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前课后探讨

2016-10-11王定满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历史

王定满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的过程”,也是对知识深入理解并系统加工处理、延伸、创新的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充分与否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下面就从备课与课堂和教学反思之间的关系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对历史课的体会和思考。

一、立足教材、钻研教材

认真研习教材是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是学科知识的高度概括。”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合理而充分利用这一基本课程资源。我在研习教材时带着这样的任务:全面把握和梳理知识点,提取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

备课如果仅仅使用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适当延伸教学内容,超越教材。备课时要站在学生的位置多角度去准备,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提出新观点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最富生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堂不再只是展示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学技艺,而更多的要看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组织能力。

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涉猎相关图文资料,其中人物传记、通史和朝代史、报刊杂志、网络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这样一方面能够积累历史知识,扩展和加深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不至于在讲课时由于知识的匮乏而陷于窘境;同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准确而深刻,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得有一桶水。”另一方面也能突破教材限制,多角度地呈现历史,让历史课血肉丰满而富有生命力。在立足教材这一基本原则内,这种对教材的超越和延伸也不能脱离教材,必须适可而止,最终还是得回归教材。在分析和延伸教材后,就可以此结合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确立指导方向。

二、紧密结合课堂,整合各类资源,预设教学方案

经过对教材的充分分析以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明确,整体的知识框架和教学思路就基本确定了。现在要做的就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围绕本课主题,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序安排教学活动,并逐步设计教学方案。这是备课最核心的一个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紧密结合课堂要求,精选优化各类教学资源,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活动必须服务于课堂,就是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有力的学习动机,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最好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习愿望,使他们尽快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其次,备课的重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只顾自己讲授而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新课改要求教师特别要注重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创造能力。可以设置学生活动,调动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这种参与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备课过程中一定是要对所引材料进行筛选,标准就是要紧密结合课堂,具有代表性,能生动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读了材料后对历史的理解和情感呼之欲出。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为教学方案中的读书、提问、讨论、讲述、分析运用材料、应该根据教学需要以脚踏实地的知识体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学生活动等环节,以多种形式诠释教学内容,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形成对历史事实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在备课过程中不断拷问每一个环节是否可行、有效,是否服务于教学目标,并对其在课堂中的效果进行相应预测,设置备用方案。其实备课时也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最不好预测的因素就是学生的表现。研究表明,教师在一堂课上要做出30个左右的决定,这意味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备课,另一方面还要留有根据不同情境临时发挥的余地。

另外,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可以将历史人物图片、地图、故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较好地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内容体现在多媒体上,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系统掌握知识,这也使得制作多媒体课件成为备课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注意系统展示我们的教学思路,依据客容量和教学内容量精心选取合适的素材,合理有序地编排内容, 同时考虑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反复修改以求达到最优效果。

三、教学反思中多次备课,优化历史课堂

课堂上我们时常会有头脑的一闪光,想到某些方面就会即兴发挥,有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呢?学生的反映如何呢,下一堂课可不可以继续使用呢?我们常会在课后进行反思从而有助于下一步的教学,在我看来,课后反思不能泛泛而谈,我们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素材并不少见。我们可以记教学得失: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以求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在教学中,感觉上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你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也可以记学习感悟,在我们阅读书报、听课、评课、师生交谈过程中,常常有所感悟,好的写作素材也会由此产生。备课的过程并不是一次完成就彻底完成了,它必须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并视教学效果而不断改进、优化,即在教学反思中多次备课。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同样,没有反思的教学,也是不完整的教学。将备课与教学反思相结合也是提高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效果的必由之路。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为了一时课堂教学的热闹还是培养有多种能力的学生呢?没有严谨的课堂学科语言的引导,历史就会失去其庄严性、学科性?反思后得出:语言必须严谨准确。我们可以对历史加以形象化的描述,但是必须做到言之有史,言之有据,不可以有任何知识性的错误,尤其是历史概念的解析必须准确无误。在备课过程中,我的教学设计方案也经过了多次的课堂实践检验。每讲一堂课我都会认真的反思,修改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或削减教学容量、删除无效环节,或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时间安排,或锤炼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或提高对学生的评价能力,或改变问题设置方式,或优化课件的演示效果,等等。在备课与课堂实践的交错中反复推敲教学过程,乃至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准精准、清晰、有效。反思实际上也是一种备课,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历史课堂的优化。反思成功的地方,吸取经验,反思不理想的地方,多方面请教他人、思考剖析、改进完善教学方案,并将反思结果应用于下次试讲课堂中,以达到在教学反思中多次备课,优化历史课堂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历史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新历史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