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穆旦诗歌中的现代主义内涵

2016-10-18鲍俊杰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6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张力

鲍俊杰

摘 要: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穆旦的诗歌独树一帜,其诗歌创作中具有探险受难的创新精神,这些诗歌创作中体现了明显的现代主义思想,即关注人的自我感受与情感内涵,突出生命意识在文本中的展现,因此,本文将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对穆旦诗歌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进行具体剖析。

关键词:丰富的痛苦;自我形象;生命意识;知性与感性;张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01

在中国新诗发展进程中,穆旦的诗歌最具哲理内涵,同时,诗歌的现代风格也最为明显。他的诗歌创作与早期诗人那种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不同,其中更深刻地体现了人内心的精神感受,将情感思维中的知性与感性相结合,从中表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智慧之美,作品中展现的内容以及哲理深度都实现了诗歌创作思维和艺术表现层面的现代化转变,从而为四十年代的中国诗坛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代表了那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一、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穆旦的诗歌中大多以老中国儿女所受的现实苦难为表现内容,由此也可以推断,诗人本身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负荷,但穆旦之所以能够成为新诗现代化的践行者,原因就在于他的诗歌中不只是单纯表现诗人自身苦闷哀愁情感的抒发,其中还有着极为深厚的时代历史文化背景。

四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战乱无常的复杂环境之下,诗人穆旦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感到迷茫与彷徨,长夜漫漫,诗人感到自己是一位孤苦无依的老人,睡醒无度,心无所归。扎根于心灵深处的那种苦闷,使得穆旦这样的现代知识分子倍感空洞无措,因此,在他们的诗歌中,大量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愤慨与苦痛以及对未来发展道路的迷茫。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环境下,诗人穆旦以其现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敏感,尖锐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人民信仰缺失的问题。

近代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深重的民族灾难,战争连年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在穆旦的诗歌里,这些问题被以直接露骨的方式展现出来。之所以他的诗歌能如此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是因为诗人本身就经历过战争并且在艰险的环境下最终存活了下来,因此,他才能切身处地地体会到普通民众在生死存亡的战争环境下所具有的焦虑感受以及悲痛体验,进而从更加冷峻与深刻的洞察视角关注战争,透过现实的表象对战争进行一种玄思智性的形而上思考。

二、自我形象与生命意识

受西方现代主义诗人艾略特的影响,穆旦认为世界是虚无荒诞的,世间的种种都是充斥着痛苦的悲剧,那么,除了这悲苦的世界和人生以外还剩下什么呢?就只剩下了孤独迷茫的自我,于是,穆旦将目光转向自我的这一层面,探究人内心深处的感受。穆旦诗歌具有最深刻的思想力度与深度,其中最鲜明的表现就在于对于人自我的完善与发展的表达。将对生命的焦灼感受融入到对自我的分析与表现当中,在于现实的肉搏中表现出生命中痛苦而丰富的体验。灵与肉的生命体验中有着青春生命强烈的欲望,然而这种生命本性的释放与舒展却被现实无情地打压,在现实的洪流中被卷曲的无所皈依,这种情感欲望被现实历史所压制,同时也被生命个体的自我理性所克制。最终,在生命中留下的只有自我痛苦的搏斗体验和内心充满矛盾厮杀的无限焦虑。

当然,穆旦诗歌中不仅仅只是自我苦痛的表达,同时还有着自我重塑的渴望与意识,使人从分裂走向整合,但是无论是在历史实践还是在个人经历中,新的分裂往往又会取代新的组合。因此,穆旦那种复杂的自我意识在任何现实条件下都无法保持宁静,最终只能在超越现实的基础上寻求一种自然的终极存在,即类似带有宗教感的一种静默里,生命的自我才能回到未残缺的原初。

文化反传统的意味在穆旦诗歌中得到了彰显,诗人一方面对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又有着对民族命运的强烈忧思。穆旦诗歌中的自我不完全是局限于自身的小我,而更大程度上是“小我”上升到人类普遍存在上的“大我”。因此,穆旦诗歌创作中的生命意识不仅仅在于个体生命的努力抗争,而更多的在于对社会宏观整体的关注当中,从个体自身的感受升华到了对人类历史命运和民族忧患的沉思,在这里,个体生命感受现实生存意志相结合,正是这一点,使得穆旦的诗歌从根本上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对生命本质形而上的纯理性意义的思考产生差别。

三、知性与感性结合的抒情张力

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理想倾向于表现思与境谐、情以景生的效果。在物象的描绘中隐含着诗人自身的主观情感,一般并不主张诗人理性化的主观抒写,而是主张让主观内心世界与外在的自然物象浑然结合,在自然谐调中达到一种中和之美的境界。但穆旦的诗歌却突破了这一传统,在内心情感与现实环境的冲突对撞中架构自己的诗行,围绕着一定数目的矛盾来展开,将不同类型的经验、话语和诗境放置在一个陌生化的环境当中,使之产生悖论与反差。

在抒情方式上,穆旦的诗歌也从质的层面上表现出与传统诗歌的鲜明差异,通过理性表达的介入来达到情感的节制,在理性感觉与感性诗情的两级对立与统一中,达到艺术空间的张力性拓展,以心灵体验为手段进行智性的抒情,这种智性的抒情是在对心理体验的理性分析中完成的,而这种体验主要又通过矛盾主体的情感自白方式呈现,带有浓厚的知性情感色彩,因此,诗的内在情绪也就更为幽深复杂,以发散性思维展现无规则状态。读穆旦的诗,需要读者通过空间形式的艺术想象与逻辑环节的理性思考相结合,在时间结构形态的基础上,向纵向的深度进行开掘,探索诗歌中所沉淀的理性内涵。

参考文献:

[1]穆旦:《穆旦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钱理群、温如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柯文溥:《中国新诗流派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张力
巧测水膜张力
启蒙理性中生命的内在张力及其超越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论张力
张力
张力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