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满意度调查

2016-10-14郝罡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满意度服务

郝罡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129

摘 要: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服务频率方面,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频率为“满意”的锻炼者人数最多。表明各社区的体育志愿者的参与服务频率很高,说明锦州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人员挺多。在指导内容方面,有85%的锻炼者选择“满意”的人数最多。在服务形式方面,有81%的锻炼者选择“满意”结果表明锻炼者对社区指导员服务形式也是绝大多数满意。 社区志愿者最主要的动机是为了“提高人生价值”,由于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距,导致其动机具有差异性。在服务态度方面,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态度为“满意”的锻炼者人数最多,占到了85%。说明各社区的体育志愿者都能为锻炼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态度,这也为提高锻炼者健身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

关键词:锻炼者 社区体育志愿者 服务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129-02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志愿者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志愿者组织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而且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推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普遍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同,因为市场经济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与互助。“一个富有的社会,如果缺乏对人类充满能够终级关怀的人文精神,如果缺乏对社会批判力量的博大包容,缺乏对物质之外更深远的精神追求,这个社会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的。”这也是志愿精神在发达市场经济时代流传的社会根源。参加体育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个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纵观我国社区体育领域的研究,可以看到关于社区体育志愿者的研究很少,而且研究多从社会心理学理论方面着手,而该文要对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发展进行社会经济理论上的研究。

从社会经济学理论上探讨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该研究从社会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地选择理论出发,鼓励和支持人们参加社区育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他们个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从当前社区体育志愿者发展的社会背景说明了发展社区体育志愿者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最后,面对我国学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研究的欠缺的状况,该研究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锦州市参加社区锻炼人员为研究对象,选取在社区参加锻炼人员110人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需要,查阅了国内、外关于社区体育、体育志愿者、社区体育志愿者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国内、外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基本现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完成已有或者可借鉴的理论成果的梳理。为该文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的依据与前期的理论基础。

1.2.2数理统计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概念的界定

王凯珍认为:社区体育志愿者是指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尚未取得社区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但能够并已经對社区体育活动提供无偿帮助的体育骨干。主要包括部分体育教师、教练员和其他热心参加社区体育指导的离退休人员等。

社区体育志愿者是指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尚未取得社区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但是能够并已经无偿对社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骨干。服务内容包括:组织服务、场地设施服务、指导服务、信息服务、活动服务和监测服务等方面。

满意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根据该研究的内容与目的,选择从服务满意度的角度进行研究。服务满意度是通过对一个人的工作或工作经验的评估而导致的愉快或积极的情感。志愿者的服务满意度水平高,其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反之,志愿者对工作的满意水平低,就可能对工作持消极的态度。由于工作满意度是职业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又是组织成员态度的一个特殊成分,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受到了普遍关注。但对工作满意度概念的界定却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总的来说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采取的理论框架不同,对工作满意度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

社区志愿者满意度定义为:社区志愿者参与服务对社区活动的开展及组成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是其比较实际获得的价值与期望获得的价值之间的差距之后,对服务工作各个方面是否满意的态度与情感体验。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锻炼者参与社区体育人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研究发现,参与被调查的锦州市锻炼者男性为55%,女性为45%,男性锻炼者略高于女性锻炼者。其年龄情况为,锻炼者年龄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整体年龄偏高。60岁以上的锻炼者占总人数的41%,51~60岁的锻炼者占总人数的35%,这两个年龄段参与锻炼的人数居多,占总调查人数的76%,并且这些人员主要以退休人员为主。从锻炼者学历来看:以“高中及以下学历”居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2%;比例最少的研究生学历,占被调查的5%,表明参与锻炼的居民主要以低文化学历为主。调查还发现锦州市参与锻炼人员的主要是由退休人员。在50岁及以上的年龄段的人群已经退休或临近退休,他们没有工作压力,且孩子大多已经成人或成家,不需要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使这个人群成为了整个年龄结构中闲暇时间最多的人群,加之这个年龄段人群处于身体发展的下坡阶段,对身体健康格外重视,需要通过锻炼来延年益寿、减少病痛,故他们成为锻炼的主要人员。研究表明,文体工作者参与锻炼的比例不高,仅占6%,文体工作者在锦州市参与锻炼人员组成的比例不是十分理想,社区体育志愿者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强,且整个调查中,学生参与锻炼在所占比例为5%。参与锻炼者的收入情况以中等收入群体居多,占被调查者的56%,其次是高收入人群占被调查者的26 %,低收入人群参与体育锻炼最少,占总调查者的18%,说明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主要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同的观点是收入与体育需求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2 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社区体育志愿者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深入推进的重要保障。各级社区志愿者培养工作开展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各级社区志愿者员匿乏是锻炼者使用健身效果不佳的根源。

2.2.1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频率的满意度分析

在服务频率方面,有86%的锻炼者选择“满意”;选择“一般”的占总人数的10%;认为“不满意”的锻炼者占总数的4%。从调查结果看出,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频率为“满意”的锻炼者人数最多。表明各社区的体育志愿者的参与服务频率很高,说明锦州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人员挺多。

2.2.2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指导内容的满意度分析

在指导内容方面,有85%的锻炼者选择“满意”,共计85人;选择“一般”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9%;认为“不满意”的锻炼者有6人,占总数的6%。 从调查结果看出,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内容为“满意”的锻炼者人数最多,占到了85%。说明各社区的体育志愿者都能为锻炼者提供满意的指导内容,这也为提高锻炼者健身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

研究资料表明:志愿者的學习经历、学历水平等对指导锻炼者是有促进作用的,因为他们对健身指导的理解是随着指导经验、阅历的积累而逐步提高。专业的社区志愿者应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能够很好地指导锻炼者进行锻炼。所以,一个社区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志愿者团队,他们是不可指导锻炼者进行科学全面的锻炼的。随着指导经验和内容不断地更新,指导能力也将相应的提高。善于总结指导经验的志愿者,才能更好地胜任社区的体育锻炼,满足广大锻炼者的需求。

专业的社区志愿者一般都是参加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的,给他们培训的讲师都是经过中国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并且考试合格的人员进行指导的,在指导内容方面是能达到锻炼者满意的。指导服务内容不按部就班,服务内容是结合当今体育锻炼发展的新理念趋势,融入新内容,并且结合锻炼者实际情况进行指导服务,很有针对性。

2.2.3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指导形式的满意度分析

在服务形式方面,有81%的锻炼者选择“满意”;选择“一般”的有14%;认为“不满意”的有5%。结果表明锻炼者对社区指导员服务形式也是绝大多数满意。

2.2.4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动机的满意度分析

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进行体育活动的行为则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是否愿意为锻炼者服务,主要动力来源于自身。

社区志愿者最主要的动机是为了“提高人生价值”,占调查比例的50%;其次为“为了获得专业认同感”,占调查比例的34%;再次为“为了完成任务”,占调查比例的16%。所以,由于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距,导致其动机具有差异性。

2.2.5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分析

在服务态度方面,有75%的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态度选择“满意”;选择“一般”的占总人数的16%;认为“不满意”的锻炼者占总数的9%。 从调查结果看出,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态度为“满意”的锻炼者人数最多,占到了85%。说明各社区的体育志愿者都能为锻炼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态度,这也为提高锻炼者健身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

3 结语

在服务频率方面,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频率为“满意”的锻炼者人数最多。表明各社区的体育志愿者的参与服务频率很高,说明锦州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人员挺多。在指导内容方面,有85%的锻炼者选择“满意”的人数最多。在服务形式方面,有81%的锻炼者选择“满意”结果表明锻炼者对社区指导员服务形式也是绝大多数满意。社区志愿者最主要的动机是为了“提高人生价值”,由于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距,导致其动机具有差异性。在服务态度方面,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态度为“满意”的锻炼者人数最多,占到了85%。说明各社区的体育志愿者都能为锻炼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态度,这也为提高锻炼者健身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唐坤.锦州市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2):103-133.

[2] 唐坤.提升锦州市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水平的对策略研究[D].沈阳体院,2013.

[3] 高原.秦皇岛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1(19):47-48.

猜你喜欢

满意度服务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集成创新发挥优势 自主研发服务造纸
消费者满意度稳中有升 消费环境建设仍需加力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