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综艺节目及其反思

2016-10-11郝玉佳何春耕

新闻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后现代反思

郝玉佳+何春耕

【摘要】当下依托互联网而兴起的网络综艺节目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病毒式传播,已发酵成为现象级事件。本文试从后现代视域探讨网络综艺节目狂欢背后体现的后现代特性并加以反思。

【关键词】网络综艺节目;后现代;反思

如今,互联网正以无孔不入的方式嵌入到我们社会文明体系中,而互联网思维早已运用到网络综艺节目的创作领域。后现代主义群体创作性、可复制性体现的共享精神在互联网世界里得到加速扩散。它特有的去中心化、碎片化、多向交互传播特性与后现代主义推崇的解构颠覆、破碎拼贴、倡导多元不谋而合。

一、多维度的解构与颠覆

(一)解构“精英”主导,释放“草根”诉求

近两年,真人秀节目遍地开花,各大卫视收视王牌的成功模式都为——“引进海外版权+大牌明星”,利用超级明星吸引粉丝,赚足眼球与口碑。细数炙手可热的网络综艺节目,发现超级明星效应弱化,作为与精英文化相对立的草根文化得到释放。《奇葩说》除了马东、高晓松等明星坐镇,节目所有辩手均为普通人,辩论大咖马薇薇与黄执中;“名媛贵妇”范儿的肖骁与姜思达;他们每个人观点独特、个性鲜明,草根文化在他们身上得到了进一步彰显;网络综艺节目采用实时互动,启用普通人,以其“不可控”性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并作为节目卖点,与年轻人产生共鸣,引发受众对节目的认同,增强节目用户粘性与活跃度。某种程度上讲,网络综艺节目成功的模式“大咖坐镇+草根参与”是对现象级综艺节目模式“版权引进+超级明星”的颠覆。

(二)打破传统硬广,凸显碎片植入

面对传统媒体广告的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骤然降低的事实,网络成为广告主更为青睐的投放媒介。区别于电视综艺节目首尾由主持人硬性植入的模式,网络综艺节目软性植入式广告形成一种营销新模式。其后现代特性显而易见,具体体现在广告植入的不确定性、多元化等。《奇葩说》的广告深受大家喜爱,除了节目开场Min Talk中主持人个性的“声音植入”,它的不确定性还在于辩手无缝隙的“体验植入”:现场身穿有范赞助的服饰,特写喝谷粒多燕麦牛奶镜头,以及辩论中插科打诨抖出广告包袱;《火星情报局》未播之时广告吸金破亿,高达五亿的点击量也不负广告主所托:主持人汪涵的妙语连珠口播;薛之谦与钱枫随手的“情节植入”;刘维别出心裁的广告歌,将摇滚、rap、现代流行乐一一玩转。这种碎片化的直播口述形式观众接受度很高,以玩乐姿态具有后现代特性的广告植入方式,契合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年轻群体的审美节奏与维度。

(三)颠覆主持标准,消弭雅俗鸿沟

首先,伴随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我国的蔓延,电视综艺节目主持由春晚的形象端庄、说辞得体转而走向搞怪幽默、风趣活泼。如何炅、马东、汪涵等一线主持纷纷转向网络综艺节目,主持风格大变。《快乐大本营》温和睿智的何老师在主持网络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中大方谈及两性话题,主持言辞荤素通吃,被网友冠以“何首乌”的可爱称号。其次,网络综艺节目多元、包容特性也吸纳一批非专业的主持加盟。其中“段子手”薛之谦可谓是典型代表,《火星情报局》、《哇!大学生来了》处处皆有他身影。由此可以看出,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话风与台风极具后现代主义特色,抛弃深度、追求解放自我、不断消解雅俗文化的鸿沟。

(四)挑战传统底线,交互拓宽话题

与电视综艺节目相比,网络综艺节目对节目话题的选择堪称具有颠覆性,并通过技术与产品提供更多互动方式,以此来发酵人际社群体验。《奇葩说》颠覆了电视语言类节目对话题选择不疼不痒的现状,将敏感话题一一编码,直击观众痛点。诸如“丑闻主角活该被人虐吗”、“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你会接受开放式婚姻吗”等,将工作、出轨、同性恋、整容这些极富争议的社会热点事件设为辩题。第二季6.2亿的播放量、20.2亿的微博话题总阅读量、27万+的百度指数,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具有挑战性的话题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与尺度、适应当今社会的节奏与审美。《奇葩说》把人性的欲望移到屏幕前进行开诚布公的探讨。从这个意义来说,以草根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可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发展的衍生品。

二、游戏式的杂糅与拼贴

(一)“互文”式嫁接,多风格杂糅

“互文性”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提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该理论以影响为核心。在后现代语境下,网络综艺节目作为大众文化、后现代社会与移动网络的融合,其一出现就是一种嫁接式的产物。这些文本自身携带多种风格的“影子”,它们互相交织、彼此牵连。《奇葩说》属于典型的风格拼贴,杂糅了语言类节目多种类型。它抛弃了以往谈话节目与辩论节目的固有模式,却成功保留了谈话节目与辩论节目的核心,将辩论以一种当今观众更乐意接受的状态呈现出来,创造出一种全新节目样式。《拜托了,冰箱》虽自称是一档美食节目,其实质却是裹挟“美食”外衣的综艺节目。节目带有竞技色彩,又掺杂嘉宾访谈,将访谈类与服务类两种节目类型杂糅在一起。这两档成功的网络综艺节目打破了不同风格节目的边界,带给观众的愉悦感,具有后现代主义美学的意味。

(二)随意性拼贴,无厘头剪辑

网络综艺节目作为娱乐节目的“先锋派”,深受后现代主义影响,随意拼贴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效果正是其创新所在。视听元素拼贴的随意性,是通过一流的剪辑技术,将网络流行语、影视历史素材、个性搞笑声音等元素拼凑到一个场景。《火星情报局》周杰做特邀嘉宾时,《还珠格格》中尔康与紫薇的海誓山盟的经典片段被不断拿来调侃;张宇做特邀嘉宾时,因言语尺度大被大家戏称“老司机”;利用薛之谦跨咚钱枫、沈梦辰腿咚刘维后的表情做特效,让观众看后乐不可支。后现代主义由“图像转向”渐渐取代“语言学转向”,强调注重视听的直观感受,大力倡导个性、游戏化。网络综艺节目后期剪辑以此为据,通过无厘头剪辑来迎合当下年轻受众的审美。

三、对网络综艺节目后现代倾向的反思

(一)娱乐至上:精神“零度”、内涵缺失

尼尔·波兹曼认为受众沉浸在电视节目的娱乐之余也丧失着自身的精神、信仰与灵魂。一些网络综艺节目内容低俗,内涵缺失,受众在体验一场感官“盛宴”之后,感受到高度的空虚和乏味。狂欢之后,这种虚无感只会徒增迷茫,当观众视点再次回归现实生活,内心溃败与失落扑面而来,这将导致电视节目文化内涵缺失、审美价值的殆尽,最终节目难以传达有益价值观。从个体角度而言,当代的意识形态大多通过日常消费行为完成,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碎片化时间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追求娱乐化而导致价值观错乱,这实属得不偿失;于国家而言,全民狂欢、娱乐盛举,严重排挤严肃议题空间,导致节目背后文化价值缺失。因而,于国于民,过分追求娱乐化均是弊大于利。

(二)唯利是图:跟风屡见不鲜、创意凋零匮乏

市场经济,点击率无疑是一档节目成功与否的具体量化指标。一档好的网络综艺节目成功以后,投资者鉴于利益驱使继而选择模仿与跟风,这样不仅可以从时间和金钱两个方面节约成本,同时可以降低市场风险,从而达到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目的。然而这种“拿来主义”将导致节目毫无创意可言。此外,一些网络综艺节目言论过于低俗,腾讯视频的《吐槽大会》一经播出,由于言语失当遭遇禁播。从社会角度思考,网媒作为公共舆论场域泛娱乐化,便丧失其社会公器的职责,难以承担塑造多元且理性社会形态的重担。久而久之,媒体形象与社会公信力将会遭遇瓦解。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网络综艺节目利用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助推器”,迎合了多元化、差异化的生活方式。某种程度讲,是对传统综艺节目的解构与颠覆。但作为艺术与文化的一种呈现形态,一味追求娱乐至上,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带来无法消解的负面影响,这背后的利弊也值得人们反思。

参考文献:

[1]冯宗泽.网络时代综艺节目创作思路转型[J].现代传播,2014(6).

[2]萧盈盈.后现代语境中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特征与走向[J].现代传播,2015(8).

[3]但愿.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自制剧的审美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后现代反思
符号像落叶般飘散
90后现代病症
不重样的千纸鹤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中国企业将会“后现代化”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