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概念考略

2016-10-20武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本性自然

武讳

摘 要 自然概念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进过程,在古希腊时期与“本性”紧密相联,到了现代主要是指自然物,自然概念演变反映出这一概念的历史性、复杂性。

关键词 自然 本性 自然物

中图分类号:N1 文献标识码:A

“自然”概念,人们耳熟能详,但又极其复杂让人难以界定,虽经无数贤哲的探讨,“自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依然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自然概念本身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进过程,其含义的变迁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境遇的人们对同一问题认识的差异,以及这一概念本身的历史性、复杂性。

1古希腊时期的“自然”

任何一个概念都被染上了时代的痕迹,特别是那些与时代所属的、由之支配着本质框架相关的概念,更是无可奈何地处在特定眼光的透视之中。我们的概念受着我们时代的支配,“自然”概念的命运也是如此。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的解释框架不同,对自然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

在古希腊思想中,“自然”有其特定的含义。这里我们可以从古希腊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窥见一斑。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五卷第四章中对“自然”这个词作了系统的说明:第一,生长或诞生;第二,事物由以生长的种子;第三,事物得以生长的动力源泉;第四,事物由以组成的原始材料;第五,事物的本质或形式;第六,一般的本质或形式;第七,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的本质。亚里士多德把第七种含义视为真实的、根本的含义。换言之,自然是指事物自身固有的是其所是的根据和自身活动的内部根源,或者说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性。在希腊人看来,自然的变化具有确定的趋向,这个趋向就是其内在本性自我实现的要求。这就像树苗要长成大树、婴儿要长大成人一样,并不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而是自己而然。这也就是说,自然是与“本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自然就是本性。

据海德格尔考证,自然一词的源初含义在古希腊是指涌现和无蔽状态,是指事物充分真实地显现自身。他说:“自然,意指生长。但希腊人没有把生长理解为量的增加,也没有把它理解为‘发展,也没有把它理解为一种‘变易的相继。自然乃是出现和涌现,是自行开启,它有所出现同时又回到出现过程中,并因此在一项赋予某个在场者以在场的那个东西中自行锁闭。自然是涌现着向自身的返回,它指说的是在如此这般成其本质的作为敞开域的涌现中逗留的东西的在场。”

此外,柯林伍德也论述了古希腊人对自然的理解:古希腊人认为自然是渗透或充满心灵的,他们把自然中心灵的存在当作自然界规则或秩序的源泉。他们设想,心灵在他的所有的表现形式中都是一个立法者,一个支配和调节的因素,心灵把秩序先加于自身再加于从属于它的所有事物。所以自然界不仅是一个运动且充满活力的世界,是有秩序有规则的世界,而且是一个自身有心灵的理性动物。柯林伍德还指出,古希腊人所说的自然,“总是意味着某种东西在一件事物之内或非常密切地属于它,从而它成为这种东西行为的根源,这是在早期希腊作者们心目中的惟一含义,并且是作为贯彻希腊文献史的标准含义”。自然在古希腊思想家那里从没有“意味着那可以组成世界的诸事物”,“也不可能设想对他是一个‘自然史的汇集,是对自然客体或自然事实的简要描述”。这就是说,古希腊人没有把自然当成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对象来理解,也没有我们后来意义上的肉体和心灵、主体与客体的、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也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对立。

2现代“自然”概念

现代关于“自然”概念的含义在密尔那里得到了明确的阐述。密尔在《论自然》一文中说,自然一词有两个主要的含义:“它既表示全部事物以及它们的所有特性的总和,也表示在没有人的干预下的所有事情应处的状态。”吴国盛在《追思自然》一书中译为“自然一词有两个主要的含义:它或者是指事物及其所有属性的集合所构成的整个系统,或者是指未受到人类干预按其本来应是的样子所是的事物。”

在这里“自然”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词义重心的转移意味着一个重大的观念转变:在近代思想中,“自然物”取代了“自然”的位置。“自然”的这两种含义已经成了现代人习惯的看法,诸多百科全书和辞典的解释可以为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自然的定义是:“‘自然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意思,广义的自然是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它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这些范畴是同义的;狭义的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或称为自然界。它是各种物质系统的总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两大类。”《哲学大辞典》则解释说,“自然,即自然界。”

“自然”由“本性”转向“自然物的集合”(即自然界)始于中世纪的基督教。基督教强化了上帝绝对创造的观念,上帝对一切事物拥有绝对的权利,是一切事物存在与发生的根本原因,世界自主生长的权利被剥夺,它自身也根本不是什么有生命的机体。这里不存在什么“自然”和“本性”,一切均出自上帝的意志。基督教拒斥了古希腊人充满神性的自然概念,使自然变成了上帝的作品,变成了被造物。当然,上帝按照自身的形象创造了人,赋予人类作为自然万物“管家”的职责,拥有优于自然的特权,可以征服地球,统治生物。所以,人类成了自然的统治者,所有的造物都是上帝创造来为人类服务的,它们是为人类利益而存在的。

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对人的理性的压抑,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高扬理性的旗帜反对宗教思想,宣布“上帝死了”,他们用“大写的人”取代了上帝并占据了上帝的位置。“大写的人”勇于向自然运用自己的理性,逐渐树立起“主人”的思想地位,强调人是自由的,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所想到的目的,否定人对自然的屈辱地位,它宣扬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为理性的张扬扫清了樊篱,而从理论上论证人可以认识自然,进而驾驭自然。柯林伍德认为有关自然的论述在文艺复兴时期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在早期阶段自然仍然被看作是活的有机体,他的内在的能量和力具有生命和精神的特征。十五、十六世纪的自然主义哲学赋予自然以理性和感性、爱和恨、欢乐和痛苦,并在这些能力和激情中找到了自然过程的原因。随着数学倾向占主导地位,机体论的自然观就被机械论的自然观所取代。

在培根看来,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是自然,哲学的任务是解释自然、控制和支配自然进而“达到人生的福利和效用”。笛卡尔突出强调人的理性力量和地位,他从普遍怀疑出发,提出“我思,故我在”,把“我思”、理性提升到中心地位,成为最高主体。继培根、笛卡儿之后,康德、黑格尔进一步确立了人类理性的权威,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的思想,黑格尔则更进一步把绝对理性视为自然界的主人,把自然界看成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从而把人的理性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在西方思想史上凸现了,多数学者都是从主客区别来关注人如何看待自然,更加助长了人对自然界的控制和驾御的想法,带有极强的形而上学和征服论的倾向。于是,古希腊人确认的关于自然“涌现”和“本性”的含义隐退了,自然界和自然物完全取代了“自然”,自然变成自然界和自然物的集合。

“自然”概念的这一演变并不是独立的,它与人类文化的演进密切相关。柯林武德在《自然的观念》一书中提出了“类比”概念,用来将自然观的演化同西方文化的演化相关联。他在论述机械自然观时说:“文艺复兴的机械自然观开始时,同样是类推的,但它是以非常不同的观念秩序为先决条件的。首先,它基于基督教的创世说和全能的上帝的观念;其次,它基于人类设计和构造机械的经验。”所以,我们对自然概念的考察必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来进行。另外,“自然”含义的转变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语义学问题,它隐藏着观念上的变化:人类对自然的道德态度和实践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类由顺应自然而生活的价值观和敬畏自然的心态转变为从宇宙世界中抽身出来成为与自然对立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吴国盛.追思自然[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328+330.

[2] 曹孟勤.自然与自然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17-20.

[3] 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M].吴国盛,柯映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 郑慧子.走向自然的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3).

[5]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253.

[6] 冯契.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2053.

猜你喜欢

本性自然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如何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本性原则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羊质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