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入仕观探析

2016-10-18王奕红廖爱凤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6期

王奕红+廖爱凤

摘 要: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动荡,兼并战争频繁,导致士阶层的成分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上层贵族的下降和下层庶民的上升,士阶层人数激增。随着养士之风的盛行,士阶层在思想的进一步觉醒和政治地位提高的同时,出现了职业道德的危机。鉴于此,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地论述了“士志于道”的精神,为士人入世树立了一套明白而具体的规范。

关键词:游士;养士之风;“士志于道”

作者简介:王奕红(1991-),女,湖南人,长沙理工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02

关于“士”的起源问题,近代学者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一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动后,“士”由最初的武士转化为文士。王廷洽《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一书罗列了先秦古籍中30多种有关“士”的成分,并根据周谷城先生的研究将“士”分为“官方士”和“民间士”。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谈到,战国时有学问而不仕者,尚有自食其力之人。如许行,“其徒数十人,皆衣褐、织席、以为食”(《孟子.滕文公上》)。后来也出现了一种不治生产而专待人之养己之士。如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此士阶级,非孔子以前所谓大夫士之士,或男子军士之称,是后世所谓士农工商之士也。孟子入仕思想的提出,针对的是后世四民之首的“士”。

一、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形成及入仕问题的由来

孟子答北宫锜问周室班爵禄曰:“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士是最末一等的地位,而且大夫与士之间在俸禄上的差异是:“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孟子.万章章句下》)。由此可见,士为最低级的贵族。春秋晚期,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是战争中失败的贵族下降为士。学界普遍认为:贵族的下降和庶民的上升是因为西周中后期各诸侯国的政治斗争导致。《左传》(公元前538年)叔向论晋贵族衰落之事说:“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杜预注:八姓,晋旧贵族也;皂隶:贱官也)。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一书引《管子》、《国语》、顾炎武《日知录》中《士何事》一条证明,战国时期庶人中优秀者可以通过战功和学术上升为士。“士已从固定的封建关系中游离了出来而进入了一种‘士无定主的状态。”他们无爵位可袭,只能入仕以谋“恒产”,或者游说于诸国期望得到君主的赏识,或者以一技之长寄食于卿相,担任使臣或充当间谍。他们中间有卿相之才,也有鸡鸣狗盗之徒,于是有了所谓“仕”的问题。

二、战国时期士阶层特殊的价值取向

(一)官学下移、私学兴起及士人入仕方式的变化

西周时期官方的平民教育“庠”、“序”培养俊杰之士,三年大比,以兴贤能,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孔子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杜注:“失官,官不能修其职。”描述了当时官学下移、私学兴起的情况。继孔子之后,私学盛行,庶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当时最为繁荣的当数齐国的稷下学宫。各派学者在齐国都城门稷门下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学术思想,听讲者数千人。《史记.田完敬仲世家》记载:齐宣王挑选76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这种到处游学的士子被称为游士,“春秋以后,游士日多”。其中只有少部分人能通过这种游学的方式获得君主的青睐,大部分人家贫无以自资,只能寄食于公卿大夫之家,形成独特的养士风气,最著名的当属战国四公子,《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冯谖曰:“闻君好士,以贫身归于君。”这些游士作为个体时,力量不容小觑,如著名的张仪、苏秦的约纵连横策略。他们几千人聚集在一人门下时,也能在政治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孟尝君食客三千,虽被废,却因冯谖一人之计而永享齐国宗庙祭祀。

(二)士人自我意识的高扬

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的形成一方面因为官学下移、私学兴起,庶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另一方面也因为君主“礼贤下士”的传统。孟子在《万章章句下》中提到,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一类人不肯居官受禄,与君主保持一种师友关系。这也是子思对缪公所说:“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他不高兴与缪公为友,乐于以师自居。子思以后,士阶层中产生了一批以道自负的人物,不屑自贬身价去入仕,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孟子。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关系,“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甚至君主不施仁政,不得民心,臣子可以放逐君主。

三、孟子的入仕观

(一)“士志于道”

孔子《论语.里仁》中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认为士人应该安贫乐道,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但是,孟子意识到士庶人受身份、地位的局限,“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入仕对庶民摆脱贫困至关重要。所以孟子认为“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同时,孟子也特别强调:为了贫穷而做官的人,不能接受高官厚禄,要“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而且官职小的人不能非议朝廷大事,不能媚上欺下,以权谋私。

(二)不在其位不谋其禄,在其位谋其政

公孙丑问孟子,做官不受禄是否合乎古道。孟子答道:“非也。”他认为自己在齐国做官的话不能履行尽其言的职责,不如立刻离去,所以也不接受齐王的礼物。这就是孟子所谓的“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同时,孟子以孔子为例,认为在其位要谋其政,即便是守门打更的人都是因为有职务才接受君主的给养,如果没有职务却接受给养是对君主不尊敬的行为。孔子为委吏时,账目清楚,为乘田时,牛羊茁壮长。士人入仕的目的在于行道,如果不能使自己正义的主张得到施行,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三)官员之间以礼相交的问题

孟子指出诚信在官员相交中的重要性,“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同时,他也提出同僚之间的正当交往要遵循礼节。针对官官相护这一难题,孟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方面他认可同僚之间礼仪上的往来。陈臻问孟子为什么接受宋国和薛国的礼物而不接受齐国的礼物,孟子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公孙丑章句下》“赆”,赵岐注曰:“送行者馈贿之礼也”。出于礼节往来,接受朋友的友好馈赠,可以接受。但是,齐国没有任何理由送孟子礼物,故不能接受,否则为受贿。另一方面,孟子强调禄爵授予权只属于君主,不能由权臣代劳。一旦私相授受便是亡国的开始。

(四)官为民设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说:“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为官者不为百姓着想,不亚于率兽食人。这是孟子入仕观中充满人性光辉的一点,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官为民设”是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在入仕思想的具体体现。但是孟子这一思想与其“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的思想自相矛盾。众所周知,卿大夫和庶民的根本利益在封建时代是根本对立的。从孟子主张为政要保护卿大夫的利益这一点看,孟子不是一位民主人士,也不可能真正实施“群众路线”。这虽然是近代社会主义革命才能解决的问题,但孟子作为千年前的古人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确是走在时代的前列。

综上所述,孟子积极进取的入仕思想体现了他对自己理想抱负的高度自信,如他自己所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吾何为不豫哉?”。其为官之道烙着他那个时代的印记,对后世入仕思想有积极影响。我们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真正做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左丘明,陈戍国撰,春秋左传校注[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5.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王廷洽.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英国)葛瑞汉著,张海晏译,论道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