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本地人”其实不简单

2016-10-11陈秋实

新闻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本地人性格受众

陈秋实

【摘要】“性格决定命运”。让报纸做个“本地人”,并且努力成为一名为人所需、应人所求的本地“名人”,应是所有纸媒特别是地方非时政类报刊追求立于市场不败之地的手段之一。本文从“人”的角度,谈谈一份都市类报刊,到底应该具有哪些“性格”特征,才能受到本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追捧。

【关键词】都市类纸媒;性格;受众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十多年时间,纸媒衰落数媒“云”起,这种基于科技进步的逆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正以一种超越想象的速度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选择与习惯,更催逼着式微的纸媒新闻从业者加快求变创新的脚步。在整个新闻资讯有限的大环境下,媒体之间的竞争可谓惨烈,广电、网络、各种APP客户端,即使是纸媒之间,大家都在相互争夺受众,试图多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从而赢取立足并发展的可能。那么在这种竞争中,作为一度曾与受众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都市类报刊,何以取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都市类报刊的“老大”——《扬子晚报》。据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发布的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的排名,《扬子晚报》名列第21位;在上榜的中国晚报中,排名第一。这份发行与排名数据令广大纸媒人振奋,也直接证明了《扬子晚报》作为纸媒在当下仍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扬子晚报》创刊30多年来,在其“根据地”南京,每天必买份《扬子晚报》看,这一生活习惯早已成了老南京人日常生活的“标配”。换句话说,《扬子晚报》本身就是个“老南京”、“老江苏”!

“性格决定命运”。让报纸做个“本地人”,并且努力成为一名为人所需、应人所求的本地“名人”,应是《扬子晚报》迄今立于市场不败之地的手段之一。本文从“人”的角度,谈谈一份都市类报刊,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才能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追捧,并进而成为本地的“名人”!

“说乡音”

用乡音说乡情,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最有效的方法。作为一份本地纸媒,首当其冲该具有的性格特征当属常讲“乡音”。这在全国各地的都市类报纸上都屡见不鲜,随手翻阅便见如2014年10月10日《新快报》A10版《相伴30年老渡“铁壳仔”再见》、2013年8月13日《信息时报》A27版《“讲古佬”来珠村讲“乞巧”》、2014年7月24日《宿迁晚报》A5版《网友:宿迁方言说得淳朴,看得得味》等等,这些新闻标题中都夹带着正宗的“土话”,不是当地的读者恐怕只能“意会”了。方言乡音较一般的普通话词语更具有表现力,更贴近本地受众心理,可以增添乡土气息和真实感。当然也并非此类带有方言乡音之类的新闻标题越多越好,其受众多集中于本地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让外地人有被排斥之感。但总的来说,时不时地在一些本地民生、社会新闻等版块上“吐露”乡音,就是为纸媒产品打上产地标签、强调属地特性。

“口才好”

口才好不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并非语惊四座才辩无双,只要是能讲上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就足够了。一段时间以来,有些纸媒上刊载的文章,要么是华而不实、官样八股,要么是高高在上、蜻蜓点水,这样的行文说法,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了无生趣。所以无论是新闻行业启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早前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其初衷之一正是要让媒体与受众之间真正实现零距离沟通。近年来各种数字媒体的成长与壮大,不仅仅得益于其资讯传播的时效与数量,其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美国《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可见这种互动,完全是新媒体与受众之间在话语方面的交流和融合。鉴于技术之外的各种原因,传统纸媒的确无法做到与受众的即时互动,但至少应在我们纸媒“说话”的方式和方法上多下功夫。

“善聆听”

真正的朋友,是那个愿意和你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的人。分享的前提是信任,而信任的前提是“聆听”,纸媒必须善于“聆听”。事实上,纸媒是“聆听”的接受者,更是受益者。《宿迁晚报》自2009年7月在民生版面上开设“88306666帮办台”栏目,全天候24小时接收、解决来自读者、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和问题;自2011年初起开设“新闻会客厅”栏目,定期组织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人员与读者代表参与政策发布、社会热点的讨论;2012年5月起在“讲述”版开设“情感热线”栏目,倾听、记录读者的情感经历等,这些栏目都是在与受众日常沟通和聆听的过程中启动开设的常规专栏,《宿迁晚报》利用这些民生类的新闻服务平台,让普通读者走进新闻成为主角,不仅告诉读者有什么样的问题存在,更重要的是告诉读者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民生新闻,此举很好地留住了本地读者的“心”,加深了与读者之间的“情”。

“很勤快”

纸媒说到底是为受众服务的,既是服务,那么就必须得“勤快”起来。纸媒的“勤快”,表现在其报道方式和新闻题材上。作为都市类生活报刊,其新闻特别强调现场感。让读者在新闻中身临其境、感受现场,没有记者深入现场采访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就不可能做到还原事件本身。不论这种还原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还原,其实都是在追求事件的真实性。《宿迁晚报》自2011年初开设的“比价台”和2013年9月起开设的“第一调查”栏目,自见报以来就一直受到本地读者的欢迎,“比价台”是记者将某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多家超市零售价格通过比较呈现,“第一调查”则是有关民生民情方面的记者实地调查。建设好这两个栏目离不开所有采编人员的“勤快”。特别是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宿迁晚报》记者的足迹几乎踏遍全市所有社区和乡镇,广泛挖掘采访报道宿迁籍老兵的抗战故事,该报开设专栏全年连续刊登了近80个专版,得到了全市人民和业界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有内涵”

如果一个人成天总是说些无关紧要、无比正确的话,那么时间一长,难免会给人留下肤浅、浮躁的印象,原因就在于大家都觉得这个人没有“内涵”,媒体也同理。那什么才是纸媒的“内涵”?笔者认为可以分为“深度”和“转化”两个方面。纸媒的深度在言论。许多纸媒都对言论十分重视,比如《南方周末》的“视点”、“百姓茶坊”,《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北京晚报》的“新闻快说”、《南方都市报》的“时评”版等。言论版是报纸发声表态的重要阵地,《宿迁晚报》的“西楚时评”版,每期的头条都会组织两三篇稿件就近期社会民情热点进行论述和阐述,充分体现了本地媒体的舆论引导责任;此外该报于2014年7月起推出“你知道吗”专栏,相继刊载《〈清清骆马湖〉如何能唱成不衰的经典》、《宿迁网络创业全攻略》、《解读宿迁市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报道,这是“转化”办报的一次积极尝试,该专栏稿件的策划源于宿迁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地方性利好政策,相关的部门宣传文章此前虽也刊登了不少,却仍旧鲜为人知。《宿迁晚报》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要求,将那些冗长繁琐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转化”成一篇篇独具民生视角的新闻报道,此专栏一经推出便受到本地读者的好评。

所以,我们身边如果有这么一位说着家乡话、“口才”好、善“聆听”、很“勤快”还又有“内涵”的“贴心人”,谁不愿意和他交朋友?而打造这位“贴心人”“人格魅力”的任务,毫无疑问就落在了我们每一位纸媒人的身上,落到了具体的新闻工作上,越过一轮又一轮严谨规范求创新的日常采编事务,印证的是广大纸媒人心心相印的职业情感。

猜你喜欢

本地人性格受众
本地人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本地人
本地人,外地人
皱眉人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性格描绘词
12星座“吃”出性格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