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这一代“广告狂人”

2016-10-19

第一财经 2016年40期
关键词:奥格广告人广告业

坦白说,一开始,我们是出于某种“私心”关注广告行业的—迄今为止,广告收入仍是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

无需再列举移动广告上涨与传统广告下滑的数据,新技术几乎把广告和媒体两个紧密相关的行业一齐推向不确定的未来。我们想寻找一些广告人的故事来展现这一点,他们是如何进入激进的digital狂热期的(正如我们是怎样接受新媒体是一种“政治正确”的),他们感受到的危机与焦躁,以及这个行业的纷乱和变幻。

大约从2012年开始,一批老广告人陆续离开那些有光环的4A公司:奥美、李奥贝纳、智威汤逊,创立了小型广告公司。三年后,可口可乐、西门子、耐克这类巨头的名字出现在小公司的客户名单上—这原本是属于4A公司的客户。焦躁和疑惑确实普遍存在,但更多的广告人也在摩拳擦掌。本土广告业似乎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候:数字技术引发的行业动荡打破传统竞争格局,新的机会产生了。

这一代广告狂人的确面临着新的营销环境。技术使媒介渠道碎片化,数字营销、线下活动及公关策略从不同方向冲击着传统广告业。一个大胆预测是,原本只关注广告创意的4A公司在未来可能不复存在。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数字领域,媒介、咨询、活动、创意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整个广告业的概念正在重塑,另一方面,4A公司经长期发展已陷入流程过长、创意乏力的困局,难以给改革提供充足空间。

不过,在现代商业社会,小公司抢夺大公司的机会几乎成了常态。深受技术变革影响的广告及传媒业,更是如此。

仿佛昔日重现。大卫·奥格威1948年用6000美元创立奥美公司时,广告投放已向巨头倾斜。时任智威汤逊公司总经理斯坦利·里索曾告诫奥格威:“工业企业靠兼并成为大公司的现象正反映到广告业中来。你为什么不抛掉白日梦加入我们呢?”桀骜不驯的奥格威是这么回应的:每隔几年就会诞生一家新的大公司。这样的公司有雄心,能苦干,充满活力。它从那些衰老的公司手上夺取客户。

奥美公司迅速成长为大公司的挑战者,而它崛起的时代也被视为现代广告业的黄金时期。AMC公司以1960年代广告人为原型创作的《广告狂人》,曾连续三年获得金球奖最佳剧集奖项。更具戏剧性的是,当年的行业颠覆者奥美如今也成为它的创始人所不屑的那种“大公司”。像物种一样,一家公司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但麦迪逊大道的黄金时代值得铭记。它和如今的传媒环境也有更多契合之处。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说:“在报纸上,你的标题要和另外350个标题争夺读者的注意力。争取注意力的竞争日益加剧”。从3万个品牌中脱颖而出,和互联网上让人产生兴趣的时间短至两秒之间,并没什么本质区别。我们可能高估了自己所处时代传播环境的复杂程度,人们的注意力也许从未高度集中过。

另一个发现是,两代广告狂人仍固守同一种价值观:创意仍是这个行业的灵魂所在。传播形态巨变时,这种价值观更为凸显。

关于变与不变,DDB创始人威廉·伯恩巴克的看法更有趣:谈论人类的改变是很时髦的,但一个传播人应当注意,不变的是人性。我想,对于传媒业,这句话也适用。

猜你喜欢

奥格广告人广告业
奥格威的拒绝智慧
奥格威的拒绝智慧
奥格教我的事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加强广告人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广告业税收管理培训项目简介
广告专业人才在防灾减灾宣传中的角色定位
视觉文化背景下广告人的应对策略
今年过节不嫁人,嫁人只嫁广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