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编辑向科学编辑的转型

2016-10-18孙昌朋,林萍,陈望忠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文字编辑科技期刊变革

文字编辑向科学编辑的转型

在出版业整体发展态势的影响和推动下,学术期刊的深化改革已成大势所趋。传统学术期刊正在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而期刊编辑作为期刊内容的制造加工者,在期刊变革中发挥的作用将成为学术期刊改革顺利与否的重要因素,因而需重视编辑人员在期刊转型中的主体角色。因此,科技期刊所处的变革形势,期刊变革对编辑工作产生的影响,以及编辑工作者面对变革如何转型都值得深入探讨。

而现有研究中,关于科技期刊变革多是从数字出版、出版技术与模式的角度入手,且在编辑的转型论述中集中于编辑的素质、业务与流程、技术与方式的更新与转变。根据2015年11月4日发布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教育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科协发学字〔2015〕83号》的文件精神,本文将主要从期刊职能转型、政策导向以及竞争环境角度来具体分析科技期刊在变革中的发展态势,并根据期刊变革方向针对性的分析期刊编辑转型。

科技期刊变革趋势分析

在出版形态、媒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科技期刊的职能中心、竞争环境也发生重大变革,加上国内科研评价政策导向的改变,科技期刊终将从传统出版管理模式转型,探索新的变革发展方向。

从编辑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变,强化科技期刊在学术传播中的主导作用

科技期刊作为原始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肩负着承载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其传播交流的重要责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编排出版功能。然而目前,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还不够清晰,在论文学术质量、信息传播时效性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传播方面仍有不足。

为实现期刊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一方面,科技期刊的职能重点不应继续保持在编辑出版环节,传统职能已不能适应出版行业的变化,科技期刊需向“知识服务”转移,以“为知识服务”为中心,探索如何及时有效获取知识、传播知识,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更有效、更有传播力及影响力的服务平台。主动建立期刊与作者、读者的良好互动模式,积极沟通,形成人性化的知识服务。另一方面,科技期刊需改变被动局势,加强在学术传播中的主导作用。期刊应重视科学成果的生产至传播各个环节,主动进入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积极参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这有利于提高对科研成果与信息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因此,转变科技期刊职能,提高知识服务能力,强化学术传播的主导作用,提升科技期刊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是新时期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政策导向:鼓励优质稿源回流国内,期刊更需抓住机会

科研评价体系决定了科研论文的流向、科技期刊的稿件来源与质量,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科研评价存在严重的“SCI”现象,高校和研究所科技考评系统中,对进入国际权威检索的论文过分重视,使得大量优秀的原创科研成果流向国外期刊,限制了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已有许多学者意识到现状,为缓解矛盾,支持国内科技期刊发展,政府也开始发出相关文件给予导向,认为应坚持科技期刊对科研成果的首发作用。在积极鼓励我国科技工作者与国际科技学术界进行平等学术交流、强化自身在国际学术活动中话语权及地位的同时,需大力支持我国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以便于国内学术界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和利用,逐渐增强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另外,为增强鼓励措施的实效性,需在科研评价机制中,将重要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作为考核评价的必要条件,积极建立相关管理机制。

政策导向鼓励优质稿源流回国内,为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而在优质稿源逐渐回流过程中也会形成资源竞争的挑战,学术期刊需把握发展趋势,积极抢占优质稿件。相应地,期刊编辑需转移重心,进一步加强内容策划和约稿组稿,及时把握前沿科技信息和学科发展动态,及时发现和发表科学前沿的创新成果。

科技期刊竞争激烈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发展迅速,面对新媒体,科技期刊出版形态、传播方式以及管理理念也随之发展。变革环境中,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环境趋于激烈,竞争元素由单一转向多元化,产业内竞争持续力持续提高。影响力和学术质量依然是期刊竞争的核心,但管理方式、传播手段等外在因素也越来越成为期刊竞争的重点,科技期刊的生存发展与自身竞争力形成紧密联系。因此,能否适应新环境、成功转型成为期刊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科技期刊不仅需要完成传统职能,还需完善附加属性,满足科技工作者对科技期刊的需求。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其学术质量、影响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期刊传播力的竞争,包括强调学术内容的多元化呈现、学术传播的便捷与个性化服务等重要因素。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多元的竞争机会,学术期刊需积极面对变革、寻求期刊新发展。

文字编辑向科学编辑转型

编辑作为科技期刊的主要力量,期刊的变革必然会对编辑转型产生驱动及影响。科技期刊竞争环境和职能中心的变化促使编辑人员的工作职能及业务重心发生转移,而政策导向对国内期刊发展的支持,也为编辑工作转型提供了驱动力。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根据期刊发展要求、自身发展需求,有必要对自身角色定位及功能进行重新审视。而编辑工作转型方向可与科技期刊变革趋势一一对应,具体需要从意识转型与职能转型两方面入手,实现从文字编辑转向科学编辑。

意识转型:提高编辑主体意识

就像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科技期刊编辑在改革中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将成为科技期刊改革成败的关键,编辑人员的主体意识是否强烈会直接影响期刊变革的进展。编辑工作者的发展离不开期刊,而期刊的发展也主要依靠编辑工作,只有编辑人员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才会产生自我工作转型的驱动力。

科技期刊变革形势下,编辑转型的主体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增强竞争意识与危机观念:科技期刊面临多元化竞争,如何保证期刊学术质量、提高影响力、传播力应成为每位编辑工作者的压力。编辑的竞争意识除了要认识到提高期刊竞争力的迫切性,还有提高自我竞争力的需求。期刊变革促使编辑工作产生变化,编辑人员为适应工作需求需进行自我提升,优化能力结构,学习并提高知识服务能力,增强竞争意识与危机观念有利于促进期刊变革进展。(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积极性、主动性:科技期刊变革中期刊重心从编辑出版转向知识服务、增强学术传播主导性,是为了实现科技期刊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而知识服务包括对科技成果的获取与传播,为科技知识提供有效传播服务平台,做到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这要求编辑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提高知识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完善期刊服务平台献计献策。

职能转型:文字编辑转向科学编辑

编辑的职能转型依赖于科技期刊职能中心的转移,而在科技期刊变革中,期刊发展趋向于为科学知识创新服务以及主导学术传播,因此,编辑转型需将工作职能由文字编辑转向科学编辑。科学编辑工作不同于传统的文字工作,需要编辑人员重视科学知识产生的全过程,及时把握前沿科技信息和学科发展动态,发现和发表科学前沿的创新成果,这就需要加强内容策划和约稿组稿能力。另外,政策导向的支持又会使更多优秀科研成果留在国内,这也促使国内科技期刊编辑重视对这类成果及论文的需求。

如何实现由文字编辑向科学编辑的转变,就具体措施而言,科技期刊管理者需支持和鼓励期刊编辑深入科研一线,了解科研各个环节,走向实验室和学术会场,主动获取一手的科研资料与信息,并对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动态进行及时报道。其次,积极建立专家库并进行学科分类,与潜在作者群建立良好联系,增加发现科研成果的机会,定期根据热点进行组稿约稿工作。科学编辑需要更强的职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完成文字编辑向科学编辑的转型,不仅有利于期刊变革发展,也可提高编辑的自身素质。科技期刊编辑必须不断自我完善与调整,迅速适应这些转变,以顺应科技期刊展趋势,满足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与未来职业发展需要。

讨论

科技期刊变革使期刊编辑转型产生必要性,而期刊编辑转型又是促进期刊变革的重要力量,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变革正处于期刊职能中心转移、政策导向支持以及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之中,科技期刊需要从编辑出版走向知识服务,加强学术传播主导性,提高自身竞争力。这决定了期刊编辑也需要从传统枯燥繁琐的文字工作走出来,将重心放于以“为知识服务”为中心,主动走出去,进入科研一线,提高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的能力,强化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学术对话。鼓励科技期刊编辑实现科学编辑转型,有利于促进期刊发展,增强科技期刊在学术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10.3969/j.issn.1001- 8972.2016.18.039

猜你喜欢

文字编辑科技期刊变革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文字编辑工作者的新闻素养提升方法
论新媒体时代如何培养文字编辑人员的基本素养
新媒体时代文字编辑转型及创作策略
新媒体时代新闻文字编辑的创新与实现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