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国平的文化思考

2016-10-13王晴

理论观察 2016年9期
关键词:周国平文化教育

王晴

[摘 要]周国平站在全人类的视角,摒弃民族狭隘心理,结合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以冷静沉实的心态,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中国文化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中国文化现状的分析,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关照,深入分析具有实用品格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并呼唤其回归人性的本质功能。周国平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思考,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周国平;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047 — 02

周国平作为中国当代的著名学者,有着许多优秀的作品,他是中国研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他把深奥的道理用平易浅显的语言融入到清新的笔调之中,以文学探讨哲学。周国平在其哲理散文中,以守望者的姿态,站在人性的高度上,对文化的诸多问题进行追问和探讨,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文化危机进行瞭望,为现代人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他对于文化的思考和见解,为当代文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建构有着积极意义。

一、周国平对中国文化现状的分析

传统观念中,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周国平提到:“文化有两个必备的要素,一是传统,二是思考。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的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1〕这种阐释将文化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地表述了出来,使研究者对于文化这个概念的理解更加明确。它表明,首先要尊重人类已经创造出的优秀文化成果,其次,要加入这个时代人的思考方式,来对文化进行思考。

文化发展的成就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林语堂先生针砭时弊,曾指出中国文化发展的弊端,“他们只能看下,不能看上,只能顾后,不能观前。再四千年的文化,四千年的揖让,焚香请安,叩头,四千年的识时务,知进退,他们脑后非再长一对眼睛不可。”〔2〕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周国平指出,“现代人无论在财富的积聚上还是学术的供求上都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贪婪”,现代文明不过是“一件披在冻馁裸体上的褴褛彩衣”,〔3〕周国平以他的视角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现状,现在的文化发展处在“娱乐至上的环境”〔4〕中,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不知不觉中把文化也推上了快餐模式的发展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文化也难逃此劫。不过,市场经济的大潮,将文化的“一大部分被消费趣味支配”〔5〕,所以文化的平庸成为必然。而我们的文化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打上深刻的“实用品格”的烙印,精神资源离开功利的外衣,显得十分羸弱,极度缺乏“抵挡世俗化潮流”〔6〕的保护伞。就是说,我们的文化所有深厚的精神底蕴都或多或少的与政治相胶着,这样的“实用品格”就使其缺少恒久不变的、至高无上的精神指引,而只是为了适应现实而存在,不是为了使人们的精神“摆脱现实的奴役”。这样,当市场经济席卷而来,文化日益沦为大众的娱乐消费品之时,我们的文化就没有能力保护其优秀的成分,只能被世俗之洪流推着走。

二、为东西方文化之争提供新的视角

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争论一直以来都是喋喋不休,各方均有各自的看法。周国平认为:“一切民族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成分,它们同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7〕周国平摆脱了文化的东西之分,站在了全人类的高度上看,拥有了“广阔的视野,才看得清它的全貌”〔8〕。所以,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民族文化就从一个文化概念变成了一个政治概念,如果将世界视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宝库,那么“凡是进入这个宝库的文化财富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籍的”〔9〕。他突破了国家、民族、种族的限制,认为“全人类共同继承各民族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10〕这种对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在当今的学术界无疑是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最重要的是给学者以一个新的角度,一个更开阔的思维去认识文化。

“只有站在世界和人性的立场上”,才能看清本民族文化中“哪些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精华,哪些是违背人性的糟粕”〔11〕。周国平在中西方文化的认知上,特别注重角度的问题。他认为,“立场”很重要,站得高,望得远,如果只是站在民族的角度上,就免不了民族的狭隘性。所以,他强烈斥责那些把思想国别化的人,他认为如果“按照国别选择思想家”,那么他看重的是“民族的虚荣”〔12〕,可见,周国平将人们认识文化的心理做了一个精确地剖析,只有突破小我的局限,才能看到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中国为何出不了大思想家、大诗人、大哲学家、大作曲家、大科学家等等。周国平认为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对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不支持。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13〕。这个观点从今天的文化现状来看,是站得住脚的。我们的文化事业发展流于表面,没有大成就,确实是我们文化发展的目的过于功利造成的。“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能否有伟大的建树,归根到底取决于心智生活的总体水平。拥有心智生活的人越多,从其中产生出世界历史性的文化伟人的机会就越大。”〔14〕过于追求“实用”,就表明中国人的心智生活总体水平并不高,所以我们的文化事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或者昙花一现,或者是流于表面。

西方社会是为上帝和人服务,中国文化为了社会,“上帝、个人都可以不要,为求社会稳定”〔15〕。这其中有中西方不同的发展起源、历史进程,也有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中西方按照各自的观念发展,结果就是西方社会“为两头服务”,中国“为求社会稳定”而“牺牲两头”。所以中国的文化的进程比照西方有很大差距,是可以找到原因的。

三、周国平呼唤教育回归人性

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16〕这是周国平推崇的教育箴言之一,他认为“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而今天的教育,就在实现一个目标:“塑造学生”〔17〕。他将教育视为学生获得自主力的途径,而不是束缚学生“内在自由”的牢笼。这样的观点无疑是给当今的教育界一剂强心剂。适应现实是必要的,但不应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的本义是唤醒灵魂,使之在人生的各种场景中都保持在场。”〔18〕这种观点是及其深刻的。

周国平把教育的终极形式定义为“自我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教育表面看来是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其实,通过课堂教育,培养的是自我学习的能力。所以,周国平强调:“一个人最终能否成才,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19〕。课堂知识也应该为自我教育来服务。

众所周知,现行教育有着很大的弊病。我们文化的“实用品格”最直接体现在教育上。周国平是这样定义教育的;“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意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20〕他把教育看做是使个人的“天性”得到发挥和良好成长的助推器,这似乎正是在使教育的原初意义逐渐显现出来。教育本来的使命应该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人性健全的人”〔21〕。他在将教育的本来的初衷提出来后,随即向教育提问,认为全民没有理由继续忍受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他将教育视为当今中国最落后的领域,因为它“剥夺孩子的童年,扼杀少年人的求知欲,阻碍青年人的独立思考,它的所作所为正是教育的反面”,他将中国现行教育体制所导致的恶果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认为现行的教育实在扼杀天性,而不是为天性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个人的童年、少年、青年,“原是人生最美好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结果“其全部价值被归结为只是为将来的谋职做准备”。那么,教育如果不重“实用”,应该重视什么呢?答案是:“好的智力素质”。周国平提出“喜欢学习,并且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学习,这就是好的智力素质。”而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体制中,只有好的“智力素质”能否应对学业任务,为此,周国平做了一段精当的表述:“只要真正注重素质的培养,孩子有了好的智力素质,应试会是相当轻松的事。智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其效果也一定会体现在需要运用智力的一切事情上,包括功课和考试。所以,以素质的优秀为目标,把应试的成功当作副产品,是最合理的定位。”〔22〕在这段表述中,将“智力素质”和“应试”的关系作了阐述,如果真如周国平所说,那么素质的培养和应试体制就并不冲突了。即一个人拥有好的“智力素质”,那么不管他身处什么样的教育体制中,都可以从容应对。

〔参 考 文 献〕

〔1〕〔4〕〔5〕〔6〕〔7〕〔8〕〔9〕〔10〕〔11〕〔12〕〔13〕〔15〕〔16〕〔17〕〔18〕〔19〕〔20〕〔21〕〔22〕周国平.精神家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87,88,88,89,82,86,83,84,86,85,85,85,87,96,96,95,91,93,99,101.

〔2〕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经典〔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73-74.

〔3〕周国平.周国平文集(第四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14.

〔1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8.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周国平文化教育
周国平的读书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好梦何必成真
在水边
《周国平少年哲学智慧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