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湖湘文化对湖南女性人才发展的影响

2016-10-11李霞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湖湘文化影响发展

【摘要】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其爱国务实的精神、崇义重道的思想、勇敢坚毅的性格对湖南女性人才群体的形成影响深远。湖南女性才群体的爱国主义思想、艰苦奋斗作风、敢为人先精神,无不秉承着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但湖湘文化重义轻利的理念对湖南女性人才发展也有消极影响。立足湖湘文化,发掘湖南女性人才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推动湖南女性人才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湖湘文化;湖南女性人才;发展;影响

文化是人才发展的基础环境,人才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不同的地域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并通过各自特有的社会文化、心理、实践等环境影响着本地域人才的培养、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湖湘文化对湖南女性人才发展的影响,尝试从地域文化的角度,为湖南女性人才发展寻求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

一、湖湘文化的特质

湖湘文化是指自古以来,在湖湘大地上生活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总和。湖湘文化传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又因历史发展、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精神气质。

(一)湖湘文化结构的双重性

就思想观念而言,湖湘文化崇尚义理之学、讲求经世致用。就心理文化而言,湖南人保留了“蛮”、“倔”、“刚”、“烈”的性格特质。这种思想文化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导,而心理文化以本土文化为主导的双重结构,使得湖南人既具有求真务实的学术追求,又有刚烈果决的坚毅性格。思想观念与性格气质的组合,使得湖湘文化形成诸多优秀传统,如“心怀天下,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操、“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创新品质、“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风格、“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意识等等。当然,全面辩证地看,也包括重农轻商、固守道统、固执排外、过于自负的负面特点。

(二)湖湘文化内容的兼容性

从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湖湘文化具有多文化融合的特点。湖湘文化源于楚文化,是中原儒家文化与楚地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既打下了伦理型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又保留了刚毅强悍的民族个性。到宋代,因湖湘学派的出现,湖湘文化从楚文化中独立出来。湖湘学派主流是理学,其创立源于儒、释、道三教合流,是为应对尖锐的民族矛盾、阶段矛盾,而对儒家思想的整合发展。另外,“楚文化的一些特质和要素也渗透到重新建构起来的湖湘文化中,如楚文化中对宇宙天地的求索精神对宋明时期湘学学者的原道精神的影响,苗蛮文化中隐含的生命意志与信念执着对湘人昂扬奋斗精神的影响,均体现出这种地域文化的承传性”至晚清及近代革命时期,湖湘文化迅速崛起,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为目标,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民主思想,实现其兼容中西的文化转型。一时间,“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成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右者”的省份,造就了“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湖南人现象”。

(三)湖湘文化精神的爱国性

湖湘文化中的最为鲜明的精神特质就是爱国主义。先秦时期,屈原虽遭谗被疏,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为念,不肯离开楚国半步,最终以死殉国。南宋时期,湖湘士子坚决主张抗金,反对妥协投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不惜赴汤蹈火的精神品质。明末清初,王夫之把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毅然举兵于衡山,组织抗清斗争,失败后,埋头著书,终身不作清王朝臣民。近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民族矛盾急剧上升,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更加发扬光大。近代湖南士人几乎都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当作自己神圣职责和使命,勇于献身。杨度掷地有声地喊出了“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的惊人之语。杨昌济在描述“湖南人在中国之地位”时,称“近岁革新运动,湘人靡役不从,舍身殉国,前仆后继,固由山国之人气质刚劲,实非学风所播,志士朋兴”。

二、湖湘文化对湖南女性人才发展的影响分析

在湖湘文化的影响下,近现代湖南女性人才崛起。结合湖湘文化的心理、思想特质,本文认为,湖湘文化对湖南女性人才发展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湖湘文化为湖南女性人才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湖南近现代女性人才通常具备以下心理特点: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大胆勇敢的献身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志向远大的宽广胸怀。这些特质与湖湘文化的熏染关系密切。

1、湖湘文化培养了湖南女性爱国忧民、敢于斗争、心胸宽广的革命精神。湖湘文化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为湖南女性所传承。湖南近代史上的历次爱国主义斗争,都可见湘女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湘女唐群英是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被推为“女子北伐队”的队长。“历史上的周南女校,在不同的时期,反对过各种各样的国内外反动势力:从腐朽的晚清政府到窃国的袁世凯,从地方军阀张敬尧到日本帝国主义,从叛变革命的汪精卫到独裁专政的蒋介石。”在这种深厚的爱国氛围中,湖南培养了中国近代史上多个女革命家。《中华英烈词典》中湖南女性有48位,占女性英烈的15.95%,在全国位居第一。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使得湖南女性一扫传统女性胆小、不知国事、眼界狭窄的小女人形象。

2、湖湘文化培养了湖南女性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湖湘文化源于苗蛮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儒家“经世致用”的理念,使湖南人注重实干,加之地处内陆、山水阻隔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常年遭受战乱,使得湖南人形成坚韧朴实、勤奋务实、劲直勇悍的特性。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八千湘女上天山,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开荒拓土。生命科学界的花木兰、“试管婴儿”之母卢光琇,以“试管婴儿”技术,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了疾苦,挽救了成千上万个濒于破碎的家庭。湘女敢为人先、敢于斗争、不畏艰苦、乐于奉献,主动迎接时代的挑战,推动湖湘文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3、湖湘文化培养了湖南女性倡导女权、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湖湘文化具有通变求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王船山针对“祖宗之法,不可变也”的思想,提出“事随势迁而法必变”和“趋时更新”的主张。魏源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在中国建立了最早的军工厂并建议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近代科技知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是中国近代时期湖湘人才辈出的重要因素,也为湖南女性独立意识、女权意识的觉醒进行了思想启蒙。唐群英发起成立神州女界参政同盟会,倡导男女平权,为捍卫女权大闹参议院。湖南反缠足运动、兴女学蓬勃兴起,均走在全国前列。所有这些斗争,都是围绕推动女性人格独立,恢复女性地位的主题而展开的,极大地解放了封建专制对湖南女性的精神禁锢。

(二)湖湘文化为湖南女性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湖湘文化历来有经世致用、尚理重教的特点。谭嗣同、陈宝箴成立南学会,开创了湖南女子教育的先河。“中国本土女校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虽然女子教育仍把培养‘保国保种的贤妻良母作为教育的宗旨,但其出发点是为了追求男女平等、国家富强,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无疑有着开创性的意义。”近代以来,湖南女性教育,特别是女性职业教育更迅速发展,在全国居于前列。“民国元年以后……惟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超过男子职业教育。女子职业学校‘造就人才之宏、影响社会之大,实有一日千里,职业学校毕业的女子达万人以上。”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湖南女性增长了谋生能力,强化了独立自主意识。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又进一步将湖南女性人才从封建家庭、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了成才的信心,有利于女性人才潜能的发挥。

(三)湖湘文化对湖南女性人才发展也存在消极影响

作为历史传承的产物,文化通常具有两面性。我们在传承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同时,也要正视湖湘文化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湖湘文化受农耕文化意识的影响,一直都有重政治轻经济的特点,造成湖南人才多出在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在科技、经济领域人才缺乏。同样,湖南女性人才结构也存在人才层次低、科技经济领域人才少等问题。据湖南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女性自主就业率提高,但自主创业能力不强,缺乏高级创业人才。湖南女性创业主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创业领域专业性不强,局限在附加值低、科技含金量不高的行业。

三、湖湘文化推动湖南女性人才发展的途径探寻

就内在因素而言,应充分重视湖湘文化对湖南女性的激励、导向作用,引导湖南女性增强进步成才的主体意识。就外部因素而言,应将先进性别文化融入湖湘文化,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尊重女性、重视女性人才,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挖掘湖湘文化优秀传统,引领湖南女性人才发展

1、从湖湘文化爱国忧民的传统中寻找湖南女性人才发展的精神动力。理想和信念是人才成长的方向和精神支柱。在其他成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追求的理想越崇高,成就的动机就越强烈, 成才的机会就越大。因此,在湖南女性人才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女性人才突破传统妇女观的束缚,有利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形成高层次的成就动机, 视野放得更宽, 目标放得更高,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追求和奋进。

2、从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中寻找湖南女性人才发展的奋斗目标。“社会人才总体成长规律是时势造就人才规律。这一规律认为,一定时代的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条件的综合作用,必然造就出一定量和质的人才,并且人才出现的数量和质量由社会需要度和社会条件发展度所决定,并与之成正向相关。”湖南女性人才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明确方向,秉承湖湘文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解决现实问题的精神,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3、从湖湘文化兼容并蓄的传统中开拓湖南女性人才发展的视野与胸襟。“人才辈出的规律有三条:高能为核,人才团聚规律;社会竞争,人才勃发规律;合理流动,反馈成才规律。”合作、交流、竞争已成为人才发展的必备条件。以湖湘文化激励湖南女性对女性群体的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注重培养“领军型女性人才”,并以之为核心,吸引大批女性人才按照一定规则和层次团聚在她们周围,形成各种各样的女性人才团,有效地激发女性人才的成才动机,提升成才信心,形成大批人才争相成才的良性局面。

(二)以先进性别文化扩充湖湘文化的内容,为湖南女性人才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女性要成才特别是成为高层次人才,最大的威胁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的主体意识和观念。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到现代社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都反映出女性的从属意识,这种意识阻碍着女性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也阻碍着女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发展。要推动湖南女性人才发展,必须对湖湘文化中落后的性别文化进行改造,建设以男女平等、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先进性别文化,在全省范围形成重视女性人才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女性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和人权意识,为女性全面发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三)立足湖湘文化,提炼湘女文化,树立湖南女性人才的品牌形象

湖南人才一直存在“楚才晋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人才利用率低,没有吸引人才发挥才能的好平台。这就需要,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建立湖南女性人才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帮助湖南女性人才把自身的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品牌意识,发挥湖湘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优势,挖掘总结湖南女性人才的特色成绩,提炼湘女精神,树立湘女文化品牌,扩大湖南女性人才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文选德.《湖湘文化古今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2]杨昌济.《杨昌济文集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版,第351页.

[3]彭凤萍,刘蔚.《“名校之花”—周南中学溯源》,《当代教育论坛》,2005 第 12 期.

[4]罗婷.《女子高校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 122 页.

[5]曾宝荪,曾约农.《数十年来之湖南女子教育(大公报廿十年特刊)》,转引自冯湘保《湖南女性教育发展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6 页.

[6]叶忠海主编.《人才学基本原理》,蓝天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313页.

[7]胡振民.《从人才辈出规律谈人事制度改革》,《中国人才》,1987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李霞(1977.2——),女,汉族,籍贯:湖南省祁阳县,中共衡阳市委党校法律教研室教师,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猜你喜欢

湖湘文化影响发展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区域发展篇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浅谈湖南的“火辣文化”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