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居民投资结构的影响

2016-10-18任艺梦戴圆圆颜彬合

中国市场 2016年33期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风险管理

任艺梦+戴圆圆+颜彬合

"

[摘 要]文章从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背景与主要内容,通过中西对比和制度实施的前后对比,总结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特点与转变,进而对居民投资结构的改变做出合理的预测。基于以上分析,文章对中小储户性质的居民提出合理的理财规划建议。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投资结构;风险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019

1 引 言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标准向依法设立的特定保险机构缴纳一定的保险金,当缴纳保险金的金融机构发生严重的信用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来保障其清偿能力,或由存款保险机构代替金融机构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全部或部分清偿的一项保障中小型储户利益的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中小型储户的利益,维持和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利率市场化、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金融市场的动荡与危机频发的形势下,我国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银行业结构改革的重大突破。

2 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

作为第一个创建银行保险制度的国家,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有研究数据表明,继美国建立这项制度之后,至今已有124个国家试行这项制度。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在1998年首次召开的 “存款保险研讨会”上,通过对这项制度的研讨,肯定了其在稳定金融行业方面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戴蒙德(Diamond)和戴伯维格(Dybvig)(1983)使用DD模型严格而系统地证明了银行在防控风险和保持流动性方面的特殊作用,认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防止银行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银行遭遇破产威胁的风险。KamHonehu选取从1981年到1996年之间构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作为样本对象,通过对银行面临破产危机次数在这项制度建立前后进行对比,发现建立保险制度后银行发生破产危机危险的次数有明显的减少,银行面对的风险有所降低,证明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国家金融的稳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普遍倾向于保守型投资,在监管更审慎的条件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对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的作用得到了更加明显的体现。

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提出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其中提出的有关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提议在当时引起了金融业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和探索。高建华在《存款保险制度失效性研究》(2006)中指出,由于至今没有存款保险制度能有效防止商业性银行危机的实证,而且这项制度还存在着内在道德风险,所以在我国银行业存在着高风险的情况下不宜实行这项制度。而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被逐步提上日程。姜光磊在《对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2007)中点明了“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保护作用”,并建议我国应尽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李连恒在《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 确保我国银行业和谐发展》(2008)中建议:“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为了让这项制度在我国发挥预期的作用,就要适当地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随着我国银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和民营银行迅速发展的趋势,在考虑我国国家财政资金安全及市场化的因素下,借鉴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推行适应我国金融发展形势的存款保险制度,是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中较好的制度选择和安排。经历过2008年环球金融海啸和欧洲债务危机之后,欧美国家先后启动金融改革,我国顺应国际潮流推出的“中国版”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改革措施,是与国际接轨的重大举措。但由于我国存款保险机构所收取的保费并不足以反映风险的程度,也与保险损失率并没明显联系,因此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而在实际上是一种运用保险原理对银行经营风险进行担保的一种经济制度,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保险性质并不突出。而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后有面临倒闭的风险,居民该怎么合理安排存款、正确理财成了又一重要的问题。

3 我国居民投资结构的变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显著提高,居民投资意识逐渐增强。随着投资渠道逐渐扩宽,许多家庭的增值观念开始由储蓄意识向投资意识转变。

作为人们采用最多的投资方式,银行储蓄较为安全,且形式最为传统。但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在2008年对我国居民投资情况进行调查报告中显示,储蓄成为国民理财中占比最大的一项投资理财方式。但是其他投资产品如股票、投资性保险、基金等,从原来的结构单一、小规模,发展到分别占比66%、34%、29%以及22%,显现出居民投资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庞大空间。虽然我国长久以来所留存下的、以储蓄为主的、固有的理财方式难以摆脱,但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打破了我国人原本的保守理财观念,其他方向的个人理财投资方式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采用。

从图1可看出,2011—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551元、16510元、18311元、20167元、21966元,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逐年稳步增长,个人存款的数额理应当也呈上升趋势,但在存款保险生效前后的7个月中,该数额总体下降。如图2所示,4月、5月存款数额相较于3月明显下降,相较于6月有小幅度反弹,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自5月1日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居民的储蓄和投资的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 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转换

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后,由于居民投资结构的改变,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和影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一是逆选择问题所带来的银行业资金改变流向,从资金流入转向资金流出的现象可能使银行业面临经营风险。《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规定:“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储户原本应该选择安全和声誉好的大银行储蓄,但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在保险限额内,储户容易放下戒备,有极大可能会趋向选择“高风险—高收益”型银行进行储蓄,使资金从安全、声誉好的大型银行转向流入风险相对较大但收益率高的其他银行,对逆选择的出现产生顾虑,从资金流动性方面增加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贷款领域的“逆向选择”可能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出现。借款者往往具有信息优势,因为比银行更了解其信誉、项目风险、担保条件与收益。银行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水平来降低可能面临的信贷风险。那些业绩优良、经营正常的借贷者会因为高利率而退出借贷市场。与之相反,那些经营业绩不好的借贷者,更加偏好风险去支付高利率来获得银行的资金。这为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埋下了隐患。

[摘 要]土地的合理规划是实现城乡规划的一种途径,因此土地整治需要以城乡规划中的主体思想作为指导,供给侧改革需要将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紧密结合,尤其是对于新增的城市收益建设用地和农村土地整治成本用地之间的平衡。文章将讨论土地整治工作背景下,通过推进供给侧改革来增强城乡总体规划对于农村土地整治实施的指导性。

[关键词]土地改革;供给侧改革;切入点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012

1 前 言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深入的土地改革,尤其针对城乡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农村地区缺少科学的发展指引,从而产生的土地使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工作,并提出了在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必须引入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紧密关联的土地供给机制,应该通过有效的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科学的土地整治,加强我国城乡土地使用的合理规划。

2 现阶段土地整治中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相应的城乡建设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但是对于很多区域仍然存在着居民收入与土地效益及设施形象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于这种现象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不均衡发展的情况,并且对于落后地区加大了投入力度,逐渐将总体规划向着农村地区倾斜,对于城乡土地利用进行了更加清晰的统筹规划。政府已经明确将工作重点转向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并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两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措施,脚踏实地地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

城乡统筹规划没有被归类为国家法定规划,但是农村的土地规划仍需遵照城乡总体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总体规划。最初的城乡总体规划并没有实现均衡考虑,对于农村的规划内容缺失,无论是农村现状建设用地分布、规模和农业人口,还是耕地等方面,深入调研工作的缺失最终都会导致城乡总体规划对于农村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以及用地布局指引不尽合理。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总体规划的层次,农村土地规划的深度和内容不足都无法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就需要抛弃既有的城乡分别发展、相互独立的形式,对城市和乡村实行统一的规划发展。土地整治恰恰是落实这种城乡统一规划发展的步骤之一。通过有效合理的土地整治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协调化,功能区分开,居民生活统筹提高,这些过程需要依赖对于土地整治活动的综合调研和深入研究。只有通过土地整治政策的积极推动和土地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形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产业的长足发展,并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积极努力,最终达到城乡土地资源合理有序流动,才能实现整治区域内农业现代化、城市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长远发展。现有研究中罗明等人根据我国地域差异性特点,进一步指出了我国进行土地整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张正峰则进一步将土地整治模式区分为四种,分别为地域特征、待整治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整治目标、土地整治运行方式,划分的依据是土地整治中各要素的组合规律;赵伟的研究结果则将土地分类模式分为地域和自然两个大类,并没有深入探讨模式的运行机制;叶剑平在研究中引入了第三方的土地整治,提出一旦项目的总体收益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能够实现平均分配,就能够达到土地整治的最优模式;张军连等人综合对比了国内外土地整治案例,寻求我国土地整治模式的优化;郧文聚等人在研究中指出生态建设工作在土地整治中不能忽略。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关于城乡发展规划中土地整治课题的研究工作,重点都集中于城中村整治、农村居民点整治,典型的研究有徐宝根等人提出的一些具体案例分析,比如基于对浙江嘉兴“两分两换”农村土地整治的研究,提出了指导实践的土地整治措施。依据对研究现状的归纳不难看出,土地整治的具体实施方法直接影响到了未来城乡规划发展的结果,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土地整治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3 土地整治模式和政策的完善建议

3.1 土地整治模式

土地整治工作不是简单的问题,需要依靠土地整治模式的优化选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同时还离不开土地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下面将对土地整治模式的优化选取进行简要分析。

鉴于我国的地理、地貌、地域差别较大,不同的地理条件和资源分布不均匀,那么各个省市区域之间的自然社会经济与土地资源也千差万别,带来了土地整治目标存在差异。不同的方法用于不同情况,在进行土地整治工作时,就应该总结前任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和谐发展为目标,选择不同的土地整治模式开展工作,目前有四种较为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土地整治方法。

第一种是城市土地整治模式。在这种城市土地整治模式下,最根本的整治目标就是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且实现城市土地布局的合理性,统一将城市土地进行集中划分,并将不同区域的土地重新组合。与此同时,完善相关的公共设施及基础性建设工作,达到城市土地使用区域的功能完整化,完善土地利用情况,之后再将区域内土地或转换的价值返还给原来的土地持有人。这种城市土地整治模式广泛应用于已有的旧城区改造或者废弃地区、城中村等区域的土地整治活动。

第二种是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模式。这种模式具体划分为城市近郊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和城市远郊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其中城市近郊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并通过近郊的发展缓解城市发展的压力,并推动近郊尽快融入到城市发展规划当中,尤其是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迫切希望能够将近郊农村纳入到发展规划当中,可以充分利用近郊的交通便利优势,缓解城市发展的土地需求。实施中可以依靠农民意愿,选择出让宅基地转为城市居民或者用郊区宅基地换取新城镇国有土地商品房,这种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近郊土地整治过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形成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的新模式,尤其适用于城市发展受到土地使用限制的快速发展城市;另一种城市远郊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工作则以改善当地农村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当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建设新型农村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改造乡村中脏、乱、差的环境,提高并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主要被应用于农民人数较少、地区偏远、整村搬迁、旧村改造等农村地区。

第三种是农用土地综合整治模式。这种土地整治模式依赖于土地整治项目,接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推动力,结合部分未利用地开发、地块合并、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系统修建、田间道路整治等实施方法,加强对于现存的土地区域进行高效率的开发和利用,保护耕地的保有量,提高现代化农业水平,引入大型农业机械,推广大面积的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这种土地整治模式最适用于农村耕地较为集中的区域。

第四种是土地的生态整治模式。这种土地的整治模式是以保护和修复为主,通过生物技术实现农村生态的平衡修护,在提高农村自然生态平衡水平的同时,建设起完善的农村生态系统,提高当地土壤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质量,减少人为的破坏,维护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建设起农村发展的大型绿色生态系统,提高土地的价值和长期发展能力。这种土地整治模式主要应用于生态环境已经受到破坏,需要尽快修复的区域。

实际上为了能够实现城乡规划发展的协调统一,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分析时需要充分调研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背景等差异,平衡当地特色选择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土地整治模式,对于有需要的还应该进行不同模式的组合,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通过土地整治的成功,才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除了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整治模式以外,还有一项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就是相应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作为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十分重要。下面将对土地整治模式对应的政策选择进行简要的分析。

3.2 土地整治政策

根据前文描述的土地整治模式可以将土地整治政策相应分为四种,即城市土地整治模式的政策保障、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模式的政策保障、农用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政策保障和土地的生态整治模式的政策保障。

第一种城市土地整治政策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指导开展土地整治活动,政府在实施过程中作为宏观指导部门,需要对涉及的各个行政部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调,推进整个城市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一,需要完善科学的土地规划内容,保障城市土地整治的相关规划内容与城市规划能够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其二,坚持对城市用地结构和经济布局的科学性准则,对于土地整治工作不能过于急躁;其三,应该积极践行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其四,扩展土地整治工作的经济来源,形成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其五,针对城市的地籍管理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城市土地估价体系;其六,协调好居民迁移安置工作,做好对于征用土地的补偿工作;其七,注重城市中绿化用地的规划,保护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其八,做好对于土地整治工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编写工作,政府部门需要予以严格监督;其九,充分赋予人民对土地整治工作的监督权力,开通意见反馈渠道,多重监督,实现土地整治工作的干净透明;其十,重视对于土地整治工作的后续维护。

第二种是针对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模式的政策保障,也根据土地整治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种政策保障措施。首先是城市近郊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的政策保障,政策保障的重点就是考虑城市的快速扩张对于近郊产生的影响。一是通过对城乡发展的统筹,确定具体的规划并严格执行,避免城市的过度发展;二是尊重当地农民的普遍意愿,给大家发声的权利和渠道;三是给出合理充分的土地补偿标准,保护当地农民的既得利益;四是为失地农民做好就业服务,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促进当地居民的再就业;五是加大对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配套设施;六是改善户籍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七是加快推动农用地流转,扶持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八是建立清晰的土地产权划分,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另一种城市远郊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的政策保障则依据农村目前的土地使用情况,明确城乡发展规划作为土地整治的依据,根据当地特点确定实施方案,参与的基层人员分工协作,做好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做好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

第三种是关于农用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政策保障,为了保障农田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推进,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惠民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当地的推广,加快当地农田使用率的提高,清晰产权划分原则,规范进行农用土地的整治工作,合理分配土地整治后的收益。

第四种是土地生态整治模式的政策保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土地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同时,不会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推广和提倡生态农业的形式为主,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注重当地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土地整治生态评价体系,加快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保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4 完善我国土地供给制度的建议

目前,我国土地供给制度已经实施多年,但现阶段的供给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此提出以下三点完善我国土地供给制度的建议。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城镇低收入者和农民始终处在政策的受损者行列,所以我国土地供给制度更适用的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即在很长时间以后,当前的土地供给制度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够为社会、国家带来效益,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在制度执行期间可能存在个别人的经济利益受损的情况,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共同进步,所有人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在此建议土地供给制度应当与其他相关制度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整合完善:涉及土地所有权的界定、对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建设权等进行整合,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使土地能够按照市场规律进行高效的使用;使土地供给制度与房地产相关产业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相关政策有机结合,增强互补性;认真规划土地使用方针,合理计划与开发土地,建立健全相关土地供给制度,认认真真引导土地的健康高效使用。

猜你喜欢

存款保险制度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新版GMP中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