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剧“自黑”源于勇气还是商业逻辑(文化纵横)

2016-10-13

环球时报 2016-10-13
关键词:阴暗面美剧机器人

赵博

最近,由1973年同名科幻电影改编的美国电视剧《西部故事》在中国网络上热传,被不少中国影迷奉为“神剧”,豆瓣评分高达9.7。

《西部故事》的故事设定在遥远的未来,一座巨型高科技成人乐园建成,其中有西部世界,罗马世界,中世纪世界三大主题版块的机器人世界,它用高度仿真的机器人,为游客提供杀戮欲与性欲的满足。这座巨大机械乐园的后台监控渐渐失去了对机器人的控制,游客被机器人杀死,所有想逃离者都被锁定。

《西部故事》中对人性黑暗以及科技发展面临伦理问题的影射和反思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季第一集推出后,不少网友在极力推崇该剧的同时难免发问,为什么美国影视作品可以自由、大尺度地讨论这些“阴暗面”?

这其实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老问题。国内一些观众常会为美剧“反思人性”“揭露黑幕”的“深刻”和“勇气”而追捧,特别是像《斯诺登》《纸牌屋》这些明显自黑、敢把美国最不愿让人提起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影视剧,更是让不少人对美国文化的“多元”“包容”津津乐道,对他们的“尺度”和“创作自由”大加赞赏。不过,这更像是一厢情愿。

美国的文艺圈有种现象,作者如果以阶级为叙事线索,很快会被打上马克思主义者或者社会主义者的标签,这就使得探讨阶级矛盾或是贫富差距的文本,即便出版也很难传播。在这种压力下,有的创作者只能打一些擦边球,把本来属于同一个物种两个阶级间的矛盾,放在不同的物种——比如人类与机器人、克隆人或者人造人之间。比如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机器人》中的机器人桑尼,实际上可以看做一个意识觉醒的无产者对社会不公的反抗;但如果哪个美国公司敢以无产者的口气发行这样一部电影,第二年肯定会倒闭。讨巧的方式是,把叙事放在一个“异类”——机器人身上,不但能让影片在商业上变得有利可图,而且可以在意识形态上规避掉被贴标签的风险,让作者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位置。

调控美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大佬”手段非常巧妙,他们并不直接控制文化产品的出版,“指令”也不通过行政的方式下达,而是调度资本巧妙地把一些不太听话的公司“饿死”,然后将其收购,换一个听话的管理者控制公司。由大财团控制的电影协会、漫画协会等行业协会与政府配合默契。当政府需要一种声音时,这些协会纷纷心领神会,同时一些发出不合时宜声音的公司就会莫名其妙的死掉。类似《现代启示录》这样深刻揭露阴暗面的电影,虽然可以公开发行,但在本国市场上却往往叫好而不叫座,于是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文化产品的作者甚至往往同后续作品一并被“流放”到主流创作者队伍之外。用这样一种方式,“大佬”就可以完成这一轮对意识形态的干预调控。

在某些时候,美国政府为了保住一些乐于配合的公司,会通过种种资本手法防止公司易主。有些公司在历史上不管经历过什么样的波动,都顺利化险为夷。例如著名的迪士尼公司就跟美国政府保持着微妙的“御用文人”关系,二战中米老鼠、唐老鸭等形象,既在前线陪伴大兵,又在后方教育群众。迪士尼还印制了大量海报,推动立法帮助政府收取战争税。这重关系帮助迪士尼的股票历史上从未被人大幅收购过。

在“大佬”的关照下,相比揭露阴暗面作品的零零散散,某一类符合政府要求的“政治正确”的题材往往会扎堆出现。比如在麦卡锡主义盛行期间,在严格的行业自查的环境下,各类型作品纷纷结束连载,仅有爱国主义作品存活下来,中国观众熟悉的“钢铁侠”、“美国队长”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到了冷战时期,美国在核威胁中开始了军备竞赛,于是出现了《废土》等一系列末世题材的作品,以及《星际迷航》等以“星球大战计划”为基础的畅想。有趣的是,这些作品的“政治正确”还是“与时俱进”的,比如颇具《废土》风格的游戏《辐射》系列,虽然讲述的是美国被中国隐形舰队轰为焦土之后的故事,但是其最新一部作品还加入了性别平权、关注LGBT群体等内容。

由此可见,国内观众对美剧敢“自黑”的观感与制片方意图存在某种错位。制片方拍影视剧本身不是为了给社会上一堂思想教育课,而是为了活下来并赚钱。因此,任何能激起社会关注的题材都会被这些公司拿来,拆分成一项项指标,按照严格的商业标准进行筛选和改造。

当原作者把作品的改编权卖给影视公司之后,就无法改变片子的走向,改编后的作品和原著的差异因此就变得很常见,原著中一些可以引起人们深入思考的东西反而会因为商业的要求被删掉,色情、暴力等激发人原始欲望的东西会被放大。就像《西部世界》的影迷们,有多少是冲着血浆和限制级镜头,又有多少人准备边看边反思人性呢?▲

(作者是独立制片人)

猜你喜欢

阴暗面美剧机器人
雷人画语
小宠物,大当家
寓言问答
美剧基金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高情商的人更喜欢操控别人
美剧台词秀——House of Cards 纸牌屋
美剧Suits里的职场生存法则:不打无准备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