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该如何孵化才能获得优质雏鸡

2016-10-19珂译自InternationalHatcheryPracticeVol3020161113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9期
关键词:鸡场孵化器蛋壳

渠 珂译自 International Hatchery Practice Vol.30(2016),№6:11,13

龚炎长 校 韩浩月 审



我们该如何孵化才能获得优质雏鸡

渠 珂*译自 International Hatchery Practice Vol.30(2016),№6:11,13

龚炎长 校 韩浩月 审

1日龄雏鸡的孵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但是如何优化孵化过程才可以保证获得优质的雏鸡呢?

有很多评估初生雏鸡质量的指标,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弱雏数量、出壳时无卵黄初生重、雏鸡体长、脐部质量(脐部愈合情况)及第一周的生长和存活情况。在孵化过程中,蛋壳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出雏后的环境是胚胎发育的最主要驱动力,同时也影响着雏鸡质量及其后续的生产性能。

1 蛋壳温度

有几项研究旨在确定孵化时的最适蛋壳温度(Egg Shell Temperature,EST)。Lourens等(2005)研究表明:孵化第一周蛋壳温度(EST)低于37.8 ℃ (100 ℉)或孵化第三周蛋壳温度(EST)高于37.8 ℃(100 ℉)均会造成出壳雏鸡中较高的弱雏比例(超过5 %)和雏鸡体长较短(较正常个体最多可以短5 mm)。Molenaar等(2011)的研究表明:孵化第一周以后,与使用37.8 ℃的蛋壳温度相比,采用38.9 ℃的蛋壳温度会增加雏鸡在生产后期产生腹水的风险。

出壳期蛋壳温度也对雏鸡质量有很大的影响。Maatjens等(2014)从孵化第19天开始应用三种不同蛋壳温度研究其对此后出壳雏鸡的影响,发现蛋壳温度在36.7 ℃和37.8 ℃时出壳雏鸡的心脏相对重(与出雏体重的百分比)较38.9 ℃时的大(占体重的百分比分别为0.69 %、0.66 %和0.58 %)。

这些结果表明:更利于孵化的温度是略低于37.8 ℃;而孵化时使用36.7 ℃的蛋壳温度会使出壳雏鸡的无卵黄初生重比使用38.9 ℃时的高0.65 g。

所有这些研究表明孵化中理想的蛋壳温度与获得优良的雏鸡质量是相关的。

2 孵化器的设计(图1)

蛋壳温度受胚胎产热和空气导热能力的影响,而这些又取决于空气温度、空气流速和空气的相对湿度。以上所有这些因素都由孵化器的设计决定。

孵化器需要具备足够的冷热调节能力以维持适合的温度(在孵化的前9 d需加热,孵化9 d后由于胚胎的产热需要降温)。

气流速度应该一致,以减少由于导热能力的变化而造成的蛋壳温度的变化,比如采用层流的HatchTech孵化器。

相对湿度可以影响空气的导热能力,因为湿润空气比干燥空气具有更好的导热能力。为了在整个孵化过程保持最适蛋壳温度,理论上应在整个孵化过程中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然而,实际生产中这是不可行的。因为,为了使孵化率最大,到孵化第18天时蛋重应至少减少10 %(最好在12 %左右)。

因此,需要在获得较好的导热能力(要求较高相对湿度,从而维持一致的蛋壳温度)和达到理想的蛋重减少比例(要求较低相对湿度,从而获得较高的孵化率)之间找到平衡点。

当孵化器的设计及内部所有设置正确时,则应保证孵化19 d后,蛋壳温度接近或低于37.8 ℃以获得优质的雏鸡。

3 出雏器与出雏期

大约在孵化18 d时,胚蛋会从孵化器转移到出雏器中使雏鸡在出雏篮中出壳。众所周知,同批次雏鸡并不是同时出壳的。出雏期是指同一批胚蛋以最早出壳的雏鸡为起始,到最后出壳的雏鸡为止的这样一个时间段,一般在24 h至36 h之间。孵化中或孵化前各种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出雏期的长度。在商业孵化中,影响出雏期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不同批次的种蛋混合入孵和具体的孵化条件;前者包括孵化厂工作人员将不同储存时长的种蛋或不同年龄种鸡群所产的种蛋等混合在一起同批入孵;后者则包括孵化器设计、孵化操作以及孵化指标(换言之,如何确保孵化器内温度的一致性)。

目前,为了降低每个蛋位的成本,孵化器容量越来越大;随着孵化器变大,每个孵化器中将不同储存期和不同年龄种鸡群所产种蛋混成一批入孵的可能性加大。另外,为了给所有胚蛋提供一致的孵化条件,孵化器的设计至关重要。由于混合上蛋及孵化器内的孵化条件不一致,导致使用大容量孵化器时的出雏期会相应延长。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关注出雏期的长短?这个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

● 孵化厂会对雏鸡的处理和运输安排生产计划。很重要的是,确保从出雏器中拣雏时雏鸡已出壳且绒毛干燥。如果出雏期短且和预估时间一致,将更容易在恰当的时间从出雏器中拣雏,从而保证最大的孵化率。

● 对雏鸡而言,较长的出雏期是不利的。因为雏鸡出壳后可能需要等待长达72 h,才能被转运并安置到鸡场,进而采食和饮水。有研究表明,在雏鸡出壳到转运至鸡场前这段时间内,雏鸡不能进食和饮水会对其后期的生产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图1 孵化器的设计

图2 雏鸡进食

为了保证雏鸡按时出雏以符合孵化厂安排的生产计划,在出雏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缩短出雏期,这些措施包括:

● 在落盘过程中,可以将孵化器中位于温度相对较低位置的胚蛋移到出壳器相对温度较高的位置;反之亦然(即将孵化器中位于温度相对较高位置的胚蛋移到出壳器相对温度较低的位置)。

● 提高出雏器中的空气温度。

● 提高出雏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上述这些措施在缩短出雏期的同时会对雏鸡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雏鸡的初次进食和饮水时间仍会被推迟,直至雏鸡被安置到鸡场。因此,以上这些做法并不利于雏鸡的质量,只是短期内方便了孵化场的工作人员。

现实情况是出雏间隔是不可避免,且自然存在的。应对出雏间隔的最佳方法是确保出壳完成且绒毛干燥的雏鸡直肠温度在40.0 ℃~40.6 ℃之间,同时应及时给雏鸡提供饲料和饮水。

4 雏鸡在出雏器中进食和饮水的好处

在孵化的最后几天,剩余的卵黄被吸入体腔并与肠道相连。雏鸡从出壳到获得外界提供的食物之前,剩余的蛋卵黄是唯一的营养来源。

在出壳后的头几天内,雏鸡可以仅依靠剩余的卵黄维持机体生存。但有研究表明,若雏鸡从出壳到转运至鸡场安置这段时间仅靠剩余卵黄提供营养而没有获得额外的饲料和饮水(图2),雏鸡的消化道和重要免疫器官的发育和成熟会延迟。

Noy等(1996)研究发现与出壳后不喂料的雏鸡相比,出壳后96 h内得到饲喂的雏鸡,其剩余卵黄减少得更快。其原因可能是进食的雏鸡肠胃活动增强。

剩余卵黄的迅速减少意味着其中有价值的营养物质被更早地用于重要的发育阶段。

Geyra等(2001)研究发现:出雏后的被动禁食会延迟雏鸡体重增长和肠道发育;饥饿的不利影响因饥饿时间的长短及所检测的肠道区段(十二指肠、空肠或回肠)的不同而不同。空肠是最为敏感的肠段,出雏后0~48 h的被动禁食,会降低十二指肠和空肠中隐窝的大小、降低每根肠绒毛的隐窝数量;隐窝的增殖、绒毛表面积、肠上皮细胞(肠道吸收细胞)的迁移比率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Geyra等(2001)的结论是早期饲喂对促进理想的肠道早期发育十分重要。

Maiorka等(2003)的研究也表明饲料和饮水的摄取与肠道发育是直接相关的。他们发现在雏鸡出雏后供给其饲料和饮水可增加其空肠和回肠的相对重量和长度。此外,供给饲料和饮水也会影响肠黏膜的发育,单位面积的肠绒毛数量会因为绒毛变粗而减少。Maiorka等(2003)结合以上发现提出假设:饲料作用于肠壁的物理性刺激和机体需要的某些特定营养物质(如水)的摄入可能对肠道粘膜形态的改变产生有利影响。

雏鸡中的母源抗体来源于剩余卵黄中的蛋白质。为了发挥作用,这些母源抗体必须从剩余卵黄进入雏鸡的血液中,同时进入雏鸡中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部位,比如肠粘膜表面等易感区域。

Dibner等(1998)评估了早期饲喂对肉雏鸡免疫系统发育的作用。他们发现出雏后立即提供营养可以使鸡的法氏囊重量增加、胆汁中更早产生IgA(免疫球蛋白A)以及淋巴小结(次级淋巴器官),同时提高雏鸡的抗病力。

对肉鸡而言,出生后第一周的生长阶段不仅是肠道和重要免疫器官进一步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肌肉生长时期。

Halevy等(2000)发现出雏后饥饿的时间及其长度会影响卫星细胞的活性。短期的饥饿可以增加卫星细胞的数量;但是长期饥饿会完全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而减少卫星细胞的数量。研究(Halevy等,2000)还发现:出雏后第1天开始即经历数天饥饿的雏鸡,在第41天时仍不能恢复到正常体重和胸肌重水平,但是当雏鸡仅在出雏后第4~6天经历饥饿,其到41 d时之前的生长损失会得到完全补偿(即恢复到正常体重和胸肌重水平)。

Halevy 等(2000)由此获得的结论是,出雏后直接进行充分饲喂可能对后期的肌肉发育至关重要。Noy及Sklan等(1999)进行的另一项研究也显示早期饲喂可以增加肉鸡和火鸡的出栏体重和胸肌大小,而且也会减少死亡率。

因为早期饲喂没有阻碍出雏后雏鸡重要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而是促进其继续进行,所以对鸡的生产性能有促进作用。

5 出雏机(器)

为了改善雏鸡出壳后的环境及提高雏鸡福利,HatchTech(孵化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新的出雏机——HatchCare。HatchCare出雏机可为雏鸡提供其生活所需的最初条件:饲料、饮水、光照和温度适宜的新鲜空气;这些条件可使出壳后雏鸡的重要器官发育和成熟持续下去。

开发HatchCare 的目的还包括它可减少传统出雏和雏鸡处理条件下会产生的一些大的应激情况。比如,当雏鸡适应了光照后,传统出雏器打开时雏鸡初次见光的应激就可以被避免。

此外在HatchCare中,雏鸡不是坐在蛋壳之间,它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可以自行采食和饮水。因为HatchCare的合理设计,不需要通过快速的空气流动就可以保证均匀的胚胎温度,因此其风扇产生的噪音也较小。

雏鸡可被转移到HatchCare的出雏篮中,这样可以极大减少传统方式处理雏鸡时的应激,且能在出壳后雏鸡被安置于鸡场前,给其提供饲料。

6 我们该如何孵化

要最大限度的提高雏鸡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孵化器的合理设计。孵化器应能提供适宜的孵化环境如理想、均一的的蛋壳温度,同时使胚胎呼吸通畅。另外还能帮助出壳雏鸡维持恰当的体温,供给饲料和饮水等使其持续出壳后发育。如这些条件都能得到满足,每天都可为鸡场提供优质雏鸡。□□

原题名:Superior chick quality where and how should we hatch our chicks (英文)

原作者:Inge van Roovert-Reijrink博士和Carla van der Pol

S814.5

C

1001-0769(2016)09-0022-04

渠珂(1992.03-),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动科与动医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主要研究方向:家禽遗传育种与繁殖。E-mail:quke1992@126.com。

猜你喜欢

鸡场孵化器蛋壳
蛋壳变变变
神奇的小蛋壳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史上最难撩的四大星座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中国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鲜
孵化器的春天
蛋壳与拱桥
规模化鸡场生产成本构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