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被引分析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6-10-14齐乃敏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培育论文领域

齐乃敏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江苏南京 210036)



从被引分析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齐乃敏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江苏南京 210036)

该研究以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2006~2016年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被引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得知现状表现为研究热度持续增长,深度尚需加强,同时研究的地域差距较大,研究团队崭露头角;研究发展趋势为教育培训方面的研究将增强,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方面的研究将得到长足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被引分析;现状;趋势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重大举措。自2012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5年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做出重要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研究热点。引文分析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评价科学研究成果的计量方法。论文被引用,说明其包含的信息或知识被他人采用,被引用的多寡则可作为对论文学术价值和水平的测度[1]。为了更好地理解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现状,笔者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被引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和评述梳理,以期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的动态和趋势,并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1 统计分析方法和内容

该研究以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统计源,选取“被引题名”为检索入口,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检索条件,检索时段不限。检索时间为2016年3月17日,通过初级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章213篇,然后对这些论文逐条核实、筛选、甄别,剔除重复及非学术类(报道、文件、文摘、会议汇编等)及与主题不符的论文,最终选出198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统计采用EXCEL软件,统计内容为被引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被引次数分布、被引论文的作者分布(作者发文被引篇数情况、作者地区分布和作者机构分布)等。

2 论文被引情况统计与分析

2.1被引论文的年代分布年度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研究的进展状况、某个时间段的研究水平。经统计,198篇被引论文在2006~2016年的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论文被引篇次的年代分布Fig.1 Years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cited papers

从图1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的被引论文的起始年为2006年,2012~2014年,被引文献逐年激增,这与2012~2016年连续5年中央1号文件都对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关。2012年农业部在全国100个县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4年农业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5年示范培育范围扩大到4个省、21个市和487个县,研究制订了一系列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2]。这表明,国家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相关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将被继续作为一个新的热点被关注。据统计,论文被引峰值出现在2014年,而2015年被引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普赖斯关于引文峰值的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2~3年的论断(文章被引用的峰值是该文章发表后的第2年,即当年所发表的文献引用的参考文献大部分都是前两年发表的[3])吻合。由此可以推断出,2015年开始的论文被引数量降低是因为论文被引的峰值尚未到来,被引高峰应在2017~2018年,而该研究的统计论文被引的截止时间为2016年3月17日。

2.2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就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出该研究领域论文的空间分布情况,确定该领域的核心期刊,从而为研究者深入了解该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源。据统计,198篇被引论文分布于93种期刊中,平均每种期刊载文2.13篇,其中被引1篇论文的有59种期刊,占比63.44%;被引2篇以上的期刊有34种,具体被引论文期刊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被引论文期刊分布情况

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极其广泛,涉及农业、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说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经引起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关注。

表2列出了被引论文数达到4篇及以上的7种期刊,被引论文74篇,占总被引论文总数的37.4%,特别是《农民科技培训》可视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域的主要期刊。同时,这7种刊物刊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多、质量较好,其中《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可视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可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学者提供高质量的参考资料。

2.3论文被引次数分布通常情况,论文被引次数与其学术研究水平成正比。被引次数越多,其在该领域的影响力越大,因此,被引次数的数量可认为是该论文学术价值的重要尺度之一。通过表3可以看出,单篇最高被引篇次为87次,有81篇论文仅被引用1次。

表2被引论文4篇及以上的期刊分布情况

Table 2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periodicals being cited for more than 4 papers

序号Code刊名Periodicaltitle被引论文数Citedpapers所占比例Percentage∥%1职业技术教育★42.02农业教育研究42.03农村工作通讯52.54云南农业52.55安徽农业科学84.06职教论坛★105.17农民科技培训3819.2合计Total7437.4

注:表中带★号的为核心期刊。

Note:★ in the table were core periodicals.

表3 论文被引次数分布

表4列出了被引20次以上的高频被引论文,这10篇论文可视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域内质量较高且有较大影响力和渗透性的研究成果。从时间轴的纵向看,这些论文跨度很大,从2006~2013年,发表时间集中在2012~2013年;从作者来看,多为农业领域高等教育院校的教授和专家;从研究内容上看,集中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机制、创新以及影响和对策等,多为该领域近期的关键性课题以及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呈现出一定的研究的前瞻性。

表4 高频被引论文列表

2.4被引论文的作者分布

2.4.1作者发文被引篇数情况。在被引的198篇文章里,按照第一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共有172名作者的相关论文被引用,人均被引论文1.2篇。其中有2人的4篇论文被引,占作者总数的1.2%;有4人的3篇论文被引,占作者总数的2.4%;有10人的2篇论文被引,占作者总数的5.9%;其余156人的1篇论文被引,占作者总数的90.7%。通过分析表明,大多数作者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深度不够,研究的连续性尚待提高。笔者将被引2篇以上的作者视为核心作者,列为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核心作者主要集中在行政主管部门、涉农院校和该领域具体工作实施单位。

2.4.2被引论文作者的地区分布。对被引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地区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反映出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聚集情况,进而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地区。由表6可以看出,被引的198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布在全国26个地区。分布地区较为广泛,表明我国农业教育领域非常关注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研究,但是被引论文的地域性存在较大的不平衡现象。北京、江苏、浙江、河北和云南5个地区的作者被引论文的数量较多,共有被引论文108篇,占总被引论文数量的54.6%;而广西、内蒙古、广东和青海均只有1篇论文被引用,贵州、海南、新疆、西藏和宁夏则无被引论文。分析其中原因,排在前列的北京、江苏和浙江等地区多为我国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农业教育研究机构较为聚集的地区,如北京有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业大学,其中江苏省为首批农业部整省推进示范省,浙江省定向培养职业农民的“嘉兴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创业之星”、“十大杰出青年”、“南湖百杰”等,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河北和云南同时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起步较早。

表5 论文被引2篇以上的作者分布情况

2.4.3被引论文作者的机构分布。在做学术研究中,人们在引用论文中,一般倾向于引用学术价值高且与自身研究关联度较高的论文。学术论文的质量高低与被引论文作者所在的学术机构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被引论文的机构分布可以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的研究团队分布情况,进而反映出该研究领域内具有一定实力的研究机构。通过对被引论文的机构查询得出了被引次数在20次以上的机构(表7)。从表7可以看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中国农业大学不仅在被引用论文的篇数上领先,而且在被引次数上也居于前列。

表6 被引论文第一作者的地区分布

2.4.4被引论文的主题分布。对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明晰现阶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空白,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对198篇被引论文的题目、关键词和摘要等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得到表8。

从表8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被引论文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理论综述、调查研究和培育途径及路径研究三方面,三者之和占比70.2%。国内外研究对比是研究的热点领域,而认定管理、体系建设和政策扶持方面研究较少。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通过对2006~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被引的198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中得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的一些现状和发展趋势。

表7 高频被引机构分布情况

表8 被引论文主题分布情况

3.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现状

3.1.1研究热度方兴未艾。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如果将2012年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启动的元年,那么我国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仅有4~5年的时间。尽管时间并不长,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发展却呈现出快速上升、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各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展得较为系统、全面,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定义、特点、发展趋势、调查研究,国外研究及与国内对比启示,还深入到培育途径、机制及路径研究、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方面。由此可见,目前正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热点时期。

3.1.2研究深度有待提高。从篇均被引次数及人均被引篇数、被引次数都较低的统计结果来看,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水平还不是很高,虽然理论综述和调查研究的论文占了被引论文的半壁江山,但这并不能说明理论研究比实际应用发展得快,究其原因是其研究成果在形式上多以描述性为主(如大量的调查问卷式的研究),缺乏深入探讨,重复性研究现象比较严重,多数文章只基于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情况介绍,真正理论上有所创新的并不多,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广大学者的注意。

3.1.3地域差距值得关注。大部分论文集中在几个经济、科技比较发达的区域,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研究学者中暂未呈现出表现突出、稳定、成熟的学者群。2014年农业部在陕西和山西率先开展整省推进示范培育,政府层面的部署充分考虑到了地区间的差异,选择山西和陕西优先示范,但这两个地区的相关论文数量偏少。云南省2014年即出台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施意见,是省级层面行动较早的省份,虽然地处偏远,但论文数量仍然名列前茅,显示了较强的理论研究基础。

3.1.4研究团队崭露头角。从被引论文第一作者的单位、被引次数和高频被引机构可以看出,农业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业大学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核心力量。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可以加强与其交流与合作,促使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和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3.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根据前文分析可见,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呈现既分散又集中的特点,即从研究点上来看,集中在教育培训方面,但从三方面的整体关注度上来看,发展并不均衡,甚至存在较大差距。

3.2.1教育培训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1)研究内容从表层描述向深度探悉转变。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的着眼点大多集中在:概念、意义、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等概念性的描述探讨(占被引论文总数的45.5%);调查研究、培训途径、机制和路径研究和国内外启示等(占被引论文总数的34.3%)。然而,研究总体来讲多为介绍和表述性的。另外,即使有小部分论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也多是参考了国外的相关研究。当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新生事物,在研究初期参考国外的文献做一些描述性的介绍工作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后续的研究方向必将是“本土化”和“中国特色”,按照“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建设”的研究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本土化道路。

(2)培育手段从口述笔录向“互联网+”转变。现阶段“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给农业以及农民素质提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必将从生产力、组织方式、交互方式和价值传递等方面,给传统农业带来新的变革[4]。特别是教育培训过程中,信息传播手段将极大地影响培训效果。告别“黑板种田”式“口述笔录”的传统模式,打造农民终身学习平台,开展农民网络远程教育,将大大改善培训效果。特别是“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智慧农民培育云”和智慧农民培育综合业务平台系统,“智农卡”和“智农通”等服务平台的应用,搭建智慧农民在线培训教育平台系统,免费提供各种实用性强的多媒体课件供农民免费下载学习,提供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对接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等,必将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产生深刻影响。

3.2.2认定管理方面的研究将得到更多关注。新型职业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身份农民”和兼业农民而言的,是一个阶段性、发展中的概念。在“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中,认定管理是精准定位“人”、衔接配套“物”的基础性工作,是落实“既要见物、更要见人”的重要前提,应切实抓紧抓好[5]。据统计,目前涉及认定管理方面的论文较少(占被引论文总数不足11.1%)。探究原因,由于认定管理需要明确认定主体和认定标准,同时认定之后发放证书的类型、证书的动态管理以及证书与相关扶持政策的挂钩,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同时,农业部前期曾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工作,近期农业部已将两项针对农民的评价认定统筹协调,但基层落实统筹再到操作层面还需融合过程。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两项认定工作的顺利统筹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工作的推进,关于认定管理的研究必将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3.2.3政策扶持方面的研究也是发展趋势之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需要从环境、制度、政策(财政支持、金融保险、就业创业及其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目前涉及政策扶持方面的论文较少(占被引论文总数不足11.1%)。系列扶持政策的制定依赖政府多部门的努力,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通盘考虑,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有更加肥沃的土壤[6]。以苏州市为例,政府统筹各部门,以政府名义出台意见,除常规的财政、金融和创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外,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水平,逐步实行返乡务农大学毕业生人事代理管理,解决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后顾之忧,获得一致好评。各地的扶持政策多以省级政策为主,县级贯彻落实。虽然各地情况各异,但仍需要全国一盘棋,加强政策扶持相关制度的顶层设计,贯彻落实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将会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质的突破。因此,这些方面的研究也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

[1] 何小清.引文分析法及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1(4):192-202.

[2]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选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8.

[3] 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4,186.

[4] 杨会全,赵少平.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2016(3):119-120.

[5] 曾一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认定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5(13):7-9.

[6] 张碧芸.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6 (7):50-51.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ultivation Research of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QI Nai-min

(Agricultural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Jiangsu 210036)

The cited papers about cultivation of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from CNKI Citation Databases in 2006-2016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ibliometric method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used to reveal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ultivation research of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rent status were as follows: continuous growth of research heat, the depth still needing to be strengthened; great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region; great regional differences during research, and up-and-coming research team. The development trend was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on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support.

Cultivation of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Cited analysis; Current status; Trend

齐乃敏(1978- ),女,江苏新沂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研究。

2016-07-11

S-01

A

0517-6611(2016)24-246-05

猜你喜欢

培育论文领域
领域·对峙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