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开课背后的追问

2016-10-17付隽

江西教育B 2016年7期
关键词:公开课课堂教学课堂

付隽

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公开课将教师从各自封闭的“私密性”课堂“召唤”出来,实现教学经验与智慧的共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在很多公开课、示范课,尤其是比赛课,老师课前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名曰“做课”,有关这类公开课的种种现状,引发我们很多追问。

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有专门的电教老师为其制作课件,教研组为其集体备课,执教者还要在所教班级中反复演练试教。而这种形式繁复、手段高超、过程“完美”的公开课对广大教师的常态教学却没有多少借鉴意义。一节公开课教师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物力来准备教具,公开课成了“作秀课”。试问:教师平时是不是每节课都有时间和可能去准备这些东西?如果仅仅是为了评奖,那这样的演示有没有实际的价值?

面对公开课的种种现状,引发我们如下追问:

一、公开课,我们追求完美还是真实?

时下,只要是公开课,几乎都会有热闹的课堂活动,似乎只有讨论、做游戏、表演才是最好的公开课,不这样做就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许多年来各式各样的公开课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思维定势——一节优质的公开课必须是“完美”的。就是在这种思维定势中,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成为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变成了“无懈可击”的表演;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讲究“精雕细刻”的形式;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便越来越成了各种“模式”生搬硬套或惟妙惟肖的翻版……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有效率的课、每个学生应该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的课、平常实在真实的课,教师要努力创设开放互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有所发展。然而,现在仍有不少人把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如何、学生配合好坏作为评价是否一节好课的主要尺度,全然不顾一节课、一段时间内学生究竟获得了什么,能力有无提高。这是令人深思的。教师表演、学生配合的课岂不成了一堂表演课?教师是导演和主演,学生岂不成了配角?这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

公开课其本质应该是体现授课教师本人对先进教学观念的课堂贯彻,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听课老师的启发。公开课不拒绝漂亮,但不刻意追求漂亮;公开课应该拒绝“完美”,拒绝“作秀”,“完美”“作秀”的课总是掩藏不住假的,因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永远会有遗憾。那种经过反复操练近乎完美的公开课,于学生于听课者有何启示?于自己又有何裨益?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完美”!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各种公开课应该拒绝虚假的“完美”,应该回归真实自然的“常态化”的研讨情境,还其教学研究的本来面目。公开课,需要展示的是真实的教学过程,只有真实的课堂,才具有启发性、借鉴性和操作性。

二、公开课,我们怎样做个有个性的教师?

有些公开课,从设计上看:该有的都有了,有设问、有板书、有背景材料、有课外延伸;从过程上看:各个环节的把握,各种手段的运用,都比较熟练,有些地方还颇具匠心,整个课堂的起承转合也都很自然,从这些方面来说是一堂比较好的课。但是不能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地方。那么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什么地方没到火候呢?就是因为没有个性。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个性,这是由教学的本质决定的。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是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内在交流。一堂公开课是否成功,主要就看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是否发生了这种内在的交流,以及这种内在的交流是否深刻,是否流畅,是否完整。每一个学生是一个世界,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感觉世界和认知世界,这也就决定了教学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在教学中,越是不统一的越是有意义的越是个性化的越说明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发生着深刻的、流畅的、全面的内在交流。由此可见,个性化是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是成功的教学的必然表现。在实践中,也只有个性化的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来自何处呢?来自教师的个性。一个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一个最有个性的教师,唯有如此,才会有其独特的魅力。

三、公开课,我们如何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顾名思义,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以及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长期以来,我们似乎习惯了“老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课堂上教师永远处于主动的提问的地位,学生的思考、学习是被动的。长此以往,难怪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教师应选择民主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既有方案,又无定案,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活动,在探究中通过师生的互动,达到对每个问题的认识。正是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师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教师的“教”永远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实践证明,教师如能适时、适宜地进行“换位教学”,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其主动性、参与性。在“互动”“开放”和“创造”中,学生获得了相当大的主动权,主体地位也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同时,“换位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解除学生的懒惰思想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在构思新课时,我们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只有我们蹲下身来,以孩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看孩子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学习世界。

四、公开课,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也是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发展学生个性,必须要改革课堂教学,放弃“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四十五分钟,把传授知识变成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自我革命,从自我中心的圈子里跳出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给学生学习的权利、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一位哲学家说过:“什么都能代替,唯有思维不能代替。”为此,教师应尽一切努力在学生的脑海中保持一块相对轻松自由的空间,在课堂上营造热烈兴奋的学习环境,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另外,教学活动不仅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更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教师要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采取小组讨论、个别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养成相互倾听、相互尊重的好习惯,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如果我们在上公开课时,能够凸显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生成性,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服务,这样的课就一定不会是一堂“差课”。只有从这种新的视角、新的高度来审视公开课,我们才能开拓更多的研究领域而避免低层次的盲目重复,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整体的提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如何上好公开课,更好更广泛地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公开课的导向示范作用来推动整个教学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积极努力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

责任编辑 杨文立

E-mail:86575802@qq.com

猜你喜欢

公开课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