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果

2016-10-11欧清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欧清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重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对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果;策略

一、起承与转合

阅读教学空间着力于什么?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重心偏离,“进”得去,却“出”不来。“进得去”即课堂教学陷入对课文内容和知识研习的误区,在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时“精耕细作”,忘记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出不来”忽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培养,语文学科的言语性不明显,学生的说写训练落空。因此,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进”与“出”的关系,抓好起承转合,提高教学效率。

1.起——突出主题。“起”是开头,新课的学习,要有良好的开端,此环节主要任务是展示学习主题,明确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有迫切要阅读课文的要求。

2.承——对话文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载体是文本,文本价值的实现途径是读悟文本。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文本特点确定语悟重点,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新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在读悟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在具体教学中,要丰富读的方法,开辟悟的途径,培养学生感悟和赏析的能力。

3.转——形成能力。语文教学主要不是文本内容,而是以言语表达为主旨。阅读教学中要把教材文本当作“一个例子”来剖析,不能止于读悟文本,而应致力于学生形成能力结构。结构性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它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兼容性。学生掌握了结构就具有了解决不同新问题的工具。因此,教学过程中,对课文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进行恰当的取舍确定学生言语实践的要求,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

4.合——总结教学。阅读教学的课堂小结,要归纳整理课堂已经学过的内容,还要提炼结构要点,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同时,明确指出不足与努力的方向,并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肯定、鼓励,达成情意目标。

二、利用情境,提升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创设有效情境对开展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创设情境,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利用好情境,必须找到情境的基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形成对文本或事物的兴趣,并在阅读中获得自我体验,形成文本、自我及语言的互通,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目的。

1.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情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始和激发兴趣能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文。在阅读开始,根据教材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关注学生心理体验,或者根据教材相关内容的背景或根据画面或人物设置问题情境,激起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可以利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优美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设置草原是什么样子的?教师通过学生阅读,让一名学生以导游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优美的草原风景。又如,在教学《望洞庭》一文时,围绕“和”字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品味,体会到月夜静谧、安详的柔和之美,月光、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白、碧、青等构成的和色之美,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愉悦心情。

2.拓展情境境界,体验生命感悟。许多文章是作者对生命体验的物化,有的是内心独白,有的则借助作者塑造的人物呈现自己的人生理念。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课文,经过了层层遴选,更是文质兼美,蕴涵丰富,寄托着作者对生命的意趣,奇妙无穷。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探悉作者的内心世界,读出本质意义,进行心理换位,与作者产生共鸣,形成心理认同。然后跳出课文,联系生活进行反思,进行自我生命体验。例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自我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并把自己参观的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浏览的风景。这样,学生就能深切地感受文中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从而产生共鸣。

3.抓住重点词句,强化情境体验。课文中某些关键词、句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它们关系着全文的阅读,反映着文章的思想内涵和主旨。为此,我们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进入课文的具体情境。例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通过分析重点词、句,强化学生的体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草原的景象,伴着优美的音乐,并在音乐中开展全班泛读,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情进行体验,这种深细的阅读过程,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通过这样智力活动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和阅读能力得以加强。

三、加强综合,突出重点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综合,突出重点”这一策略至关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注重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质和语文综合能力。

1.立足教材,引导学生阅读。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因此,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教材的基础,引导学生阅读。

当前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充与积累语文知识。例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首先引导学生浏览全文,然后激发学生阅读情感的方式是利用课前设计活泼生动的语言,时刻牵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充满激情的范读,尽可能将文章中出现的美妙景色、情感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让学生感受文中张家界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掌握描写景色的方法与技巧。

同样要启发学生学习课外知识,也应立足教材。通过课内的导读示范,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的名篇佳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知识。例如,教学《珍珠鸟》一文时,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一些课外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如老舍先生的《猫》,如此开展相关阅读,长此以往将会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2.实施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是王道。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尊重个体阅读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情感,同时存在不同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实施激励策略,激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培养兴趣,然后矫正阅读方向。

实施个性化的阅读策略要求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其自主阅读,同时构建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结果表达自身最初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学生对文中提到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感兴趣,很受感动;有些学生则被文中的提到的深厚的战友之情感动了;有些学生则被文中表现出来的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所感动。这就是个性化阅读所带来的效果。

3.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课外是课堂的延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积极引导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构建学生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在完成阅读的情况下认真交流与分析。

总之,在平时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