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2016-10-21李锘莎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应用

李锘莎

摘要: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是对于艺术灵感的深度挖掘,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的绿色建筑材料和科学技术, 然后结合实际情况, 设计出优秀的建筑作品 。本文对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維;应用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是一种对客观进行发现和创造的思维模式,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对现有的建筑结构和法则进行创新,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建筑形式和功能。其设计的关键在于对层次结构的选择和创新,既要尊重逻辑性,也要利用逻辑创造非逻辑的创新,使得表层和深层结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创新思维是正确的。

一、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概念

第一,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会积累大量的知识以及信息,而将这些信息和知识加以综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的精神性活动;第二,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对于建筑物的整体形态,空间布局,结构设置,材料的应用,设备的使用以及设计理念的变化等,只要在任何一个或者多个方面有一些首创的设计思维,并且这种创造性思维在建筑物建造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产生了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就可以称之为建筑设计创新。基于此,我们对建筑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做如下定义:设计师将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经验以及最新获得的信息等,作为一个基础平台,并使用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办法,将所有的元素进行整合并在建筑设计中加以应用,从而获取建筑设计的创造性成果的思维活动。

二、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特点

1.超越性

这里的超越性不只是对于以往建筑设计知识的超越,也是对自己思维定式的超越,要打破以往的固定思维模式,将知识重新进行排列组合,设计出新的作品。人类的思维并不只是简单的反映事物的表象,更多包括的是一种倾向性和可能性,是对未来现实做出的一种反应,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也是这样一种不断发展的能力,可以超越现实和自我,帮助设计师对于建筑的建设提出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2.反思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反思性,也就是说是对现在的建筑设计的实践和理论进行不断的批判和反思,而不是重复性的思维或者习惯性的思维。任何的创造活动的素材和灵感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通过对现实以及以往创作思想、创作成果的反思而开阔创新的方向。在经过长年的工作以及经验积累后,每个建筑设计师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设计方法和创作思想,这虽然对设计工作有一定帮助,但是也会在无形中限制建筑设计的创新,所以要经常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思和调整,避免重复设计,开发创新思维。

3.相对性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思维方法也是各具时代特色,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建筑师的设计创作也一样,不会脱离开实践,也离不开平时的实践活动,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以往的创新思维方式,对于那些在现代仍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内容,可以加以研究借鉴。

4.实践性

创新应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任何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得到实际运用也就没有了价值,所以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也要求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实践和认识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所以想要不断的提升创新思维,自然也要不断的投入实践来进行检验。

三、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创新思维的方法

1.组合创新法

将多种创新意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创新资源,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创新办法。有人认为,创新就是将人们认为不能组合的东西组合到一起,还有人认为,创新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全新东西的发现或者发明,将现在已知的知识进行组合形成新的东西。

2.求同法

求同法即就是对于两个不同的事物,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找寻出两个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共同因素。这种思维模式强调的是在差异中寻找相同之处。这种办法能够消除各种因素之间的影响,透过事物复杂的表象,找到其内在的必然联系。所有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将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所以在个体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将会是建筑设计者实现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

3.移植法

移植法即就是对于某些已知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其他的领域中,从而获得全新的发明创造的一种办法。这种移植并不是简单地仿制和模拟,而是在进行移植的过程中,由于数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从而得出全新的理念和结论。在现代化的医疗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就加入了较多的旅馆和商业建筑的因素,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意识形态。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数量的积累过程,更是一个思考和分析学习的过程。

4.交叉法

将多门学科的优势进行融合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学科的办法称之为交叉法。我们应当透彻的分析人们生活中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需求,比如说,人们到商场中不仅仅是为了购物消费,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有时候也是一种心理的放松和娱乐。

四、建筑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

1.层次结构方法

建筑设计中创新思维的方法有一种是层次法,即对层次结构进行归类并进行设计,如双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等,其中双层结构应用较为广泛,双层结构可以相互作用。设计创新的思维方法就是在这个模式上拓展的。深层结构所体现的优势是稳定性、持久性等,同时作为基础所产生的表层结构,通过不断的改进和深化,形成众多的表层机构形式。因为表层结构的多样化和动态化特征,所以其可以反作用到深层结构上,因此在利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进行设计时,应深入的对深层结构创新进行分析,对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剖析,

从而获得创新的基础。将设计中采用的逻辑和非逻辑性结合起来,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对多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使之与实践经验结合,让表层结构的拓展空间更大。

2.表层结构创新思维

表层结构是一种外化的形式,是深层结构创新的必然,表层结构应从深层结构而转化出来,在一定的规律和方式下,深层结构可以有效的帮助表层结构形成多元化表象。所以深层结构的作用是基础,是表层结构创新的根本动力和影响动力。设计中应利用发散、收敛、求同、存异、逆向、多维等来完成创新,并使得深层结构获得更好的体现。要实现现代建筑的创新思维方法的应用,就必须从深层结构入手,对表层结构进行灵活刻画,使之流畅的表达,从而使得创新思维获得固化,形成最终的设计成果。还应注意的是表层结构创新,还应注意收敛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对形成的创新点进行集中分析,选择和甄选,从而选择最佳形式,适应建筑准则,使得各种结论符合逻辑并满足常规科学性。

3.方法选择

在确定建筑设计的创新客体后,就需要选择一个科学的、合适的、可行的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成为建筑创新设计的第二个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方法选择时,要求该方法具有系统的、成熟的施工设计等方案的支撑,对于建筑物施工建设的每个过程都要有充分的阐述支撑,并且要明确体现该方法的创新内容。

4.设计实施

当前在现代建筑的创新设计中,通常是进行方法的创新,而方法的创新一般是通过某型创新性的手段将目前成熟的建筑设计方法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善,从而达到方法创新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当中,同样的创新方法通常会造成不同的创新结果的出现。而这展现出的创新结果的不可靠和不可预见性,将是制约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善上述情况,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方法创新时,一定要使其创新结果按照肯定自身建筑的方向发展。

总之,建筑设计创新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建筑设计创新中,一定要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予以综合考虑,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得建筑设计的要求得以有效满足,进而推动城市整体规划的有效开展,这要求相关设计工作者予以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常青.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建设科技,2015(23).

[2]高迎春.生态化建筑项管理思路及实现策略思考[J].四川水泥,2015(12).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应用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