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德、日、韩国际科技合作的特点分析

2016-10-17黄敏聪

科技视界 2016年21期

黄敏聪

【摘 要】本文通过对美、德、日、韩四国的国际科技合作特点以及优势领域分析,总结其国际科技合作的成功经验与政策,并提出中国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国际科技合作;科技合作模式;科技竞争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 Germany, Japan , Korea,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policies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operation of China.

【Key words】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model;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0 引言

国际科技合作是一国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提升本国科技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国际科技合作的水平往往也是一国科技竞争力的表现。随着近年来国际竞争的加剧,如何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推进本国科技竞争力提升,从而促进本国产业发展,成为了各国政府的主要关注问题之一。美国、德国、日本以及韩国是近5年来OECD国家中进行国际科技合作较多的国家。本文将对这四国的国际科技合作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促进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建议。

1 美、德、日、韩国际科技合作特点

1.1 美国

在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制定中,美国国会主要考虑美国的长远利益,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与美国国务院主要侧重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国际科学、工程与技术分委会(NSTC)专门负责国际科学合作,研究外国的政策和国家研究与开放计划。

主要合作领域:美国由于占据了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因此其合作领域广泛,但是受政府偏好的影响,每届政府都有各自的优先科技合作领域。例如布什政府时期,国家安全等成为美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焦点。当前,美国正试图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重振美国经济,并把新能源产业打造成美国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因此,奥巴马政府的国际科技合作主要围绕新能源等领域开展。

美国政府确定的双边科技合作伙伴包括:英、法、德、俄、日、中等国。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国际科学、工程与技术委员会中专门建立了日本、中国、俄罗斯3个特别工作组。自2008年起,中美的科技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其中包括:《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美国国务院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组工作计划》、《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等[1]。

1.2 德国

德国国际科技合作一直秉持向全球开放的战略,特别是对于中东、非洲以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亚洲国家中与德国进行科技合作最多的国家。德国对国际科技合作相当重视,就算是金融海啸时期,其年均国际合作经费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年投入超过10亿欧元)。

德国对外科技合作的目的主要在于:1)为本国产业集群服务,特别是中小企业集群。因此,德国中小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具有强大竞争力;2)将本国技术力量,特别是职业教育模式向各国出口。

在实施国际科技合作中,德国另辟蹊径,其主要表现在:

1)作为国策,推进大科学装置落户德国,例如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等。这种大型科学装置通过国际费用分担方式,不但培育了德国的科学竞争力,同时也能减少风险并推进本国产业发展。

2)大量引进联合国机构。在德国的联合国机构多达18个,如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环境与人类安全研究所等。此外,一些重要的国际小组、大型科研计划联络处以及国际谈判委员会等都设立在德国。

3)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网络。有鉴于德国的工业制造以及职业教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需求的,德国已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庞大的科技合作网络,例如在南非的专业研究中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成为德国这一国家战略的重点地区。[2]

在科技合作领域中,医学与工程科学领域是德国科技合作重点。

1.3 日本

日本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主要是“自我为主,对外有针对性合作”。日本外国直接投资占全国研发支出比例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最低的,其科技合作以“走出去”战略为主,这是因为日本的技术研发力量雄厚。在“走出去”的战略中,主要表现为:

1)积极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其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精密材料、核能、宇宙开发等高精尖领域。

2)推进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输出贸易,其主要集中在能源、制造技术、农业等领域。这些领域是日本具有绝对技术优势的领域。

日本在实施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特点主要为:

1)积极向国际科技组织、高层次研究计划或机构派遣专家及研究员,并争取担任主要组织的领导,收集科技情报。

2)加入多边合作的重大科技计划。日本政府在多方参与的国际科技合作中投入明显,但是双边科技合作则较少。[3]

1.4 韩国

韩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主要是在薄弱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在优势领域则强调自主研发。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的科研环境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外国直接投资仅占韩国全部研发支出的约0.3%,该数据是OECD国家中除日本以外最低的。自2004年韩国将自身定位为“东北亚研发中心”后,陆续在各主要国家建立了15个合作研究中心与协力中心,其中中国9个,俄罗斯4个,美国一个,蒙古1个。同时,针对前沿领域,韩国积极引进了10个国外优秀研究机构进入韩国,并在2005年起,推动“韩国——全球创新网络计划”(主要合作国家是美国,领域主要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7个领域)

从文献与专利角度看,韩国在“纳米科技”以及“化学合成”两个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中处于较强的地位。但是从专利角度看,其技术贸易出口与进口额主要集中在电气电子领域,但是在这个领域,韩国的文献与专利合作都非常少。由于三星、LG等韩国大型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可以推断,在涉及国家重要产业与领域的研发,韩国主要奉行自主研发为主,通过专利贸易的形式输出,但是科技合作非常少。这也是韩国科研环境相对封闭的原因之一。[4]

2 中国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建议

2.1 鼓励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及相关活动

通过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与活动,了解当前国际科技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引导国际科技资源向中国汇聚。资助在我国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科学家及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并在其中担任学术职务;争取更多的国际科技重要会议在中国举办,对重要的国际会议给予必要的专项经费支持,为扩大和深入开展国际科技重大项目合作奠定基础。

2.2 加大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的建设力度与投入强度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国际科技平台建设,可针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相关产业科技平台的建设。同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依托,选取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国际产业联盟的构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

2.3 构建国际科技合作创新战略伙伴机制

战略伙伴机制将使中国与这些地区的科技机构之间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战略伙伴机制的构建,积极争取国际组织相关科技机构落户中国。此外,政府应鼓励与促进我国优秀科技服务机构(如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技术检测机构等)获得国际相关组织的授权与认证。

2.4 加强和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孵化器建设

国际孵化器的建设将为推进创新链中下游国际科技合作提供硬件支持平台。我国应建立五大系统为孵化器提供必要的保障,即投融资服务系统、技术交流与交易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体制机制保障与支撑服务系统,在2016-2017年间,集中力量建设1-2个重点示范点,为建立最具有汇聚力的国际孵化器探索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秋菊.美国国际科技合作调研[J].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2012(12):1-32.

[2]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德国科技创新态势分析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05.

[3]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日本科技创新态势分析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07.

[4]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韩国科技创新态势分析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07.

[责任编辑:王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