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2016-10-17于艳艳王大伟路会景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4期
关键词:超声

于艳艳 王大伟 路会景

【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A、B、C级患者分别作为A、B、C三组, 各16例;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经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结果 肝功能分级与空腹胆囊壁厚度及餐后1 h胆囊壁增厚量呈正相关(P<0.05), 且与空腹胆囊前后径及餐后1 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呈负相关(P<0.05)。肝功能分级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 而与胆红素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应用超声检查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前后径及囊壁厚度改变的关系可给予有效的评价, 有助于鉴别肝硬化功能损害程度, 了解临床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 超声;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改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22

目前, 临床普遍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主要与原发或继发免疫功能低下有着直接的关系, 该病如不及时治疗容易演变为肝硬化, 甚者引发肝癌[1]。肝硬化常合并胆囊功能障碍及胆囊壁增厚, 具有较高的发生率[2]。以往对于胆囊功能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基于脂肪餐后, 而对非脂肪餐后胆囊改变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2013年2月~2015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4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排除合并有糖尿病、肥胖症、胆囊病变的患者。其中男36例, 女12例;年龄42~53岁, 平均年龄(47.61±4.51)岁, 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A、B、C级患者分别作为A、B、C三组, 各16例。其中A组男11例, 女5例;年龄43~53岁, 平均年龄(49.3±4.5)岁。B组男12例, 女4例;年龄42~55岁, 平均年龄(48.6±4.7)岁。C组男13例, 女3例;年龄43~52岁, 平均年龄(48.6±3.9)岁。选取同期体检的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34例, 女14例;年龄44~55岁, 平均年龄(48.41±4.72)岁。

1. 2 方法 应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PHILIPS-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 线阵与凸阵探头频率为3~7、3~5 MHz。受检者检查当日均晨空腹, 取左侧或平卧位, 以线阵或凸阵探头于空腹及非脂肪餐后1 h对胆囊前后径及体部前壁厚度进行测量, 胆囊体积用胆囊前后径替代, 分别对胆囊壁增厚量和胆囊前后径缩短量进行计算。入选患者均测量3次, 取其均值, 超过4 mm则视为胆囊壁增厚。于超声检查前后2 d内, 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查血常规、肝肾及凝血功能。

1. 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各组空腹、餐后胆囊壁前后径和胆囊壁厚度改变情况, 分析其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②分析肝功能测定指标值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时间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胆囊功能和肝功能分级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肝功能分级与各组空腹、餐后胆囊前后径及胆囊壁厚度的相关性 A组空腹胆囊壁厚度及餐后1 h胆囊壁增厚量分别为(4.23±0.16)、(0.56±0.02)mm;B组分别为(9.00±0.16)、(0.51±0.01)mm;C组分别为(9.86±0.16)、(0.37±0.02)mm;对照组分别为(2.99±0.13)、(0.10±0.01)mm。A组空腹胆囊前后径及餐后1 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分别为(22.06±6.46)、(5.37±1.54)mm;B组分别为(24.57±7.16)、(4.27±1.52)mm;C组分别为(29.55±7.15)、(3.23±1.62)mm;对照组分别为(23.16±7.45)、(8.49±2.35)mm。研究显示, 肝功能分级与空腹胆囊壁厚度及餐后1 h胆囊壁增厚量呈正相关(P<0.05), 且与空腹胆囊前后径及餐后1 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呈负相关(P<0.05)。

2. 2 肝功能分级与肝功能测定指标值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时间的相关性 经分析显示, 肝功能分级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 而与胆红素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P<0.05)。

3 讨论

早期肝硬化起病较为隐匿, 临床表现以及间接或直接血清生化指标诊断缺乏特异性, 病情评估滞后[3]。临床上肝组织活体检查被视为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及时对肝硬化分级进行准确的评估, 对其诊断和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因此, 简单快捷评估肝硬化损害的程度, 对于患者病情的判断、疗效的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 肝功能分级与空腹胆囊壁厚度及餐后1 h胆囊壁增厚量呈正相关(P<0.05), 且与空腹胆囊前后径及餐后1 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呈负相关(P<0.05), 这与莫如清[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说明胆囊壁增厚发生率与肝炎肝硬化损害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者具有相关性。可能与肝硬化过程中机体功能出现系列病理改变, 致使胆囊壁厚度增加, 并对胆囊收缩排空功能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造成餐后胆囊壁增厚量减少。同时胆囊在餐后1 h排出量最大, 之后主要处于充盈状态, 从而可将餐后1 h胆囊壁增厚量作为评估肝硬化功能损害程度的辅助指标;肝功能分级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 而与胆红素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P<0.05), 说明腹水、低蛋白血症等可能是导致胆囊壁增厚的原因。有研究显示[5], 门静脉压力升高会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 造成内皮细胞数量减少, 进而导致肝功能损伤, 容易引发门脉高压, 而经相关临床研究证实, 在门静脉高压症及低蛋白的作用下胆囊壁会直接增厚。

综上所述, 超声检查能够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评价, 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以及临床疗效的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冰, 张丽娟. 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早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2):67-68.

[2] 莫献凌, 何芳.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方法的临床研究. 热带医学杂志, 2014, 14(9):1162-1165.

[3] 陈新燕, 门永忠, 吴永娟. 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5):1103-1105.

[4] 莫如清. 超声检查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胆囊改变中的应用价值. 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8(1):158-159.

[5] 莫献凌, 何芳, 吴春燕. 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及前后径超声改变的探讨.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 21(z1):281-282. `

[收稿日期:2016-05-12]

猜你喜欢

超声
超声脉冲回波理论下的影像物理学实验设计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波作用下乳化炸药和乳胶基质的破乳现象试验研究
超声检测4~12岁女童子宫卵巢的临床意义
超声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黄疸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