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兴儿童药发展仅仅是个美丽的传说

2016-10-19陈佳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剂型临床试验成人

●陈佳印/本刊记者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0 ~14 岁人口约为2.2 亿人,接近总人口的17%。儿童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儿童药则是维护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如此庞大的用药群体,却面临着少药缺药的尴尬局面,虽然目前全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几乎没有科技成果用于儿童药品的研发。那么究竟为何儿童药品的发展这般艰巨漫长?这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业内资深专家。

法律与政策的桎梏

在谈到儿童药的问题时,总有这样一组数字摆在眼前:我国4000 多种药物制剂品种中,专供儿童使用的却仅有60多种,不足2%。对于为何缺乏儿童药品,北京首儿药厂研发中心主任张建民讲到,这是固有观念所致。“从我们的法规层面讲,不管是药品管理法及其条例,还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都没有对儿童药的注册提出特殊规定,也就是说在法规方面,已经把儿童用药成人化了,致使我国儿童药品的注册无专门法规可依。”张建民接着说,目前国家各方面很重视儿科药品的缺乏,尤其是去年,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这应该说是近几年来,对儿童用药最大支持的文件,但由于受到很多现行法律的制约,致使这个文件发布一年多来,并没有多大实际效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王晓玲则表示,长期以来儿科临床医生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出于医生救死扶伤的本职必需施救,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超说明书使用药品所需承担的法律风险。2006 年10 月20 日SFDA 发布的《关于印发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指出,儿童用法用量不得使用“儿童酌减”等表述方法,可在注意事项中注明“儿童用量应咨询医师或药师”;对是否适用于儿童尚不明确的,须注明“相应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但这些规范并未强制性要求企业提供药品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信息,未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用药的安全问题,最终还是将儿童用药安全隐患的责任转嫁给了医师。

开展儿童药临床实验举步维艰

儿童专用药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临床试验数据难获得,针对儿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开展的临床试验几乎没有。某业内人士表示,虽然2003 年9 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实施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 正式将儿童纳入药物临床试验对象, 并规定儿童作为受试者时必须取得其法定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当受试儿童能做出是否参加研究的决定时,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根据GCP 的规定,各临床试验机构必须经过认证才可开展儿科临床试验。但是,谁会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呢?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孙建宁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新药研发的药代动力学等参数都是在上市前的Ⅰ期临床试验中确定,而试验都是来自成年健康志愿者,“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它很难做到。比如成人试验在给药后一天要采十多次血样,这个儿童就做不到。”一些对成人很简单的操作,如定时采集尿样等, 对儿童也非常困难,但是成年人的参数又不适用于儿童。即使在相对较安全的Ⅳ期试验中,儿童受试者也很难招募。王晓玲告诉记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未来,不到万不得已,家长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做受试者的。

研发儿童药物令药企无利可图

作为北京儿童医院GCP 办公室主任,张建民同时也是北京首儿药厂研发中心的总经理,对于儿童药品研发的困境,他有着更多发言权,“儿童药品的研究开发需要高额投入,生产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生产成本较高利润却相对较低。”张建民讲到,儿童药的各项指标比成人药更谨慎,而且我国现行药品定价原则是以药品有效成分含量为基准,儿童药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成人药,售价也相应较低。“比如某种药品,成人剂型有效成分100mg 定价100 元,若同种药物的儿童剂型有效成分是成人剂型的1/10,即定价可能就是10 元左右,而两种剂型在工艺流程、工时和包装上却相差无几。儿童药在生产设备、质量控制、技术投入等方面并不比成人药少,却无法从定价上得到补偿,无法获得合理利润,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影响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张建民解释道。

儿童药研发局限性大

对于儿童药剂型的研究,张建民表示确实存在更大的技术难度,“儿童药品的口感要求高,对于适用于儿童的液体制剂,我们改善口感技术的难度远高于固体制剂,并且同一成分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儿童,需要进行不同剂型,规格以及口味的药学研究。又因儿童药适用的年龄层窄,需开发多种规格或包装规格,比如孟鲁斯特纳咀嚼片,4mg 规格适用于2 ~5 岁儿童,但6 ~14 岁必须用5mg 规格。”

相对于成人药品,儿童药研发辅料选择余地较小,也为儿童制剂研发带来一定难度。张建民举例说:“比如苯甲醇在多剂量注射药物里面经常用作防腐剂,通常注射剂中使用浓度为0.5%~2%的苯甲醇,在临床上耐受性良好。但是苯甲醇又有包括呼吸道血管舒张、血压升高、抽搐和瘫痪等副作用,所以FDA 不推荐新生婴儿使用这个辅料。还有我们在药品里面常用的润滑剂柠檬黄也会引起儿童多动症。”

发展儿童药不是未来的方向

对于儿童药的发展,更有业内人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发展儿童药不是未来的方向。这位业内人士指出,在儿童医院看病的儿童,实际80%以上都是不用开药的,但在我国100%都会开药。“儿童处于生理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如今父母都是优生优育,除了先天性和一些感染性疾病外,一般不会得什么难以治愈的疾病。实际上儿童的疾病比较容易治愈,只要治疗及时,基本上不需要用药。如果孩子得了重度感染,用现有的成人剂型完全可以解决,比如注射剂。”他强调,“儿童对药的耐受力很差,除了大脑有血脑屏障,很多药物进不去外,儿童其他的娇嫩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等,都会暴露在药物的侵害之下,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他呼吁,拯救孩子要从改变观念开始,与其关注儿童药品的发展不如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剂型临床试验成人
抗疫中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中药——说说化湿败毒方
成人不自在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Un rite de passage
不同剂型药物需要注意用法区别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肿瘤治疗药物Tosedostat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