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州半岛的石狗文化

2016-10-13谭海清喆

小康 2016年26期
关键词:雷州半岛雷州展区

文/谭海清喆

雷州半岛的石狗文化

文/谭海清喆

雷州半岛的石狗文化,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民间艺术创作。仅雷州市境内现存的石狗就有1.5万至2.5万只,被称为散布汉族民间的“雷州兵马俑”。

在广东省雷州市采访时,问起地方的特色文化,陪同的朋友建议去雷州市博物馆看看,里面有个展区专门展出极具地方特色的“石狗雕塑”,让人大开眼界。

博物馆展出的石狗有数百只,大多由民间收集而来。这些石狗大的高过1米、重约数百公斤,小的仅高10厘米左右、不足0.5公斤。大大小小,摆放一起,奇趣顿生。这些石狗雕塑,有的抽象有的具象,有的像熊有的像狮;有站有伏有蹲,有的带着粗犷的野性,有的温润如处子。不少雕塑,如果没有当地人讲解,说它是狮子也可以,说它是青蛙也有点象,颇有“行为艺术”特色。

雷州博物馆的“石狗王”

其中有座蹲立的石狗,单看身高与体重,在石狗群中只算中等,但在展区却享受着“特殊待遇”:展台基座明显高于其它石狗,脖子上还系着红绸,宝座后面写着“石狗王”三个大字,以及“王此大邦克顺克比”几个字。回头一查典,居然出自《诗经.大雅》,意思是“统领如此泱泱大国,万民亲附百姓顺从”。为何它能当“石狗王”?仔细一看,原来此石狗与其它石狗相比,有个硕大的生殖器显于胸前,经介绍,此类雕塑实际上反映了雷州先民祈祷繁衍生息发展的愿望,即生殖崇拜。因狗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在当地又有“报喜得贵子”的传说,故而这只雕刻了硕大生殖器的石狗,必为祈祷赐福繁衍发展的灵物,有了称王称霸的基础。当地的朋友在解说时,还穿插一个故事助兴: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乡下发现这只“王”时,它还“落难”在一农舍角落,八个小伙子搬不动它,馆长过去拍拍它的“头”说,“跟我去市里吧,那里是花花世界,有好多女伴的”,说完四个小伙子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搬上车了。

雷州半岛的石狗文化,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民间艺术创作。据《雷祖志》记载,大约唐代,雷祖陈文玉的诞生相传就是因为九耳狗的发现。“雷州”之名的由来就是九耳狗发现的石卵中诞出的雷祖两手中现出的。灵狗发现了雷祖,并守护着雷祖长大,于是它也就被视为护佑人类的神灵。雷州百姓用石头雕刻狗的形象,安放在村口、路边、巷头、门旁、水口、坟前、庙侧,以驱邪治魔、保境安民。据说,仅雷州市境内现存的石狗就有1.5万至2.5万只,被称为散布汉族民间的“雷州兵马俑”。

雷州博物馆石狗展区一角

梳辫子的石狗

打领带、戴假发,“出国留洋”的石狗

在整个雷州半岛,石狗分布不均匀,呈现沿海多、内陆少,西部多、东部少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徐闻县、雷州市、廉江市、遂溪县等地乡村。雷州石狗文化对周边地区也有辐射,在广西(主要是横县、上林一带)、海南、云南、广东(东莞、南海)等地甚至越南、新加坡等国家也有石狗发现,但这些地方的石狗造型比较单一,雕刻手法写实,体态瘦小,远远没有雷州半岛的石狗造型丰富、形态多样、富有神韵。

由于史籍记载和实物纪年的缺失,这些石狗大多无法进行断代。据当地民俗专家介绍,通过对实物和发现环境的初步分析,推测现有石狗最古老的可能创作于唐代,及至宋元明清各朝代的都有。即使是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雷民还有打刻石狗、供奉石狗的习俗。目前,湛江市和雷州市已对其采取保护措施,雷州市政府近年开始大规模的收集,湛江和雷州两地博物馆已收集了数百座石狗。

更让人称奇和不解地是:雷州半岛的百姓一方面把狗当图腾进行崇拜,一方面又把狗当成食材大快朵颐。“雷州白切狗”可是一道远近闻名的菜肴,在雷州半岛不少地方甚至还有白切狗肉一条街,一二十档鳞次栉比,食客如云,川流不息。狗肉之美味,使当地出现了“卖掉棉胎食狗肉”的口头语。雷州百姓对待狗的态度,真正体现了将对立统一之哲学,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编辑/余弘阳

猜你喜欢

雷州半岛雷州展区
原辅材料展区:功能提升,绿色环保
卫生用品展区:产品多样化、细分化,创新趋向于提升使用感受
生活用纸展区:用心呵护,打造精致之美
雷州半岛崩岗区不同植被重建模式下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InnoTrans室外展区
雷州半岛石狗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探析
雷州半岛水与火造就的中国遗世独立
雷州书画作品选
雷州湾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