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浪漫爱情中的哲理思索

2016-10-18訾西乐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6期
关键词:思索哲理爱情

摘 要: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与徐訏的《吉普赛的诱惑》,在书写爱情的缠绵与纠葛时,也映照出主人公在高贵与卑贱、美丽与丑陋中的选择和取舍。作者在描写悲欢离合的故事中,表达出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及生命存在状态的反思。

关键词:爱情;哲理;思索

作者简介:訾西乐(1991.2-),女,河南永城人,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02

无名氏和徐訏在文坛上以描写离奇曲折的爱情故事和浪漫传奇的异域风情著称,他们的作品大多以奇遇、奇人、奇事为主,爱情凄美,情节紧凑,作品中探讨生与死的界限、对生命与存在的反思,尽力表现“有叹息有低喟有笑有泪的人生”,在动荡与漂泊中,包含着更多的人生沉浮和生活悲欢。

一、浪漫爱情的悲欢离合

两部作品都在漂泊中描写出了爱情的凄美和浪漫,在经历了相识相恋相爱却又分离的过程后,有人欢喜,有人悲伤。作品中刻画出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带给人想象的空间和对纯真爱情的美好向往。

1.感伤情绪下的《北极风情画》

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描写了随军撤退到西伯利亚的爱国军官林先生与美丽的俄国少女奥蕾莉亚相恋,但军队撤退时,奥蕾莉亚无法跟随,于是留信自杀。

林军官和奥蕾莉亚的相识颇具喜剧色彩,奥蕾莉亚把林军官错认成她的前男友,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如此尴尬。在相处中,林军官渐渐爱上了奥蕾莉亚,由于种种原因,林军官不得不离开西伯利亚,他幻想着带着奥蕾莉亚一起走。

当林军官意识到自己并不能带走奥蕾莉亚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无论你怎么努力,你总不能把你的生活绝对简单化。”奥蕾莉亚在焦急中,发现并不能等到林军官的到来。她最后的独白充满凄凉的感伤,“你舍得把爱你的奥蕾莉亚,丢在这白熊乱舞的北极冰雪里,独自走向开遍柠檬花的南国?”

从浪漫的相遇开始,到爱情之花凄惨地凋零,在沉醉于男女主人公的美好爱恋时,却也发现,在林军官的无奈与尴尬中,在奥蕾莉亚的绝望无助中,他们时刻面临着痛苦与酸楚。但正是这种“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的悲剧,才使得作品更让人动容,久久回味,不能忘怀。

2.难以拒绝的《吉普赛的诱惑》

徐訏的《吉普赛的诱惑》描写了“我”在马赛游玩,认识了潘蕊,并和她相爱、结婚,渐渐融入他们漂泊的生活,享受着自由和愉悦。

“我”和潘蕊的相识,源于好奇心,“见一见世界上的第一美女”,当“我”发现自认为纯洁、美丽、可爱的潘蕊,竟然是一个卖淫女时,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而当“我”不得已也成为一个卖淫男时,深切地体会到潘蕊的无奈,并接受了她。

通过“我”和潘蕊的相处,两个人爱得不能自拔。潘蕊愿意为了“我”来到中国生活,当“我”发现她在中国生活得并不开心时,愿意为了她回到马赛。这种愿意为彼此牺牲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到温暖,在意外中却又隐藏着惊喜。

“假如我无力创造热带的环境,我不但要把这束美丽的花朵送到热带,我还要伴她到热带永远来看护她。”这种爱的告白,见证着爱情力量的伟大。“我”跟随吉普赛女郎,过着漂泊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只要相爱的人在一起,无论在哪里流浪,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归宿,在并不富足的日子中,依然过着美好的生活。

二、异国情调和虚幻色彩

两部作品的故事都发生在异国他乡,在描写主人公的凄美爱情的同时,充满异国情调。也不可否认,两部作品中,都出现了虚幻色彩,不禁让人怀疑爱情是否真如小说中般美好、纯粹。

1.异国情调中的浪漫抒写

《北极风情画》的浪漫爱情故事发生在托木斯克,男主人公林军官是韩国人,但要随军回到中国;女主人公是波兰人,但从小在俄国长大。两个人的相爱发生在异国,使得小说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也让读者欣赏到远在他乡的风土人情和异域风采。

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的时节,厚厚的积雪,街角上相遇的咖啡馆,以及具有特色的壁炉和烙饼……这些印有北国色彩痕迹景象,给小说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无名氏的写作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几乎感同身受的寒冷冬天。

而《吉普赛的诱惑》中的故事发生在马赛,一个向往自由和舒适的城市。“我”之所以能够接受吉普赛的生活方式,和马赛这个浪漫的城市文化密切相关。“巴黎是世界艺术的渊源,美的中心;马赛是世界罪恶的渊源,奇的中心。”正是马赛的奇特与个性,让“我”看到异国的魅力所在,从而爱上这个城市,并愿意留下来。

2.虚幻色彩下的幸福存在

《北极风情画》中林军官和奥蕾莉亚的相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幸福的存在,他们相依相偎,充满着希望和光芒,但不可避免地看到其中的虚幻色彩。他们曾经历过的浪漫美好是虚幻的,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女孩的追求,但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现实的存在而孤独生活,当面对不可解决的矛盾时,奥蕾莉亚陷入深深的绝望,并选择自杀。这让她和林军官一起的经历都蒙上一层虚假的面纱。

在《吉普赛的诱惑》中,“我”第一次看到潘蕊时,就认为“潘蕊是世界上的第一美女”,这种夸张描写,在小说的一开始就给读者不实之感。从“我”对潘蕊是个卖淫女的吃惊,到“我”和潘蕊角色互换,成为“卖淫男”时,小说的虚幻描写就更加深入。

小说结尾这样写到:“我们在各大都市的旅馆,饭馆里出入……我们生活在游戏之中。”此时的“我”和吉普赛人是漂泊并幸福着的,但这种不切实际的场景描写,让文本再一次陷入虚幻的漩涡中。

三、人生哲理的丰富思考

无论是徐訏或无名氏,都在追求一种有哲学内涵而又诗情浓烈的文体。无名氏在凄美的爱情故事中,体现出看透人生和人生如梦的哲理性思考。徐訏在小说中所展现出的永恒的理想和信仰,弥漫着苍凉悠远的人生困惑,寄托着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哲思。

1.无名氏——生命和超越

无名氏在作品中所描写的哲理性语言,为作品增添了深度和广度。《北极风情画》中通过对人物气质、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的描写,在对生命的超越中,实现中西文化、古今文化以及雅俗共赏的综合。

无名氏对生命的意义及价值的探讨,在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和爱恨的交织后,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样本。这不仅是生命的超越,更是对凄美爱情的难以释怀,虽然林军官和奥蕾莉亚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着距离,但他们对彼此的爱恋与执着,以及对爱情的坚持和忠贞,都使作品在表现生命和超越的主题上,淋漓尽致。

2.徐訏——理想和信仰

徐訏的创作渗入了充满悲感的人生哲理和飘渺的人性意识,偏爱表现理想的生命存在、人性、人生归宿等具有永恒性和超越性的文学命题。

徐訏是一个哲人,哲学的生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延续和升华。他基本上是透过‘爱的描写来折射人性的,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超现实题材都离不开一个‘爱字。徐訏总是透过男女双方的相爱、交流来展露各自的人性世界,在这里丑与美、善与恶,在‘爱情的显微镜下得到全面曝光。

徐訏在作品中所展现的理想和信仰,是对人生困境的艰难思索。《吉普赛的诱惑》对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另类书写,“我”从一个中国式规规矩矩的上班族,转向一个甘愿流浪和漂泊的吉普赛人,这种巨大的变化,让徐訏对生命的存在方式有了重新的体验和求证。

结语:

浪漫的爱情故事在带给人感动的同时,也让人感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个体的存在有幸福有失落,在美丽和丑陋、高贵和卑贱的选择中,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终的信仰。无名氏和徐訏在描写爱情中的悲欢离合时,将异域风情和虚幻色彩渗入在作品,从而表达出对人生哲理的丰富思考。在这种澄明的爱的情绪里,人世间最温暖的生命以及这些生命所经历的人生展现在小说中,他们的作品对生命的超越以及对理想的信仰,对生命本质的体验和求证,为生命最终的归依找到了适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无名氏.北极风情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7.

[2]徐訏.吉普赛的诱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6.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3.

[4]吴义勤.论徐訏小说的母题[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3.3.

[5]许海丽.在“繁闹”中求得“雅静”——浅析徐訏、无名氏的小说创作[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钱理群.《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4.

猜你喜欢

思索哲理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战“疫”专题的思索与展望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深沉的思索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课前一分钟演讲教学实践思索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