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坚守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

2016-10-19宋平

文化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核心

宋平

摘 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坚守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坚守、弘扬等方面都要坚持和遵循以文化人规律,充分发挥文化的载道、育人功能。可以说,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以文化人是一条不可或缺的路径。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文化;道德

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以文化人,实质上就是重视人文教育、隐形教育,注重精神成长、思想提升,主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通过有意味的形式,长久地、默默地、逐渐地感染人、影响人、转化人,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和接受正确价值观、远离和摒弃错误价值观,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承载,有了文化的滋养和支撑,核心价值观才会真正有影响、有力量。古人云“文以载道”,这里的“道”可以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以载道”,就是用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承载和体现价值观念。说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是培育、坚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载体,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坚守和弘扬需要通过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开展;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坚守和弘扬的成效需要通过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衡量和展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坚守、弘扬是当前以文化人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植根于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今天,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培育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人民的坚定信念和信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三、遵循以文化人,培育、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而基本的方面,是强化道德建设和社会治理标本兼治的重要的构成维度

可以说,以文化人和价值观培育、坚守、弘扬是实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可或缺的一个层面。 社会治理的路径有很多,有直接的,有比较间接的;有短效治标的,也有长效治本的;有硬性的,有软性的。发挥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治理功能,实现以文化人,可以说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一条基本的路径和基本的方式——是比较间接的、长效的、软性的方式。

社会治理,实际上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工作做好了,社会治理就接近成功了。以文化人,坚守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也是做人的工作,只是这是“间接地”去做人的工作,它不直接改变或强制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而是通过改变人们的精神、情感、心理、观念来逐渐地改变人,是一种社会治理的“软机制”。推进以文化人,坚守核心价值观,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必须重视文艺创作和文藝批评。文艺评论是引领文艺创作方向和文艺接受倾向的重要手段,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实际上就是要求文艺评论更好发挥其对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的正向引导,使之更好发挥对于读者的化育和塑造作用。

四、根据文化育人的特点,发挥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坚守和弘扬中的积极作用,需要遵循如下五个原则

一是要注重思想性。做好“以文化人”,首先要注重思想性。就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是要体现时代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在当下的反映,其培育和践行必然要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性。也就是要善于运用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形式,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用鲜活的事例说服人、打动人。尤其要特别重视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做到“人在哪里,以文化人的阵地就要到哪里”。

三是要遵循规律性。既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观念形成变化的规律,又要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还要遵循信息传播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规律。要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中国梦的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形象表达。不仅要善于以理服人,还要善于以情感人,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心灵的指南和情感的依靠。

四是要务求实效性。要更加注重贴近实际,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谋求突破。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上下功夫,创新工作理念、丰富工作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以文化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价值观道德核心
我的价值观
跟踪导练(五)(2)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道德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