力;建筑的正面应面向街道并将主要入口设在建筑正面,沿着街道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出入口;建筑应该带有能提供“注视街道的眼睛”的窗户,窗户可以提高街道上沿街建筑的透明度,促进建筑内外的活动渗透;人行道上的丰富活动也能起到减缓车辆行驶的速度;边界的连接处应是视觉通畅的,有让路人可以享受活动和审美的空间等等。

3.全面的街景设施

让街道为人所用,街道上使用者的活动依赖于街道的设施与环境,作为场所的街道依赖于其提供设施支持各种活动。景观灯,垃圾箱,座椅,接驳站,自行车停车设施,艺术小品家具,树木及种植带,指示牌,零售铺,照明设施等等这些关乎景观,交通和人的街景设施激活街道的独特性和吸引力,给予人们想如何使用街道如何活动的选择权利(通常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越是以人为本的,功能复合的街道,街景设施的安排就越是全面灵活。

4.平衡不同的交通形式

汽车交通不能主导街道空间并排除其他合适的交通模式,推行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行等更加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无论是步行、公交、自行车还是汽车等都纳入一体化的系统中,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街头,接受街道成为互相交流的公共场所。

5.包容性

街道为不同群体提供活动场所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和收入水平的人们确保在没有某个群体占主导的空间活动,同时也包括老年人,儿童或特殊群体都能轻松并愉快的享受街道的使用,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公正。一条街道必须适应行人的使用方式且需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广泛需求及身体状况。一个敏捷的、健全的人常常可以克服设计上的缺陷,然而当人们因年龄或身体原因从而其运动敏捷度、视觉或听觉等能力下降时,那么一个好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各个群体的行为特点及心理需求,从而设计相应的街道环境。

四、街道的未来——重塑作为场所的街道

1.适当的行车速度

快车道应在区域内保持高速行驶,而在其他道路上行车速度就需要反映以人为本的场所感,而不仅仅是为车辆而设。速度会扼杀场所感,街道不是跑道,高的车速就意味着较大的转弯半径,更宽的车道、路边停车限制和护栏等,也意味着更高的事故风险。

随着车速的增加,司机对街道的观察视域随之变窄,对街道上其他的使用者感知力就会下降。通过实施一些措施(窄化车道宽度,路边的绿化带、减速带,路缘扩展等)降低和稳定运行速度,提高行人或骑行者的空间质量。生活机能是街道的重要内容,可以利用各种交通静稳技术实现人车共存来减小车行速度,这些手段有的是改变道路的配置,有的是改变人的心理感知和反应以鼓励驾驶者在目标速度下行驶。

2.社区支持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说过“街道不只是为了交通,还是作为社区而存在的”,社区是城市中承载着居住功能最重要的空间形式,街道是链接各社区为其输送便利与活力的重要手段,日常生活多是发生在街道空间中,而现代多数的社区模式仅仅只是将街道当成简单的交通联系方式。只有将这两者进行整合,才能既使街道能很好地承载居民各项日常活动,又能让社区有效发挥其用地的功效。

我们必须把街道视作综合的,担当多重功能的社区资产——而不是简单的交通通道,应是散步,骑自行车,慢行,社交和儿童使用的环境,与建设和自然环境相兼容,并能反映社区和交通网络的平衡需求,它是社团活动和社区发展的舞台。社区可以首先设想他们想要支持什么样的场所与功能,然后计划一个街道系统与这个社区愿景相一致,公共参与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如何使用街道空间,并在改善和维护甚至是资金赞助上达成共识,征得社区的支持居民的意见是十分必要的。设计适合社区的街道项目可以创造良好的开放空间,并重新连接社区中的人们,帮助建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3.创造空间

街道屈服于交通功能太久以至于我们很难意识到且最易忽略它是我们最基本的公共空间。人行道、停车场、公交接驳站等等这些地方可以形成多种模式与用途:人行道宽敞明亮整洁,拥有舒适的座椅、户外休憩或公共艺术品等装置;道路可以与行人安全岛、自行车道或停车位分享空间;停车位在时间段的使用外可以形成其他用途场所;设计良好的公交站也有可能成为最受欢迎的聚集场所之一……如果我们认为交通是旅程,那么街道空间就是旅途中的好风景,当创造了空间,那么鼓励人们逗留、社交,真正体验到独特文化和街道的特色就是让街道成为伟大场所的目标。

五、结束语

对于未来城市不断发展中,尝试转变建设思维,认真思考如何将街道变成文化、创意和社区的目的地,让街道再次成为蓬勃生机的,宜居的而不仅仅是单调的线路。居民们尝试作为参与者加入到街道的建设中,街道欢迎行人、小贩、司机、骑行的人,人们对街道产生归属感,街道形成场所感,想必我们可以一步步接近这个理想。

参考文献:

[1]B·鲁道夫斯.人的街道.Academy Edition, London,1964

[2]马克·吉罗德.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M].郑祈,周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迈克尔·索斯沃斯,伊万·本-约瑟夫.街道与城镇的形成[M].李凌虹译.北京:中國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诺伯格·舒尔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街道空间
空间是什么?
热闹的街道
创享空间
街道生活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场所精神”的回归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