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入学考试应增加专业课门数探讨

2016-10-15朱志超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入学考试专业课研究生

朱志超

【摘 要】 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弊端、我国高校期末考试的宽松及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门数设置,三者形成合力,严重影响高校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导致研究生专业基础和科研创新能力较差。建议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增加专业课考试的门数,以有效提高我国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 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专业课;增加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指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面试组成。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就建构了初试与复试并举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制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研究生报考人数和招生规模逐年扩增,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围绕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1,2]

自1978-2002年,我国全日制硕士生入学初试科目基本上是5门课: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从2003年起,教育部将初试科目由5门改为4门,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从2010年开始,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试卷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英语(一)即原统考“英语”。英语(二)主要是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统考科目。根据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各学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入学所应具备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实施全国统考,绝大部分都考四门,第一门政治、第二门外语,第三门数学,第四门专业课(部分高校专业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其中政治、英语、数学全国统一出题,部分考试的专业课是全国联考统一出题(如计算机统考、教育学统考、心理学统考、历史学统考、农学统考、西医和中医统考、法律硕士统考等),其他绝大部分招生专业的专业课由各招生学校自主出题。

总的来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程考试大部分由招生高校自主出题,且大部分只有一门专业课程(前三门是政治、英语、数学),这样的一门专业课程对考量一个学生的专业水平来说,还是太少。当然,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初试外还有复试,但复试一般是几个导师在一起问一些基本的问题,看看基础知识或概念有没有问题,复试考察的严格和全面程度远达不到初试。学生对复试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没有初试课程掌握的好。

一、四六级弊端、高校期末考试的宽松和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三者合力

1、四、六级考试的弊端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四、六级考试弊端的核心是:四、六级考试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专业学习时间,严重阻碍了人才的培养。四、六级是国家级考试,它的重要性权重远高于其他课程,学生在校期间不得不轻专业,重英语,尤其是英语成绩差的。为了能过四、六级,许多学生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压榨”专业课的学习时间,造成了在整个大学里,除了少部分学生对大学各门课程都学的比较扎实外,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的掌握并没有那么扎实。[3]

2、高校期末考试的宽松

我国各高校期末考试的命题都采取的是自主命题,自主考试,自主阅卷的形式,考试的难易程度由高校自主控制。目前中国本科生淘汰率非常低,期末考试的一般不会很难,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这样,大部分高校期末考试其实是比较松的,考试比较简单,学生的专业课程是比较容易过的。

3、三者形成合力

四、六级考试严重占据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时间,造成学生对专业课的掌握不是很扎实,加上高校期末考试比较宽松,专业课考试比较简单,更造成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课不重视,学生在專业课上花的学习时间少,这两者合力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高校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了。加上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只有一门专业课,学生在准备考研时,只对考研的这门专业课程认真复习,对非考研的专业课程就十分轻视。这样,在中国目前的四、六级考试占据学生专业学习时间、高校期末考试的宽松和研究生考试专业课程门数少的三者合力大气候下,学生没时间也没有动力去学好大学里多门的专业课程。三者之间互相形成合力,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本科教育,造成的后果是本科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或缺失,研究生普遍专业基础差,或必要的专业基础缺失。

总之,四、六级考试弊端、我国高校的期末考试宽松,加上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较少的三方合力夹击,造成目前我国研究生总体来说专业基础水平较差,也即科研基础比较差。在这种严峻的实际情况下,我们应该也必须进行改革,比如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实施多门专业课程的考试,以保证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实际上,好的基础才能有好的创新,没有好的基础,创新能力也将大大打折扣。

二、研究生入学考试增加专业课程的探讨

2003年前,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科目为5门,其中2门是专业课。现在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4门,其中1门专业课。减少的另外1门专业课,一般放在复试的时候进行考察。问题是,既然这门专业课程要复试,也即要掌握,为什么不在初试也考呢?这样学生不会掌握的更好吗?即使这门课程初试考了,复试也可以再进行进一步的考量,看学生的掌握程度。

目前有一种流行的错误观点,就是学习成绩好的科研反而不行,成绩一般的反而科研能力强。确实有这样的例子,但是这样的例子占总的比例是很少的,大部分成绩好的科研能力都强,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减少研究生考试科目。减少考试科目就一定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考的越少学生的科研能力越强?当初改革的目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不使一些科研能力强的怪才埋没,所以将5门改成4门,但少考1门专业课又有什么用?专业课一般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无论是通才还是怪才,只要肯看书,都是容易通过的。关键是,很多怪才卡在了英语和数学上面了,所以我们要改的应该是要将英语和数学放松!因为很多专业的研究,并不需要过高的英语和数学水平!而专业课程,则必须加强:专业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研究生教育本来就具有“专”、“深”的特点,不是说英语、数学、政治分数高就适合做任何方向的科学研究了。因此,研究生招考中必须要着重考察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实际上,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以当前中国的培养模式,很难或很少出大才,也难以在在高难精尖上出大量的大成果,其根源就在于基础太差。以物理研究为例,目前大部分物理方面的研究生不能做真正的理论物理研究,只能做一些模拟计算或技术上的工作,尤其是理论物理领域,基础不好,进入理论物理的前沿都有一定困难,不要说进行创新。专业知识是基础,只有掌握好专业知识,才能谈科研创新能力。即使所谓的科研怪才,如陈景润、爱因斯坦等等,也无一不是踏踏实实的做事,在掌握好基础知识上进行科学研究的。

另外,大学期间是学习基础课程的最佳时期,学生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階段,大块的学习时间会大大减少,很少能像本科生这样心无旁骛的学习。且大学本科这段时期的基础知识直接影响到硕士、博士期间的科研能力,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人才成长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这方面来说,我国不应该对大学的专业基础教育放松。除了采取措施应对四、六级考试对学生专业课时间的占用、采取相应措施加大专业课考试考察力度外,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应该严格,比如增加入学考试的专业课门数,以促使本科阶段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课程,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质。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多考一两门专业课,并不意味着学生的素质就会不高,反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大大增加,科研能力大大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将大大增强。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增加专业课考试门数的实行方面,事实上,只需要在原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上增加1-2门专业课程考试课程,其余的考试、管理都依照原来的模式,所需要的运行成本并不需要太高,而获得的利益将是极大的。这样利多而弊少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在复试上面,我们仍然可以更加灵活,以着重考察学生的素质。这样考试挑选人才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三、总结

大学期间四、六级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专业课学习时间,加上专业课的期末考试宽松化,结合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一般只考一门,三者将形成合力,严重影响我国高校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造成研究生专业基础差,并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论文为解决上述问题,探讨并提出一个有效改革方向: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增加专业课考试的门数。该制度弊少利多,容易实现,能有效提高我国大学本科人才及研究生人才的专业素质,并将大力提高我国科研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江莹.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设想[J]. 中国高教研究,2006(3).

[2] 余桂红.我国研究生招生方式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3] 周树林.大学英语四六级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猜你喜欢

入学考试专业课研究生
出生率下降 日本中学出新招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入学祈祷(环球360°)
“合格”
英语笔记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日本加强大学入学制度改革 注重学生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