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四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主题分析

2016-10-15赵凌澜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科技类人教版外国

赵凌澜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新时期四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主题分析

赵凌澜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是重要的教学材料,值得我们关注。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世界的大门,是学生了解世界,体会优秀外国文化的重要通道。通过学习外国选文,中学生可以获得新的思考方式,更广阔的视野。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的主题有了显著的变化。通过分析这种变化,我们可以对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的有更多的了解,对外国作品的教学提出建议。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主题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往来越来越频繁,接触范围越来越广泛。让学生提前接触外国优秀的文化思想,拥有广阔的视野迫在眉睫。不少文质兼美的外国选文开始进入中小学教材,为中小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所有进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和编排,被选入新时期以来的有代表性的四套人教版高中教材的外国选文统计如下(见下页表1):

政治和教育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为教育提供保障,教育为政治培养人才,宣传利于巩固政权的思想。同样,教材中的所有选文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符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带有政治导向的文章单独分为一类,这类选文的主题或者在教学指导中较多的涉及了对意识形态的宣扬和批判的内容。

剩下的文章,按照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学科分类可以分为;自然科技类――对自然奥妙的探索以及对现代科学、先进科技的介绍和描述。社会人文类――主要讲社会生活状况,对人生的思考与讨论等人文主题。经过对新时期四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可以得到数据如表2:

在这个分类前提下,我们可以看到三种主题的文章在新时期以来的四版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平均的,而是由较大的差距。比例差距如下图显示:

表1 

通过分析图表我们可以看到1983年版的语文教材政治导向类主题的选文占了75%的绝大比例,而社会人文和自然科技选文加起来也只有寥寥3篇。这一情况在1990年版的语文教材中有了较大的的变化,虽然政治导向类课文在总数中还是占了最大比例,但是社会人文类主题的论文数量也上升到近半数的比例,而自然科技类的论文从原本的两篇减少到了一篇。

政治导向类选文占选文绝大部分比例的情况在2002年版的语文教材上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在这一版教材中,外国选文的总体数量大幅增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5篇。其次社会人文类选文数量大幅上升,在选文中占据了绝大比例。而政治导向类论文数量再一次下降,同时自然科技类选文数量上升与政治导向类选文持平。

受到新课标影响而改版的2007年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总体数量下降到14篇,但是社会人文类论文依旧保持半壁江山,稳居第一位。自然科技类论文也保持了相应的数量,而政治导向类论文在外国选文中所占的首次降到了最低。

三种主题的外国选文所占的比例变化走势可以参照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导向类的文章在这四版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是连连下降的,从最高的75%直到最低的14%;而自然科技类的选文和社会人文类的选文总体都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人文类的选文在自2002年之后就一直在选文中所占比例最高,而自然科技类的选文在的比例在四版教材中先降后升,总体波动较小。

二、不同主题选文比例变化的原因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在1983年版本到2007年版本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外国选文中政治性的倾向是在逐步的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对外国社会人文性、自然科技类文章的重视。这说明了我们面对外国文化的一种态度变化,也说明了我们语文教育观念上的一些变化。经过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三:

(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从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的政策影响下,我们打开国门和世界广泛的交流。引进外国的作品,给年轻一辈了解国外的社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一开始,我们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在面对外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时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在了解国外的同时也有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等政治需要的影响下,国家对外国的思想有着较谨慎的态度。体现在语文教材中,在83版和90版的语文教材政治导向类的题材占了较大的比例重。揭发资本主义的“丑恶”和“压迫”;宣扬革命的思想和热情类主题的作品较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自信的增强,教材中的政治导向类的作品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面对世界其他国家,我们被异域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思想所吸引,想要进一步的把国外的优秀思想、科技引进到国内,开阔我国青少年的眼界。因此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类的作品在四版教材中所占比例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因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以社会人文类的作品在02年和07年版本的教材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介绍国外自然科技类的作品也保持了稳定的数量。

(二)多元文化驱动

“多元”文化是与“一元”文化相对的概念。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国家的价值取向、文化观念、思想意识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背景,这种多元文化背景对我国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的选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使外国文学开始选入我国语文教材,外国文学选编一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但是这样的政治色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渐削弱了,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开放,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时,中国有了更多的自信。

我们不必靠着外国文选来大肆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批判资本主义。相反采取更加科学的态度来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平等意识”、“人本意识”、“开拓精神”,并且把它们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交流融合,推动了语文教材的发展建设,用来教育下一代的年轻人。多元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不再是外国文学选编的唯一标准,多元文化内容的外国文学选编有利于培养适合未来发展的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三)课程改革和课标的变化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能够规范语文教育和教学行为的法规性文件。它一般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语文课程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和原则等,反映了人们在一定时期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规律的认识水平,说明国家的教育方针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①王松泉,韩雪屏,王相文.语文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6.《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因此改革开放后的四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的编选严格遵照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自改革开放,中国语文课程的改革进程就从未停止,课程标准每隔几年就有一次较大的更新和改动。四个版本的教材分别是依照不同的《语文课程标准》或《语文教学大纲》来编写的。因此体现了不同的语文教育观念、态度。

1983版语文教材的编排依照的是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其中明确规定对选文的思想性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无产阶级的情操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①《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在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对外国作品入选的目的除了强调培养学生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同时又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因此,教材在外国作品的选取上就不得不考虑外国作品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因此在1992年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在社会人文类主题的选文有所上升,自然科技类、政治导向类的的选文数量都有所下降。

新世纪到来之际,国家新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新的高中大纲中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做出了这样的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此前的“语文性质大讨论”中“语文工具论”和“语文人文论”两大派学者的争论中得出的结果。从中也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语文,而不是其他的学科内容。由此政治导向类的选文大大的减少了,“转移”到相应的其他学科中。自然科技类的课文也重在帮助学生学习科技类文章的阅读上。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对外国作品的要求“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努力探索外国作品中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这肯定了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以人文社会类的选文为主,政治导向和自然科技类的选文在解析和教学时也要重在体会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也更多的从作品本身出发对学生进行教学。

三、对语文教材外国选文的教学建议

因为时代、观念的变化,对社会公民的定义、人才的需求也不断的改变,教育观念、形式等也随着潮流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外国选文的教学上也不能顺势而为,与时俱进。

(一)重视对外国选文人文性的挖掘

教师在分析教学外国选文的时候常常受到旧观念的影响,从阶级的观念来分析一篇作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万恶和黑暗”以及“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之类的政治命题在解析外国选文时也常常被提出。例如《项链》、《守财奴》一类的批判类作品,常常在课堂上被老师上成政治课,用来嘲讽课文中角色愚蠢卑劣,而且把所有人性的弱点都简单的归结为“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

这样的枯燥无味的解读无疑削弱了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敏感,也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僵化,甚至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反感,也完全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07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删除了绝大部分带有政治导向性的课文,并且明确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用一种“积极的鉴赏态度”以及“获得良好的审美情趣”,这都体现了对外国选文教学增强“人文性”的要求。

(二)以开阔视野,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

在这个高度开放广泛沟通的“扁平化世界”里,只有拥有广阔的心胸,开阔的视野,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才能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外国选文的教学如果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其他民族的心理、得以窥视这缤纷多彩的人类世界,那么便难以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过多的注重了对文本本身结构的分析,以及语文技能的训练而使的一堂应该精彩有趣的外国文学课黯然失色。在语文教材的整体编排中,外国选文的数量只占到全部课文的10%,原本应该抓住这珍贵的10%让学生充分的领悟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接触到外国优秀的文化,但是老师为了让学生获得卷面上的分数而让这个机会溜走了。

虽然选入教材的外国选文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上佳之作,但是毕竟都是从翻译品,而且还有更多的优秀的外国作品尚未被选入教材之中。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课外自主的阅读更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书籍,甚至尝试阅读原版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才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些都是浅视的紧盯卷面的分数难以获得的。

经过对新时期四套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外国选文主题的变化分析,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观念的变化,教育的内容、观念都在急剧的随之改变。终生学习,教导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方法、兴趣,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抛到脑后。

[1]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罗智文)

An Analysis of the Theme about Selected Foreign Texts in Chinese Textbook of Senior High School

ZHAO Ling-lan
(School of Literatur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China)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material,i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Chinese course.It is worth our attention.And the selected translation literary opens the door to the outside world for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helped them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enjoy the excellent foreign culture.Through the study of foreign material,students can get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a broader perspective.With the great changes of Chinese societ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themes of foreign texts in high school have a significant chang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kind of change,we can understand the foreign texts in Chinese Textbooks better and offer a proposal to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works.

People's Education Press;Chinese textbook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foreign material;subject analysis

G4

A

1009-3583(2016)-0138-04

2016-3-14

赵凌澜,女(仡佬族),贵州遵义人,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科技类人教版外国
月度荐书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北京与上海新媒体的科技传播发展对比研究——以科技类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为例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外国公益广告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