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广东省中考作文导写与示范

2016-10-18李小慧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浮标民歌池塘

李小慧

【中考真题】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一、审题要注意:

1.“我”是主语,这就限制了作文叙述或抒情的主体,作文必须做到“有我”,而且要突出“我”的主体位置和作用——“我”应该是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真”作为修饰语出现,起强调作用,突出这种“愿望”的强烈。“想”在此可理解为“想念”或“希望”、“打算”、“梦想”;从导语来看,横线填充的内容,可以是形成某种性格、品质,可以是达到某种状态、境界,也可以是完成某一件事,实现某一个愿望或目标。

2.从逻辑关系来看,“我真想________”意味着目前“我”并没有获得、拥有或实现这一想法。此题暗含对比,正因为目前还没拥有或有所欠缺或有所期待,所以“我”才“真想……”。所以,写作时,应该把“产生这一想法和愿望的原因或过程”交代清楚,否则会令人感觉内容空泛或立足不稳。

二、具体的写作思路如下:

1.叙写实事,就要结合亲身见闻经历来写对成长、亲情、社会等方面的感悟。如《我真想摸摸你的手》,写一双勤于付出的手,表达感恩之情;《我真想变得更勇敢》,写缺乏勇气的经历,表达珍惜机会的决心……

2.写想象作文,则可进行联想,通过想象,表现出积极的构思立意。如《我真想穿越一回》,大胆地想象、推测地球未来,表达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考场佳作一】

我真想去传承

爷爷的梦想

◎广东一考生

“早晨,下田,露水多,点点露水润麦苗啊……”雾霭沉沉,风染烟岚,夕阳迫近地平线。灯笼近处,杨柳树旁,家乡民歌《杨柳青》的曲调慢慢流淌。 我在想,如果不离开家乡,我是否能传承爷爷的梦想呢?

儿时,我和伙伴明乐坐在台阶上,听着爷爷弹唱起《拔根芦柴花》:“我呀就的来了,拔根的芦柴花花……”这是爷爷辈广为传唱的秧田歌曲。我当时小,但似乎也听出了山野气息。《茉莉花》、《扬州慢》……一首首曲子荡漾开来。我俩和路人,都聚在这里,沉醉在这美好旋律中。爷爷的脸上总洋溢着幸福和骄傲。这一首首的民歌,装满了我和明乐纯真的回忆。

爷爷唱完后,就会牵我回家。爷爷说,他带我来这里有目的。我问他目的是什么,他却笑而不语。小学那几年放暑假,杨柳飘拂,我跟明乐的爷爷学会了弹琵琶,明乐则跟我的爷爷学会了吹长笛。

几年后,我在华灯初上的寄宿学校里接到爷爷的电话。从他口中,我知道很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巷口的这些家乡民歌无人传唱,爷爷的拉唱已经没有听众了。

第二年夏天放假,当我乘着乌篷船回到魂牵梦萦的江南小镇时,明乐接我回家。路上经过巷口,只见爷爷和几个年长的老人还在拉着二胡,唱着民歌:“一根么丝线,牵是么牵过河了……”一首歌是一代人的记忆,浅吟慢唱着这个古老村庄独特的气质。

一曲终了,我和明乐坐在石阶上,明乐的爷爷回忆道:“你爷爷年轻时爱听别人唱民歌,跟着老师傅学会了家乡民歌。如今又收了我家明乐丫头这个好徒弟。”明乐的爷爷叹了口气:“你也要加油了。”夜幕四合,深蓝色的天空上一轮残月低垂。浅月之下,杨柳树旁,两张木椅,两个琴谱架子,《杨柳青》的旋律不曾停歇。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我问过爷爷为何带我去听他们弹唱。现在才发现那是爷爷对于家乡文化的坚守。而他所希望的,不过是像我一样的年轻人能在那种氛围熏陶下学着唱下去,去传承他的梦想,可惜我当年早早躲进自己的书房。明乐家乡歌曲唱得极好,我却对这些歌曲很陌生,现在想来遗憾得很。

如今,爷爷去世已一年多,当我再回到小镇,在粉砖黛瓦、炊烟袅袅的岸上,杨柳依旧那么青,可物是人非,再没人为我唱家乡小调了。明乐在岸边吹着长笛,我将心中遗憾告诉她,她莞尔一笑:“你现在学唱起来还不晚啊,我教你。”她轻声吟唱起家乡民歌——“早晨,下田,露水多,点点露水润麦苗啊……”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歌声久久回荡,爷爷,你听见了吗?

【评点】

立意深刻。好作文一定要有独特的角度,独特的角度就是思想。传承民歌,就是传承文化。作者以“文化传承”为主题,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情感浓烈。景与情在考生笔下水乳交融,富有情意,都汇聚在一唱三叹的民歌曲调当中。

【考场佳作二】

我真想观那鱼儿跃起

◎广东一考生

烟雨卷上了屋顶,天空成了一片片翻腾的幕。终于,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风拂过,一点一滴,下雨了。

“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景致正是垂钓的好时节吧。我竟心血来潮,提着根质朴的竹竿走到了池塘。细雨如针,轻轻地一根根坠入幽黑的池水中,形成了千万条水花,应接不暇。我把鱼饵用力一甩,飞入池中。接着便屏气凝神地静坐起来。

池塘据说是有灵性的,蛙声、芦苇晃荡声便是它对人们的呼应。我所静坐的地方满是沾上雨露的绿草,背后是一片广阔的稻田。雨落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又是一阵风,稻田群响。“这样的雨天里钓不到鱼的,傻孩子。”爸爸不知何时悄悄站在我身旁,我抬头望去,望见他打着伞立在那儿,双眼盯着忽沉忽浮的浮标。我细声答道:“不,我不走,我一定能钓得到。”许久,爸爸把伞放在我怀中,“早点回家。”他话音刚落,转头就走。他这一走,我的心又悬起来。

雨又变细,天空成了一片白茫茫,远处仿佛升起了大片大片的烟雾,它们上下跃动,落在我脸上,沾在眉梢上。鸟鸣声此起彼伏,是在嘲笑我在池塘边这般苦苦等待吗?终于,我耐不住性子,将鱼饵提起,但是鱼饵似乎纹丝未动,无奈将它重新放下。我开始怀疑起这泛着涟漪、幽静的池塘下是否真有生灵?我又想起自己对爸爸的承诺,便轻轻吸口略带冰冷的空气,静下来,相信一定会有收获。我仿佛成了池边的一棵树木,任凭风雨,一动不动。这样升腾的雨花中,我忘了一切,静等时光流逝,静待我想要的结果。渐渐地,浮标一起一落,我的心又揪紧了,但看过了池面绽开的水痕后,却没有一个是一条鱼调皮所为。

突然,浮标沉了下去。一切缥缈烟云在我眼中顿时消失,我的回报来了吗?浮标又升了起来,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我有些失落地盯着池面,只有仍在激烈跳动的心能证明刚刚的事真实发生过。我放下伞,望向那束束落下的雨珠……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亮起了红光,霞光洒在水面上,看着平静的水面,我真的很想看到鱼儿稍稍跳动起来,哪怕吐出一个泡泡。然而,也许这斜风细雨注定我会空手而归吧。原来有些事不是可以强求的。红霞晕染,我收拾渔具,心灵仿佛抖下些许浑浊的雨珠——但我仍忘不了当初的那份强烈的渴望。

【评点】

借事寓理,感受深刻。在细腻的刻画中,水到渠成地揭示出“有些事不可以强求,但我仍然不忘初心”的深刻体验。

环境渲染,文势流畅。考生将敏感的心灵捕捉到的池塘风景一一化为文字,简洁凝练的叙述方式,形象贴切的修辞,让文章具有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

猜你喜欢

浮标民歌池塘
浅谈浮标的吃铅比数值
浮标吃铅量和“灵敏度”的关系
热闹的池塘
提问:夏天天热,钓鲢鳙应该钓深还是钓浅?
提问:冬钓轻口鱼如何选择浮标?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池塘
穿花衣 唱民歌
夏天的池塘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