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高中语文课文《宝玉挨打》中的“孝”文化

2016-10-20李敬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父权

李敬

摘 要 高中语文中关于小说的学习一直以来较为偏重文本的基本内容,比如字、词、句和文章的结构、内容,往往对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涵义忽略不计。在《宝玉挨打》这篇文章中,笔者认为除却对文章的常规讲述外,其中涉及的“孝”的内容也值得关注。

关键词 孝 母权 父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课本小说单元中《宝玉挨打》一篇,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理顺故事情节、掌握故事发展脉络、了解宝玉挨打的原因、分析人物形象这么简单,笔者觉得,还有文本所展示的丰厚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并能使他们做到举一反三。《宝玉挨打》一文,可以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等,在笔者看来,最明显的即是其所投射出的家庭伦理观念——“孝”。

贾政因为贾宝玉会客谈吐不潇洒、结交戏子、淫辱母婢等痛打宝玉时,视宝玉为至宝、极端疼爱宝玉的王夫人闻讯赶来,一把抱住打宝玉的“板子”,哭道:“宝玉虽然挨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见到儿子被打,王夫人心疼不已,可是,她不是命令丈夫不许打儿子,而是哭着以贾母身体健康为重哀求丈夫,但愤怒的贾政虽然并未因此就停手,但足可见“孝”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否则,王夫人也不会搬出贾母来劝阻。

贾母一出场,贾政就上前躬身赔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来吩咐。”且不论贾政说此话,是出于真心还是客套话,却可以看出,贾政对母亲是毕恭毕敬的、心存畏惧的。贾母听到贾政的话,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叫我和谁说去!”这话是贾母在盛怒之下指责贾政不孝,此话一出,贾政就忙跪下,含泪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是为了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的一句含有不孝意思的话,就把贾政吓得眼泪都出来了,忙跪地辩解。从贾政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打贾宝玉,也是源于“孝”,因为孝顺,不仅仅是要善事父母、听从父母的话,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就是要肩负起光宗耀祖、振兴家业的重任,贾政是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才对贾宝玉痛下狠手的。他在贾母责备的情急之下,以此来辩解,希望得到母亲的谅解。

当贾母嚷着贾政厌倦她,要回南京去,贾政更是吓得泪流满面、磕头认罪。此时的贾政年龄已近五十,并且有一个做皇妃的女儿,他自身权势不大,但官位不低,但在母亲面前,却是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由此可见,孝所赋予的母权力量之大。想来,贾母作为人妻时,在丈夫面前也和王夫人一样温顺,不会出言不逊的,但作为母亲,在儿子面前,却是强硬的,令人畏服的。

文章除了这些投射出古人对“孝”的态度外,贾宝玉、贾环在贾政面前的表现也是一个佐证。

如宝玉与一个撞满怀时,抬头一看,是父亲,他的反应是“不觉得倒抽了一口气”,完全是惊喜的表现。又如忠顺王府长史来贾府索要伶人时,“贾政即命唤宝玉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因,忙赶过来……”,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字来形容贾宝玉对父亲召见的时的态度,即“忙”字。父亲要见儿子,儿子应立刻赶来,这也是古人事父的要求,否则,即是不敬。当贾政要打贾宝玉时,宝玉除了想方设法通知贾母、王夫人外,并不敢逃跑,只能乖乖的等着被打。连贾宝玉这样一个富有叛逆色彩的人,在面对父亲的权威时,也只能听之任之,毫无反抗的余地,一般人对待父亲的态度可想而知了。

嫡出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贾宝玉,在父亲的面前,尚是唯唯诺诺,何况是庶出、被人鄙视的贾环呢?《宝玉挨打》有这样几句话,鲜活地刻画出贾环对父亲的敬畏:“贾环见了父亲,唬得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贾环见到父亲,吓得腿都软了,赶紧低头站住,儿子对父亲的畏惧可见一斑。

贾宝玉、贾环对贾政的敬畏,似乎和贾政故意扮演的严父形象有关,在《红楼梦》中,贾政对他两个儿子几乎从无赞誉之辞,往往是训斥责骂,威严有余,慈爱不足,但实际上却反映了封建时代父权至上的思想。无论是母权还是父权,起作用实际都是孝。

关于孝道,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一本论述孝道的书——《孝经》,这是要求全民学习并践行的,并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和提倡的。到了汉朝,“不孝”已经成为一种罪行,是“重罪十条”“十恶”之一,被列入法律。汉武帝执政时,太子犯了“不孝罪”,就被废弃了。太子尚且如此,何况普通百姓?依照唐律的规定,凡是侍奉父母不“善”的,以不孝罪而给予处罚,譬如违反教令、闻父母丧而不举哀等违反“善事父母”的行为都属于此例。不仅如此,父母在世时,如果子孙攒私房钱或者要求分家的,也要处以三年徒刑。越到后来,“不孝”的内容越广泛,处罚方式更多样化、严苛化。在通过采用处罚的方式强制实行孝道的同时,统治者还大力奖赏孝道之人。如汉代选举官员的制度察举制的一项科目是“举孝廉”,孝廉,就是指讲孝道又廉洁之人。在统治者大力提倡下,古人这种“孝”的观念,已经达到了可怕的地步。古语有云:“甘雨时降,万物以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也。”“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从。”

今人,虽然不必执行这样的孝道,但却很有必要去了解古人的这种思想,否则,就难以真正理解古文中涉及到的这些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课文时,一个学生说贾政、贾宝玉、贾环都很懦弱,因为他们很怕母亲、父亲,不敢反抗。如果他理解了古人的忠孝观念,就不会轻易的下这个结论。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07).

[2] 曹雪芹.宝玉挨打[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07).

猜你喜欢

父权
论利维坦的父权路径
胡适的父权缺失与母权凸显——兼论中国传统女性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华盛顿广场》中话语权背后的父权统治与女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