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际信任

2016-10-11李倩倩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年8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逐渐“被快餐化”,人际交往的频率以及质量都在发生变化。所以,人际信任问题引起了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人际信任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以及信任违背与信任修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际信任;信任违背;信任修复

一、人际信任的概念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信”的文化传统,在《论语》当中有“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说法。这里的“信”等同于“诚信”,主要是从伦理和道德角度来理解的。最早对人际信任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多依奇,他将信任作为反应的客体,对以后的人际信任研究有很大影响。一些学者认为“人际信任”是信任的典型类型,其他在“社会信任”标签下的信任都只是派生的。由于侧重点不同,国内外关于人际信任的定义有很多。罗特在《一种新的人际信任测量方式》一文中,首次对人际信任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他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或群体承认另一个人的言辞、承诺、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一种可靠的、概化的期望。

二、人际信任影响因素

人际信任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社会现象,又出现于各项活动中,所以其影响因素非常广泛。人格特点、社会文化、交往经验、道德水平、风险知觉等因素都会影响人际信任。

(一)人格特点

国内外学者都对人格与信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虽然每个学者的研究结果所显示的人格特征有所差异,但毫无疑问,人格特点是影响人际信任的一个因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际信任体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它不仅出现在与熟人交往中,也出现在与半熟人甚至是陌生人的交往中。当出现在陌生情境中,人格特点不能被对方清楚地把握,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人际信任呢?从这个角度看,人格特点是影响人际信任的一个因素,但不能完全预测人际信任。

(二)社会文化

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他们都普遍认为,文化是影响人际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陌生情境中的人际信任。因此有些学者就人际信任在跨文化情境中进行了研究。例如Hu, Hsiu-Hua发现美国经理人对他们的下属表现出的是一种基于认知的信任,而台湾经理人对他们的下属表现出的是一种基于情感的信任。

(三)交往经验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意思就是年长的人经历的事多,社会经验丰富,“识人”技能更高一筹。一般来说,社会交往产生两个主要的直接结果,一个是熟悉性,另一个是交往经验。越熟悉的对象,人们对其越了解,对其未来行为的确定性就越大。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社会交往能够提高信任水平。

(四)道德

近年来,“小悦悦”、“扶不扶”等现象不断频发,从伦理道德来看,这部分反映了当代国人“道德沦丧”,但是追其根本,是社会人际信任的缺失,这包括对陌生人、制度、社会的不信任。由此看来,道德与信任是互为影响的。道德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平衡等功能,道德水平高,其对社会事件或者他人的认识可能更深刻,从而会调节其行为。这里说的不是单个人的道德水平,更强调一个群体或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除此之外,道德的判断能力也影响人际信任。信任通常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所以,道德水平以及道德判断能力也是影响人际信任的因素之一。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价值观、经济、身心状况、社会相似性、任务情境、社会信任制度、中介信息传媒等因素也会人际信任。

三、信任违背与信任修复

人际信任产生于人际互动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有研究表明,信任至少包括三个阶段:形成、消解和修复。信任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信任违背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已有研究已发现,负面情绪、不公平感、负面事件以及心理契约的违背都会影响信任违背。信任违背一旦发生,人际信任就会面临消解,个体会降低对他人的信任。信任违背或信任受损对个人、组织、群体和社会的影响很大,严重时可研发社会信任危机。因此我们要重视信任违背,找到可以修复信任的办法。

关于信任修复的定义也有很多。有人认为信任修复是指破坏者采取一些修复策略修复受害者对自己的信任。已有研究发现,信任违背类型、修复的主动性、信任方人格特点、双方交往程度、社会文化、违背发生的时间、情境、情绪等因素都会影响信任修复。要想恢复信任或者说重建信任,必须采取一些修复策略,如道歉、否认、承诺、抵押、惩罚、沉默、解释、补偿等修复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在修复过程中,不应采取单一的修复策略,应根据信任违背发生的时间、信任违背程度、情境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修复策略,使信任得到修复。

参考文献

[1] Earle, T. and Cvetkovich, G. T. . Social Trust: Toward a Cosmopolitan Society[M]. New York: Praeger. 1995.

[2] Rotter, J. Generalizzed Expeetancles for Interpersonal Trust[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67, 26: 443-452.

[3] Hu, Hsiu-Hu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aiwan-United states employee categorization on supervisior trust[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1,35(2): 229-242.

[4]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5] Schweitzer M, Brodt S, Croson R. Seeing and Believing: Visual Access and The Strategegic Use of Decep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2002, 13(3): 258-375.

作者简介

李倩倩(1992——),女,汉族,河南省鹤壁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