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大学生读者群体对《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人物形象分析及对其悲惨命运的探讨
——以21世纪中国学术界的研究和反馈为背景

2016-10-12刘超杰浙江海洋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浙江舟山316000

名作欣赏 2016年9期
关键词:卡列尼学术界安娜

⊙刘超杰[浙江海洋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 浙江 舟山 316000]

⊙哈勒琴科·叶莲娜·弗拉基米罗夫娜[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语言系, 俄罗斯 车里雅宾斯 454080]

当代中国大学生读者群体对《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人物形象分析及对其悲惨命运的探讨
——以21世纪中国学术界的研究和反馈为背景

⊙刘超杰[浙江海洋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 浙江舟山316000]

⊙哈勒琴科·叶莲娜·弗拉基米罗夫娜[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语言系, 俄罗斯车里雅宾斯454080]

19世纪70年代,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揭示了俄罗斯沙皇时代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家庭矛盾以及这些矛盾背景下女主人翁道德绑架下的爱情。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情至上的“安娜”。她为了爱情抛弃家庭,挑战传统道德观念,最后为了报复爱人而卧轨自杀,该书一出版,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异常激烈的争论。1917年该书被翻译到中国之后,中国学术界对“安娜”这一形象的分析及对其悲惨命运的探讨众说纷纭。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对“安娜”这一角色进行分析评价,如何对其悲惨命运进行解读,依旧是一个无法盖棺定论的命题。本文以21世纪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为背景,通过对大学生读者群体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心目中“安娜”的人物形象及他们对“安娜”悲惨遭遇的看法。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 角色分析命运探讨

中国学术界对《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世界级名著的研究可追溯到“五四”时期,田汉(1919)撰写的长篇论文《俄罗斯文学思潮之一瞥》以及茅盾撰写的《托尔斯泰与今日俄罗斯》等文章拉开了评析该作品的序幕。21世纪的今天,中国学术界和中国读者群体对《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仍然保持着浓烈兴趣。每年都有从事俄语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或俄语语言文学的学生,他们通常会把《安娜·卡列尼娜》当作了解俄罗斯文化和学习俄语的一面镜子。一些专家、学者,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和维度对“安娜”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及对其悲惨命运的探讨。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全方位去解读大学生读者群体对“安娜”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和对其命运进行探讨,使得这一世界文学形象更具时代意义。

一、对“安娜”形象研究

由于对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女主人翁“安娜”的喜爱、对“安娜”美貌和才情的欣赏、对安娜敢于追求爱情和思想解放的赞叹,中国学术界把“安娜”当作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是争取个性解放、追求爱情自由的典型。龙怀珠、李娥兰、鲍涛、倪晓春、刘进秀、张婷、苏健夫、夏泳等人从不同角度对安娜的形象进行研究。在学术界这一研究背景下,笔者在中国大学生的读者群体里对“安娜”这一人物形象进行问卷调查,而大学生群体则有不同看法。

1.学术界对“安娜”形象的评价

龙怀珠(2001)认为,“安娜是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敢于挑战贵族的传统理念、解放自己的天性、勇于追求爱情”;李娥兰(2004)认为,“安娜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女斗士形象。她敢于离经叛道,摒弃所谓上层妇女应该遵守的清规戒律;她敢于追求个性解放,即使头破血流也要主动地争取自己的爱情,敢于反抗压迫”;鲍涛、倪晓春(2007)认为,“安娜外表上的妩媚和艳丽被内心善良的光辉映照得光彩夺目。安娜不仅爱孩子们,而且孩子们都很崇拜和喜欢她;她诚挚地关心周围的人”;刘进秀(2008)认为,“安娜是一个人见人爱、艳丽迷人、性情美好、生命力旺盛、感情炽烈、内心复杂而又充满诗意”的女性;张婷(2011)指出,“作为留里克皇室的后裔和彼得堡上流社会阶层的贵夫人,在安娜美丽的外表下,是一颗真挚、善良的心;她犹如春天里的草木,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心中燃烧着爱情的火苗”;苏健夫(2014)认为,“安娜不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妇女,而是一个感情神智都远超出一般的贵族妇女”;夏泳(2014)指出,“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女性形象,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女性形象都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唯独他笔下的安娜的形象是内在和外在美的一个完美结合”。

中国学术界把“安娜”当作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是争取个性解放、追求爱情自由的典型。中国学术界鲜有学者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或者某一个特定的阶段对“安娜”这一女性形象进行批判,主流格调都是对其形象的赞美和肯定。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大学生读者群体对“安娜”形象的评价则更加丰满。

2.中国大学生读者群体对“安娜”的形象评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更准确地了解中国大学生读者心目中“安娜”的形象,我们在中国大学生读者群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如图表1所示。

图表1

尽管21世纪的学术界和今天的大学生群体都认为“安娜”是美丽、善良、为爱执着、敢于追求爱情、冲破世俗的枷锁,渴望个性解放,有独立意识的女性的完美女性化身,但今天的中国大学生群体却表达出不同的声音。92%的被调查者认为安娜不是好母亲、好妻子,他们认为以牺牲家庭和孩子为代价所换来的爱情已超过了爱情本身的意义;母亲应该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因此他们认为“安娜”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母亲。34%的被调查者认为“安娜”是一个背叛了婚姻的女人,“安娜”背叛婚姻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生理需求、自己的私欲。在这份调查问卷中41.7%的被调查者强烈认为“安娜”是爱情的奴隶,而在这41.7%的比例中男性占据80%,女性占据20%。这反映了男女不同的爱情观,对于大多数男人而言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很多女人而言,爱情是生活的全部;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安娜”悲惨遭遇的命运。

二、对“安娜”悲惨遭遇的原因探究

1.21世纪学术界对“安娜”悲惨遭遇的原因探究

中国学术界对“安娜”卧轨自杀这一悲剧命运的走向探讨则是“横看成岭,侧看成峰”,总的来说归纳为五个方面:“社会因素论”“性格因素论”“错误的爱情观”“无意识死亡论”“多因素综合论”等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

欧阳琼辉(2007)认为,“安娜出生在一个落后的时代,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韩家胜、康佳琼(2014)指出,“造成主人翁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因素;鲍涛、倪晓春(2007)认为,“安娜哀莫大于心死,是社会的黑暗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熄灭了心中爱情和生活的烛光,只能用自杀来解除无尽的烦恼”。

马秀丽、孙颖、刘凤丽(2003)三人强调是安娜自身性格酿成她最后的悲剧。

徐海莺(2005)认为,“盲目地相信爱情,把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观把安娜推向了无底的深渊;魏京京(2015)认为,安娜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把男性放在生命中心,把爱情当作一生信仰,生活上、精神上或者物质上对男性过度依赖,自我主体意识处于自我迷失阶段或者自我否定状态。

张秀华(2006)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去探讨安娜的悲剧命运,认为无意识中的死亡情结是导致其悲剧命运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并认为作者本人的死亡无意识对安娜命运有重要影响。

孙彩霞(2009)对安娜的悲剧进行了多重解读,虚伪的上流社会、封建婚姻和卡列宁的双重折磨,沃伦斯基的打击以及安娜自身的性格因素(为传统因素所困扰、偏执的爱情观、强烈的占有欲和自私及强烈的宗教赎罪意识)是造成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张文兰(2011)从四个方面诠释了安娜悲惨命运:飞蛾扑火式的爱情观注定了安娜悲剧的命运,自身性格的矛盾是安娜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爱情的幻灭是导致安娜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以及生活圈子的狭小加剧了她悲剧的命运。学术界全方位、多角度地诠释了“安娜”的悲剧成因,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大学生读者群体则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安娜”悲惨遭遇。

2.中国大学生读者群体对“安娜”悲惨遭遇的原因探究

“安娜”选择卧轨结束生命的刹那,留给了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群体无尽的哀叹和热议。造成“安娜”这一悲惨结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究竟是个人原因、家庭原因还是社会原因主导了“安娜”这一悲惨结局?大学生读者群体又持有什么样的观点?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表2、3所示。

“安娜”卧轨自杀的主导原因(图表2)

“安娜”卧轨自杀的主导原因(图表3)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安娜”卧轨自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45%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原因导致了“安娜”卧轨自杀,32%的学生认为是家庭原因导致了“安娜”的卧轨自杀,23%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原因导致了“安娜”的卧轨自杀。此调查问卷显示,“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都是导致“安娜”卧轨自杀的外部原因,加速了“安娜”悲剧命运的走向;而真正导致“安娜”卧轨自杀的内部因素是个人原因。

尽管学术界对“安娜”悲惨遭遇的探究集中在五个方面,大学生群体则更加偏向于学术界的“多因素综合论”。大学生读者群体认为“安娜”内心对爱情无法释怀、对孩子的愧疚、对社会舆论的恐惧,把她推向死亡的深渊。

三、中国大学生读者群体对“安娜”悲惨遭遇的看法

我们在中国高校做过相关的研究调查,调查对象为高校在读大学生,人数为300人。要求所有调查对象都完整地读过该书(包括英语和汉语译本),并看过根据该书拍摄的各个版本的电影(至少观看过一次)。调查方式包括打电话、邮箱社交平台(微信,QQ),从而保证调查的完整性与合理性。调查内容如图表4所示。

图表4

在对安娜的死是她自己“自作自受、死不足惜”这一看法调查时,100%的中国大学生读者持反对意见,中国的大学生读者群体,尤其是(1992—1996)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读者群体,无法接受这一观念。在针对“安娜的遭遇是否值得同情”这一看法时,13%的被调查者认为安娜值得同情,而80%的读者认为安娜的死非常值得同情,只有7%的读者认为安娜的死是不值得同情的,而这7%的读者全部来自女性。针对这一答案我和这几名参与问卷调查的女生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她们中间75%的人认为除了死亡外,安娜还会有其他出路,因为她还有需要她照顾的孩子;20%的人认为安娜应该为了儿子重新回到卡列宁的身边,5%的人认为安娜应该离家出走。在针对安娜的死是不是令人感动、发人深思的这一问题时,16%的被调查者认为死亡是她的必然选择,一个是主动选择(自己为自己的爱情或者爱情的信仰买单),另一个是被动接受(空虚寂寞导致灵魂的死亡,这个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从这两个维度而论她的死不足以“令人感动、发人深思”14%的读者认为,安娜的死只是时代的沧海一粟,或许稍有触动,但如死水微澜,不足以发人深思;70%的读者认为每个时代总是有时代的先驱,因此安娜的死足以令人感动、发人深思。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年轻一代人的“家庭观”和“婚姻观”,与此同时也映射出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结局。

四、结语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这一女性形象以悲剧而结束,而这一悲剧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而且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当“安娜”对一切心灰意冷之后,她认为死亡就是对现实最有力的抗争,她静静地凝视从远处奔驰而来的火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欧阳琼辉(2007)在《永恒的冲突: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试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实质》中指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一个先进性的时代没有悲剧滋生的土壤;相反,落后的时代必然产生悲剧,“安娜”就是时代的牺牲品。

[1]龙怀珠.生命·人性·爱情——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悲剧解读[J].安康师专学报,2001(1).

[2]李娥兰.叛逆女性悲剧命运解源——安娜·卡列尼娜与蘩漪形象之比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3]鲍涛,倪晓春.永恒的彗星之光——谈安娜·卡列尼娜文学形象的塑造[J].池州师专学报,2007(4):77.

[4]刘进秀.安娜的善与恶——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J].绥化学院学报,2008 (1):90.

[5]张婷.列夫·托尔斯泰和《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形象的悲剧意识透析[J].林区教学,2011(10):44.

[6]苏建夫.论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J].黑河学院,2014(12):24.

[7]夏泳.基于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研究[J].芒种,2013(23):113-114.

[8]欧阳琼辉.永恒的冲突: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试论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实质[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3).

[9]韩家胜、康佳琼.探析《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缘由[J].语文建设,2014(5):54.

[10]鲍涛,倪晓春.永恒的彗星之光——谈安娜·卡列尼娜文学形象的塑造[J].池州师专学报,2007(4):78.

[11]马秀丽,孙颖,刘凤丽.安娜·卡列尼娜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剖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2]徐海莺.从安娜之死看小说人物的情感结构[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5(2).

[13]魏京京.女性爱情的困境与突围——安娜、珍妮、柳依依的爱情悲剧比较研究[J].作家杂志,2015(10):168.

[14]张秀华.安娜悲剧的心理学阐释[J].丽水学院学报,2006(6).

[15]孙彩霞.安娜悲剧的多重解读[J].安徽文学,2009(2):204-205.

[16]张文兰.为爱情而抗争的安娜——对《安娜·卡列尼娜》中主人翁悲剧命运的分析 [J].学理论(学习版),2011 (5):200-201.

作者:刘超杰,浙江海洋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外事秘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在读博士;哈勒琴科·叶莲娜·弗拉基米罗夫娜,语言学博士,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卡列尼学术界安娜
安娜作品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国内学术界马克思民生思想研究述评
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分析的研究综述
【名著精缩】
新时期红军长征研究文献综述 
家庭
全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和卡列尼娜?
做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