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景点评价研究

2016-10-17蔡永茂王前陈峻崎姚永刚蒲凌奎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八达岭青龙国家森林公园

蔡永茂,王前,陈峻崎,姚永刚,蒲凌奎

(1.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北京 102112;2.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林场花卉处,北京 100013)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景点评价研究

蔡永茂1,王前1,陈峻崎2,姚永刚1,蒲凌奎1

(1.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北京 102112;2.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林场花卉处,北京 100013)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包括红叶岭、丁香谷和青龙谷3个景区,分布各类景点35处,其中自然景源28处,人文景源7处。该文通过实地游览,调研3个景区最佳游览路线的景点分布情况,将景点景观度划分为极优、优、良、中、差5个等级。在游客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景点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红叶岭景区景点景观度为优,景点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游览效果最好;丁香谷和青龙谷景区景点景观度为良,景点分布不均衡,影响了游览效果,需要改进;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景点景观度为良,应继续开发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景点,提高公园整体景观水平。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景点评价

Abstracts:The Badaling National Forest Park consists of three scenic areas:Red Leaves Hill,Qing Long Valley and Lilac Valley,there are 35 scenic spots distributed,including 28 natural scenery spots and 7 humanistic scenery ones.Based on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in three scenic areas,distribution of scenic spots on the most optimum ornamental route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paper,5 landscape degrees of the scenic spots have been categorized.Based on investigation findings via questionnaire,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alysis these scenic spo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scenic spots in Red Leaves Hill were ranked as the best in Landscape degree,due to its properly scenic site arrangement,outstanding main spots while coordinating with the rest.In contrast,spot distribution in Lilac Valley and Qing Long Valley were imbalanced,downgrading the esthetical effect and requiring further improvement.In general,the esthetical quality of the landscape in the park was good.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tourists,further efforts should be paid to establish more unique spots and to improve scenic quality of the whole resort.

Keywods:Badaling National Forest Park;Scenic Area;Scenic Spot Evaluation

1872 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标志着世界自然保护与公众游憩事业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世界森林旅游的开端[1]。我国最早于1982年建立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建成森林公园3101处,面积0.18亿hm2,其中国家森林公园792处,面积0.12亿hm2[2]。森林公园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2014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收入高达709.8亿。伴随着森林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如何满足广大游客的普遍需求,科学地开发出广受欢迎的景点,成为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难题。目前,森林旅游景观研究多集中在风景林美学评价及经营对策等方面[3-8],将景点作为独立个体进行景观评价的研究还较少见。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景点进行景观度评价,为公园的规划及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境内,距市区60km,处于万里长城八达岭和居庸关之间,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北纬40°17′[9]。公园包括红叶岭、丁香谷和青龙谷3个景区,红叶岭景区面积134.3hm2,有景点18处,以10月红叶辉映长城而远近闻名;丁香谷景区面积414.8hm2,有景点7处,内有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暴马丁香天然次生林,每年6月中旬,园内丁香怒放,被誉为“北京最香的山谷”;青龙谷景区面积471.9hm2,有景点10处,景区内建成有北京市首家森林体验馆,以科普教育、休闲避暑为特色。3个景区之间有公路连接,交通便利,景观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2 研究方法

2.1 景观度界定

景观是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景象,或一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10]。对某一具体景点来说,不同受众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本文将视觉感受划分为“极优、优、良、中、差”5个等级,制定出每个等级相应的评价标准(表1)。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每个景点不同评价等级所占的人数百分比,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相对位置,即景观度。景观度将模糊的景观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字,真实地反映了受众群体整体上对景点景观的评价结果,同时实现了不同景点之间景观的评价和比较,为景点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表1 景点景观度评价标准

2.2 问卷调查法

在实地调查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所有景点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受调查人员包括旅游、林业、园艺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共30位。填写调查表之前,与所有受调查人员进行打分流程及调查目的的充分沟通。发放问卷共计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100%。发放调查问卷遵循以下3原则:一是可靠性原则,所有打分人员均多次游览过森林公园,对景点的地理位置、发展历史、景观特色非常熟悉;二是专业性原则,打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对景点景观的评价均是基于专业背景、旅游经验等综合判断后,得出的结论;三是严肃性原则,通过与打分人员充分沟通,使其了解打分的目的和意义,在打分过程中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表2 景观度评价等级

3 结果与分析

3.1 红叶岭景区景点景观度

红叶岭景区景点18处,其中9处景观度为优,9处景观度为良,腾龙台与残长城红叶岭段为最佳观景点,青龙桥火车老站、望龙台和詹天佑铜像及墓也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表3)。

以景点距入口的距离为横坐标,景观度为纵坐标,作最佳游览路线景观度变化图(图1)。由图可知,红叶岭景区景点分布均匀,景观度高,整体上重点突出、布局合理。

3.2 丁香谷景区景点景观度

丁香谷景区景点7处,其中3处景观度为优,4处景观度为良,摩崖石刻为最佳观景点(表4)。摩崖佛像石刻造型优美、历史悠久,文化艺术价值较高,坐落在佛教圣树暴马丁香天然次生林中,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高度统一,最受游客青睐。此外,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处受到游客欢迎,表明养生保健类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表3 红叶岭景区景点问卷调查与评价

图1 红叶岭景区最佳观赏路线景观度变化

由景观度变化(图2)可知:丁香谷景区游览初段缺乏观赏性较高的景点,景点之间景观度差异不大,游览中段望龙岭和摩崖石刻受到游客欢迎,游览末段缺乏观景点,建议加大游览初始和末段的开发力度,初段可设置森林体验馆等人文景源,末段可设置2~3个以休憩、观赏为主的自然景源(图2)。

3.3 青龙谷景区景点景观度

青龙谷景区景点10处,3处景观度为优,5处景观度为良,2处景观度为中,望龙亭为最佳观景点(表5)。值得关注的是森林体验馆,以了解森林知识、体验森林产品为特色,受到游客欢迎,预示着森林体验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青龙谷景区景点过渡平淡,游览初始和末段缺乏景观度较高的景点,此外,景观度优的景点仅有3处,占景点总数的30%,在3个景区中比例最低,应加大开发力度,建设一批景观度较高的景点,提升景区整体景观水平(图3)。

表4 丁香谷景区景点问卷调查与评价卷调查与评价

表5 青龙谷景区景点问卷调查与评价

图2 丁香谷景区最佳观赏路线景观度变化

图3 青龙谷景区最佳观赏路线景观度

3.4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度

在游客观赏游览活动中,每个景点都具有独特性,且景点之间相对独立,因此本文以景点作为景区景观基本单位,赋予同等的权重;在森林公园层面,综合考虑资源总量、开发潜力等因素,景区权重等于景区面积比森林公园面积(红叶岭0.13,青龙谷0.46,丁香谷0.41)。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红叶岭、青龙谷、丁香谷景观度等级分别为优、良、良,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度等级为良(表6)。

4 结论及讨论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景点有35处,自然景源28处,人文景源7处,红叶岭景区绝大多数自然景源以残长城为背景,景观历史厚重、大气雄浑,而丁香谷景区的摩崖石刻、青龙谷景区的森林体验馆等人文景源以自然为背景,丰富和拓展了文化内涵,赋予人文景源自然的气息,从整体来看,森林公园以自然景源为主,人文景源为辅,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景点景观度评价方面,15处景观度为优,占景点总数的42.9%;18处景观度为良,占景点总数的51.4%;2处景观度为中,占景点总数的5.7%。根据景观度高低排序,可得出每个景区及森林公园整体的最佳观景点,红叶岭景区为腾龙台与残长城红叶岭段,丁香谷景区为摩崖石刻,青龙谷景区为望龙亭,森林公园为腾龙台与残长城红叶岭段。

红叶岭景区景观度为优,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景点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适合秋季观赏游览;丁香谷景区景观度为良,景点存在数量较少、分布不均、游览路线重复等问题,应重新规划游览路线,并在游览始、末两段开发新的景点;青龙谷景区景观度为良,部分景点景观度较低,需重新进行定位和开发,同时根据景区面积较大、植被丰富等特点,未来的开发应以森林体验、越野健身等为主要特色。八

表6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旅游景点评价

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整体景观度评价为良,旅游观赏价值较高,具备较大市场开发潜力。

在3个景区中,红叶岭景区开发最成功,应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鉴于目前游客数量较多,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做好游客环境冲击方面的防护措施。丁香谷和青龙谷景区开发潜力巨大,应继续加大开发力度,拓展旅游形式和内涵,深入挖掘特色景观,重点开发出一批高景观度景点,提高景区的整体景观质量,同时注意开发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使之更好地为游人服务。

[1]卢琦,赖政华,李向东.世界国家公园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1995(1):34-40.

[2]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网.2014年度森林公园建设经营情况统计[EB/OL].http://www.forestry.gov.cn

[3]杨学军,李永涛,石富超.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美学评价及经营对策[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9,17(3):201-207,236

[4]于守超,崔心泽,张慧梓,等.公园美景度评价模型研究-以聊城市姜堤乐园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4):412-415.

[5]吴吉林,廖博儒,陈功锡.基于SEB法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风景游憩林美景度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4):81-86.

[6]张丹,龙昱,吕霜.游览区景点景观性评价方法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5):249

[7]周锐,李月辉,胡远满,等.基于景观敏感度的森林公园景点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1):2460-2466.

[8]陈鑫峰,贾黎明.京西山区森林林内景观评价研究[J].林业科学,2003(4):59-66.

[9]王继兴,赖慧武,刘达成.八达岭森林旅游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19-2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1]胡守忠,顾建勤.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应用[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5,21(1):74-80.

[12]熊德国,鲜学福.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改进[J].重庆大学学报,2003,26(6):93-95.

The Evalu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Badaling National Forest Park

CAI Yong-mao1,WANG Qian1,CHEN Jun-qi2,YAO Yong-gang1,PU Ling-Kui1
(1.Badaling Forest Farm,Beijing 102112,China;2.Beijing Municipal Bureau of Forestry and Parks,Beijing 100013,China)

F592.7

A

1002-3356(2016)01-0001-04

2015-11-24

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森林多功能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Z14110000601);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青年科技专项“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暴马丁香天然次生风景林经营管理技术研究”(2015-1-3)。

蔡永茂(1962-),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森林保护与森林多功能经营,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游憩林健康经营。

猜你喜欢

八达岭青龙国家森林公园
首发集团八达岭分公司“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荣获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称号
北京知名品牌“八达岭”牌皮鞋的发展历史回顾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八达岭上望中国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八达岭”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少林功夫拳(三)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小青龙说“角”
青龙现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