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长期补偿方式研究

2016-10-19刘淼新

水能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库区耕地水库

刘淼新

【摘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属河道型水库,涉及搬迁人口较多且分散。库区耕地数量少且分布高程较低,工程采取长期补偿为主补充耕地和货币补偿安置为辅的生产安置方式有效的解决了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关键词】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

前言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韩江干流上游广东省大埔县境内,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和航运等任务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征收土地总面积34162亩,其中耕地3392亩。共需搬迁移民992户4072人,拆迁各类房屋面积15.5万平方米。规划设计水平年生产安置人口5896人;搬迁安置人口4178人。结合移民意愿和大埔县各级政府意见,工程采取长期补偿安置为主、货币补偿安置为辅的生产安置方案。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开发任务为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和航运等综合利用。工程建成后,通过与上游汀江棉花滩水库联合调度,结合下游堤防达标建设,将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韩江南北堤、汕头大围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至100年一遇,上蓬围、一八围、苏溪围、苏北围等堤围防洪标准由3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通过调蓄枯水期径流,与棉花滩水库、潮州水利枢纽及河口五闸等工程联合运用,提高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供水保证率;并改善韩江干流的航运条件,对促进粤东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工程建设范围及实物指标

2.1 工程涉及范围.工程占地及水库淹没影响范围主要涉及大埔县的高陂镇、银江镇、大麻镇、三河镇、茶阳镇5个镇、28个村(居)委、223个村民小组。

2.2 主要实物指标

2.2.1 水库淹没影响区。水库淹没影响面积32706.0亩,其中水域(河流水面)面积22586.0亩,陆地面积10120.1亩。搬迁人口925户3745人(其中农业人口3255人),拆迁各类房屋共142698m2。

2.2.2 工程占地区。工程永久占地涉及土地总面积1455.7亩,搬迁人口67户327人。拆迁各类房屋面积12380m2。

3、移民安置规划

3.1 设计水平年。工程设计基准年为实物复核当年2015年,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确定坝区规划设计水平年为2015年;库区规划设计水平年为下闸蓄水年2019年。

3.2 规划水平年移民安置人口。生产安置人口: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按征用耕地占总耕地比重确定生产安置人口的数量,计得基准年生产安置人口5678人,推算至规划水平年为5896人。

搬迁安置人口:设计基准年2015年搬迁安置人口合计992户4072人。其中库区淹没776户3125人,库区影响人口149户620人,工程占地区67户327人。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规划水平年,搬迁安置人口为4178人。

3.3 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3.3.1 生产安置规划方案。在征求移民意愿及大埔县人民政府意见的基础上,本阶段经过比选,生产安置采用长期补偿为主、货币补偿的方式为辅。长期补偿安置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投入电站建设经营运作,每年在电站收益中优先于其他债务资金提取还款,交由大埔县政府组织实施长期补偿,补偿年限从被征地开始至枢纽功能停止及电站报废止,不回收本金。

4、移民安置方式探讨

4.1 环境容量分析。根据统计资料,水库淹没前库区五镇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59亩,其中高陂镇人均耕地0.58亩,银江镇人均耕地0.62亩,大麻镇人均耕地0.51亩,三河镇人均耕地0.62亩,茶阳镇人均耕地 0.65亩。水库淹没后高陂镇涉及村委耕地下降率13.91%~38.22%,银江镇河口村委耕地下降率为25.7%,大麻镇涉及村委耕地下降率1%至66.7%,银江镇涉及村委耕地下降率0.46%至14.35%,茶阳镇涉及村委耕地下降率2.04%至13.87%。可以看出庫区耕地资源少,水库淹没后部分村委会耕地下降率大,且库区属于山区丘陵地形边坡陡于25°适合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环境容量低。

4.2 生产安置方式。长期补偿安置方式,即针对本工程失去耕地部分。由实施主体以长期逐年的方式向失地农民支付费用,取代常规征收耕地向农民一次性支付耕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

长期补偿安置方式在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的同时,劳动力得到了解放,投入从事其他行业,从而带来其他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有效地解决库区耕地资源紧缺、调剂难度大、土地开发整理代价高的矛盾,可避免农业化肥农药等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实施长期补偿可避免因异地生产开发带来的随迁人口,移民搬迁总规模有所减少,补偿总费用相对降低。

经过调查,当地有水电站长期补偿的实践经验,韩江高陂上游梅潭河三河坝水电站已实施类似长期补偿生产安置方式27年,韩江下游丰顺县东山电站已实施长期补偿安置方式5年,实施效果老百姓比较满意,总体上社会平稳安定,长期补偿在当地已被农民普遍接受,实施长期补偿具备群众基础。

经过本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调查与分析,长期补偿为主,货币补偿为辅的生产安置方案是工程安置移民的最佳方案。具体表现为:

4.2.1 有利于加快移民生产水平的恢复和提高。采用长期补偿为主、货币补偿为辅的安置方式,长期补偿在保障农民原有土地收益的同时劳动力得到了解放,投入从事其他行业,从而带来其他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补充耕地和货币补偿为辅使生产安置方式多元化,以适合不同需求家庭的情况。

4.2.2 有效的减少了搬迁人口的规模。实施长期补偿可避免因异地生产开发带来的随迁人口,移民搬迁总规模有所减少,有效的节约了补偿费用。

参考文献:

[1]苏扬,罗涛涛,曹宇,胡少武等.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专题报告[R].广州:2015.

[2]刘东,王鄂豫,杨荣华.对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的探讨[J].人民长江,2010,(03):95-99.

猜你喜欢

库区耕地水库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柘溪库区人民“靠山吃山”之我见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公投在即
伊拉克政府军入主基尔库克
我掉进水里了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贵州省水库空间分布研究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